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的自行車賽事只為了賺錢嗎?


albretachen wrote:
你以為你是要取得 台灣體育學院入學 資格 ????


你可能不知道體院考試的內容吧!
去看簡章吧!少在這裡亂放話.....
albretachen wrote:
你以為你是要取得 台灣體育學院入學 資格 ???? ...(恕刪)


考個學院入學資格

為什麼不准要用彩色筆?

為什麼不准坐總統座倚?

為什麼不准旁邊有人扇風?

......


歡迎一起 為了舒適的考試環境打拼

歡迎一起 為了舒適的考試環境支援


我想要, 有什麼不可以 !!!
既然收了錢就要辦出像樣點的活動
收囉錢又辦的零零落落的就不要辦
一樣的錢別的單位就辦得有聲有色
贊助商又不比人家少~~這樣的活動會讓人"切心"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請先看完簡章和規定.
再決定是否報名..

最重要的事情..
路線最好"自己騎一遍"
才清楚哪裡有洞.哪裡有髮夾灣.

最後看運氣..
別人會不會帶給你意外..

j7211242001 wrote:
如題:台灣的自行車賽...(恕刪)


如同台灣政治圈...所有的政客都只是想賺錢一樣...

有人賺錢之餘會出力做一點基本的服務...

有人賺錢之餘卻只會想怎麼去賺更多錢...

前兩天看到某政客大佬住在帝寶的新聞...有感而發

憑著一介公務員...
只要不是基金會主辦的比賽,當然是賺錢。 但是重點並不在賺不賺錢,賺錢不是罪過,真正的法律責任在於,主辨單位是否有在活動或比賽前告知其危險性? 如同開刀前都會簽同意書,告知其風險極可能的併發症一樣。簽下同意書後,責任就在於自己了,否則不管是活動或是比賽,主辦單位可能都難逃其咎
請問哪一廠收費的比賽不是因為廣告/不是因為XX. 背後的意義又是什麼. 當然大部份都是興趣+事業吧. 我只看國手選拔的比賽, 那樣的比賽選手資格已經限制住了,交通管制也比較好,況且教練們前一天還要為比賽做細節上的開會, 醫護隊都是在一旁待命,大多都是繞圈賽(一圈不會超過20km)所以機動性比較強, 即使發生摔車意外, 救護人員可以在短時間到達執行救護.
幾百人的大型比賽, 選手level差異較大, 人數較多也比較難掌控.每次幾乎都會聽到意外的消息.
小弟不曾參與比賽, 但只要是發生在居住地的國手選拔我都會去當觀眾. 有時當當觀眾也是一種享受喔. 各位不訪試試看, 體驗一下比賽不同的差異點.
說真格的,除了政府不怕賠錢之外,其他那個單位希望賠錢。一個協會要能運作,也一定要用「錢」請人、買文具、付水電....等一堆開支,所以辦活動一定要賺錢的,只是有些協會是賺廠商贊助或政府補助的錢,只收參加者一點錢,付基本運作成本,而有些沒有資源的協會或必較貪的,就會想辦法多賺報名費。

那有些人不僅要問,既然政府可用民眾的稅金辦活動,不用去考慮賠錢的問題,那為什麼政府不做?俗語說的好,「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公務員只要依法辦份內的事就可以領薪水,辦一場活動,承辦人不僅要背負著很大的壓力,萬一出事,就算有保險,有些參加者的家屬還是會找新聞工作者或民代來轟承辦人,要求政府再賠償(國賠),而如果國陪成立,那承辦人搞不好要負責歸還賠償的金額;甚至,上法院...等一堆麻煩事。所以現在大家看到很多活動,都掛上教導單位×××政府(體委會、??部),政府就只單純出錢補助,主辦給××協會,如果真的出事,只要協會出面解決,政府不會有麻煩。
上面朋友說的沒錯,收錢就是要辦好,但有些協會真的就只是想賺錢,但還是有些協會不只是想賺錢,他們也是想辦好這件事的,只是大家要參加時,一定要詳細看活動說明,如果對說明內容你有疑慮,就不要去參加,以維護自己的權利。
辦理活動或競賽
需要有很多熱忱!
說真的
台灣社會財富
幾十萬百萬
對很多人只是零頭
但是辦活動的就是那麼些單位!
看起來很多
實際上不多
如果想到活動就是賺大錢
也不盡公平!
大部分活動收費在500以下
很多都送紀念品,獎章,獎品
以商業上的成本算法
叁加也有三百人以下的
(如:苗栗練五宮,大屯山登山賽,不落二第二次,...)
收費總額不過10來萬以下
當天開銷鐵定不夠
又一路上所見承辦單位人員真誠笑臉
提供的服務
大家都希望安全 補給要多要好
要有獎牌獎章 要有保險
要有人攝影留念
......
要負責任
.....
要的多
費用多 人力也多
就像跳傘真要保險
一次一萬台幣保費
難道世界上沒一家保險公司會保?
所以不要把甚麼責任都要辦理的負責!
說真的
如果沒有少數人發起的一股熱忱
去承辦活動
以後可能一年只剩官方辦的幾個非辦不可的
應景一下
騎車的車友
不會太寂寞嗎?

這裡還是對努力辦活動的單位說一個
"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