• 3

請問低溫騎車相關注意事項

兩周前也是寒流降溫 夜晚應該也是11-12度那種

那天晚上七八點我在深坑路邊等朋友 仍看到一些單車騎士往市區方向下滑

大概兩三分鐘就會看到一台 其中有1/3是歪國人(白人)


今日北部氣溫傍晚也差不多低於15度 我騎河濱單車道 大概去計算有穿車衣車褲的運動騎士

也差不多1/4是歪國白人 歪國人比例會不會有點太高了


台灣人講到冬季運動 就會聯想到猝死 難道外國人比較強壯嗎

正確裝備 正確安全觀念 不要滿腦子想破pb 一樣可以運動的

不過台灣冬天不像國外那麼長 冬季裝備似乎都不太捨得買

就像是很少人有全指手套之類
TONY1978 wrote:
兩周前也是寒流降溫 (恕刪)



寒流來我只有兩種選擇
1認真→.車衣+公路車室內踩滾筒按表操課
2.休閒→一般休閒衣+小折騎河濱,吃吃喝喝團,反正都擺爛了,就擺個夠。

只是不想寒流來還要出去騎車讓家人擔心今天回暖就出去噴了
土城加藤鷹
isohera wrote:
寒流來我只有兩種選擇1(恕刪)


抱歉我有個題外話

請問您strava上的功率 是您有功率計 還是strava估算的呢

我從bryton匯入就沒預測功率這訊息 還是免費會員看不到這功能
TONY1978 wrote:
抱歉我有個題外話

...(恕刪)


strave 電腦網頁版 /登入個人資料 /體重
還有/我的裝備 /體重(車重)

我一開始只也沒有車錶,用手機strava記錄就有
預估功率和路段的預估功率
後來買bryton車錶,上傳也是會有
(我自己後來有功率計是覺得之前s內附有些誤差,
只能看個大概,路段的功率多少還是可以參考)

TONY1978 wrote:
抱歉我有個題外話請問(恕刪)



外騎是有功率計的
我另外回在你發文的另外一帖了
有功率計跟估算的比較
土城加藤鷹
我的建議是

裝備篇:
1. 買心率帶: 手錶可以測,但是不是100%準確,所以我還是建議你買一個,迪卡農有便宜的,GARMIN也不錯,但是一定要買。主要目的可以99%監控每次運動的心跳,既然要運動,買功率計我覺得未必需要,心率帶是最直接的。

心跳 170BPM算是無氧運動了,要先測試最高值有個公式: 220-年齡*0.8
但是心跳有太多的影響,體重,飲食,運動量,睡眠,壓力等等
所以必須要先觀察一段時間

簡單的測試一下:

風貴嘴的中上等級 : 1. 可以在 30-34分鐘完成達標,心率大約在145-155BPM上下
2. 可以在 26-30分鐘完成達標,心率大約在150-160BPM上下
冷水坑 的中上等級 : 1. 46分鐘完成,心率大約在170BPM上下
2. 60分鐘完成,心率大約在150-160BPM上下

這些條件式在 溫度的13-19度之間,如果溫度超過23度 心跳還要再快很多

你可以先這樣測

但是如果你的心跳跟時間上沒有達到,心跳又高,這表示要先練有氧,要不然很容易爆掉
taiyoto wrote:
我的建議是裝備篇: 1(恕刪)


謝謝建議,會拿來做接下來努力的目標。目前雖然可以不落地的上風櫃嘴,也都還在4x分慢慢爬,而且心跳有時還會到17x,不過是可以看到自己每次PR都有一些進步。短期內應該不會強求目標在30分鐘內,我是騎健康的,而且年紀也不小了,已經40好幾了。當然哪天可以達到那更好。
冷水坑也是目前設定的目標,也許累積騎個20 - 30 趟風櫃嘴,自己的體能再好一點再來挑戰,希望2021 年可以達成。
有機會可以找我約騎
昨天才去破陽金3P
私聊

brucewangtw wrote:
謝謝建議,會拿來做接(恕刪)
我冬天騎車經驗

15度以上 半指手套 小帽 一般禦寒衣物 如發熱衣 長袖車衣 備用羽絨背心 普通風衣就可以勝任

甚至短車褲都沒問題

10度左右或以下 就需要全指手套 刷毛車衣褲 專業軟殼夾克 領巾 才不會流汗冷到


所以15度騎車 就是夏季裝備再增加保暖即可

10度騎車基本上就是重買裝備了 買了一年用不到幾次 所性乾脆不騎車好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