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小銘 wrote:
我希望大大不要這樣比.
主辦單位真的都很辛苦....(恕刪)
其實我個人還比較prefer說這是一種「愛之深,責之切」,我在這次參賽完會想馬上寫份記錄,除了留些回憶給自己以外,也正是因為感受到一個真正用心的協會,在賽事安排與選手照應方面的細心與完善。
去年自己也到過一次梅花湖,當然也是讓我感到非常地開心,特別是那些工作人員與交管義工,真的很謝謝你們。
只是一樣都是協會辦的比賽,卻讓我在今年六月石門水庫一戰感受到極大的落差...
所以,我想,如果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如果能看到這些討論的話,絕對是種正向的督促!
期望國內的三鐵賽事都能越來越朝向國際化的水準喔~ (而不要只是標個亞洲或世界的title而已...)
Sie sind so gut wie Sie sich einschätzen.
一場幾千人參加的比賽 諸事繁雜 要挑個小毛病 也很容易
所以個人 是用這兩個協會 兩場賽事做比較
並非直接挑出哪個小地方 來找碴 (英文翻譯當作笑話看 就可 )
偶最在意的是 場地賽道安全與距離夠不夠的問題
如果距離不準 比賽的成績 不知道有何意義?
不知道是否有其他參賽者 對梅花湖自行車賽道距離 跟偶一樣 有相同的疑慮?
至於賽後補給 梅花湖這一場 市民組選手九點下水 結束時都已經十二點到一點 領車時間 訂在兩點
加上現場等成績證明 可能拖到三四點
選手在現場 除了水外 無任何 便當或餐包之類可以裹腹
比賽場地 雖有當地幾家商家賣些烤香場之類的輕食 莫非大會希望 一兩千人選手跟工作人員 都去排隊烤香場吃?
一個是掛名全國的運動協會 經費收入跟收到的贊助 遠比一個掛名縣級的運動協會多很多
但是 在這幾點上 竟然遠遠地被比下去 豈不怪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