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ion318 wrote:
你們在搞一些什麼東西...(恕刪)
大大先息怒熄火一下,您人沒在現場,有誤會在所難免
全世界所有的比賽都一樣,後方的汽車群(包括隊車、公用器材車、裁判車等)都是以“動態”的方式保持隊形。換句話說,這些車輛都不會因為有落隊的選手出現,而停在路邊讓選手通過。因為選手理論上應該是待在主集團裡,爬坡時一旦出現落後集團,就會有裁判(可能是大會副裁判長,或是騎機車的裁判)在選手後面保護選手。若是已經落到太後面,就有可能發生自行車與汽車爭道的問題了,而各位大大討論的,應該是後面這種情形。
去年台灣車隊和大會的反應,收容車太快出現了,讓很多選手無緣完賽,因此今年大會特別修正,讓收容車“晚一點收”。事實上在山區路段,理論上收容車很快就會吃到落後選手,不過今年看來並非如此。
在狹窄的山路地區,下坡時本來就很危險。選手可以選擇不要黏車直接抓過去 (大部分的日本選手都這樣做),會形成一個下坡的落後集團。這種集團通常都有大約十個人,回到平地之後也可以靠大家輪車接回主集團。 而隊車看到這種落後集團,通常會開在後面,盡量避免造成集團選手的安全問題。
描述一下當時情形,Specialized Novatec前面還有一台隊車,那是韓國錦山人參隊的隊車,兩台隊車的前面就是一個十幾個人的落後集團。雖然此時沒有機車裁判,不過兩台隊車依然小心的跟在後面。此時e-MA的選手忽然出現在我們車後,路很小條,大家閃也閃不掉,只能繼續守著路線往前開。e-MA小弘應該很想追上前面的集團,因此緊跟著在Specialized Novatec隊車後面。
接下來就是有爭議的部份了,e-MA小弘認為Specialized Novatec隊車擋住他的去路,掃到他讓他摔車。
不過坐在隊車裡,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緊跟著人參隊隊車,盡量跟他跑一樣的線。畢竟汽車不比自行車,許多彎角自行車可以輕鬆高速通過,汽車則需要走比較大圈的線,才能保持抓地。誠如先前所言,我們車內在小弘選手剛出現就意識到他的存在,我們也提醒教練郭大不要忽然加減速,以免影響後面選手。不過小弘似乎很急著把我們車抓掉跟上前面的小集團,但是這在下坡時是非常危險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有Fabian Cancellara的下坡美技,或是Bruyneel的駕駛技術,在這種大家都還很菜(選手比較年輕、隊經理比較少在開隊車)的比賽中,狹小的downhill抓車危險性很高。賽後我和一位人參隊選手討論到這個問題,他說這種路段下坡時絕對不要強抓隊車,與其在山路段拼死活,還不如到平地之後跟車再抓回來。
說穿了,我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郭大的汽車也無路可閃。如果小弘想把隊車抓掉,可能要利用寬、直一點的路面才辦得到。
如果說是因為隊車影響到e-MA選手小弘的成績、身體健康等,真是深感抱歉。不過我們開車當時也別無選擇,在選手眼中我們或許是在關他門,不過這是唯一轉過那個彎的方法。而就像前面所講的,自行車賽的汽車群是以“動態”方式保持隊形,隊車不可能因此停下來讓選手通過(這樣只會更亂)。
至於到底有沒有撞到? 老實說我也不清楚。當時的確沒有聽到撞擊聲,反而是直接聽到煞車尖叫之後選手就倒在路上了。不無可能是輪胎親了一下汽車保桿,造成摔車意外。 e-MA同樣是台灣選手,我們沒有理由故意去害小弘不能完賽,比賽過程中同為台灣選手加油、補給是所有台灣車隊的共識,互相補給也是常有的情況。
至於mobile01有版友以“興師問罪”的口氣上來回文,因為我不是Specialized Novatec的隊員、教練或職員,我無權給您“官方說法”,小弟只是一個熱愛自行車的車友,這次剛好有機會參與環台賽罷了。不過私以為您不在現場、也不諳當時情況,就上版來教訓車隊,實在讓人啼笑皆非。我相信如果小弘在比賽當中有任何不滿、或是有任何疑點待釐清,他大可直接找S隊的教練郭大 或是 其他隊員理論,大大您就不用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