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環台賽搶先看] 3/19 孤軍奮戰

mosion318 wrote:
你們在搞一些什麼東西...(恕刪)



大大先息怒熄火一下,您人沒在現場,有誤會在所難免

全世界所有的比賽都一樣,後方的汽車群(包括隊車、公用器材車、裁判車等)都是以“動態”的方式保持隊形。換句話說,這些車輛都不會因為有落隊的選手出現,而停在路邊讓選手通過。因為選手理論上應該是待在主集團裡,爬坡時一旦出現落後集團,就會有裁判(可能是大會副裁判長,或是騎機車的裁判)在選手後面保護選手。若是已經落到太後面,就有可能發生自行車與汽車爭道的問題了,而各位大大討論的,應該是後面這種情形。

去年台灣車隊和大會的反應,收容車太快出現了,讓很多選手無緣完賽,因此今年大會特別修正,讓收容車“晚一點收”。事實上在山區路段,理論上收容車很快就會吃到落後選手,不過今年看來並非如此。

在狹窄的山路地區,下坡時本來就很危險。選手可以選擇不要黏車直接抓過去 (大部分的日本選手都這樣做),會形成一個下坡的落後集團。這種集團通常都有大約十個人,回到平地之後也可以靠大家輪車接回主集團。 而隊車看到這種落後集團,通常會開在後面,盡量避免造成集團選手的安全問題。

描述一下當時情形,Specialized Novatec前面還有一台隊車,那是韓國錦山人參隊的隊車,兩台隊車的前面就是一個十幾個人的落後集團。雖然此時沒有機車裁判,不過兩台隊車依然小心的跟在後面。此時e-MA的選手忽然出現在我們車後,路很小條,大家閃也閃不掉,只能繼續守著路線往前開。e-MA小弘應該很想追上前面的集團,因此緊跟著在Specialized Novatec隊車後面。

接下來就是有爭議的部份了,e-MA小弘認為Specialized Novatec隊車擋住他的去路,掃到他讓他摔車。

不過坐在隊車裡,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緊跟著人參隊隊車,盡量跟他跑一樣的線。畢竟汽車不比自行車,許多彎角自行車可以輕鬆高速通過,汽車則需要走比較大圈的線,才能保持抓地。誠如先前所言,我們車內在小弘選手剛出現就意識到他的存在,我們也提醒教練郭大不要忽然加減速,以免影響後面選手。不過小弘似乎很急著把我們車抓掉跟上前面的小集團,但是這在下坡時是非常危險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有Fabian Cancellara的下坡美技,或是Bruyneel的駕駛技術,在這種大家都還很菜(選手比較年輕、隊經理比較少在開隊車)的比賽中,狹小的downhill抓車危險性很高。賽後我和一位人參隊選手討論到這個問題,他說這種路段下坡時絕對不要強抓隊車,與其在山路段拼死活,還不如到平地之後跟車再抓回來。

說穿了,我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郭大的汽車也無路可閃。如果小弘想把隊車抓掉,可能要利用寬、直一點的路面才辦得到。

如果說是因為隊車影響到e-MA選手小弘的成績、身體健康等,真是深感抱歉。不過我們開車當時也別無選擇,在選手眼中我們或許是在關他門,不過這是唯一轉過那個彎的方法。而就像前面所講的,自行車賽的汽車群是以“動態”方式保持隊形,隊車不可能因此停下來讓選手通過(這樣只會更亂)。

至於到底有沒有撞到? 老實說我也不清楚。當時的確沒有聽到撞擊聲,反而是直接聽到煞車尖叫之後選手就倒在路上了。不無可能是輪胎親了一下汽車保桿,造成摔車意外。 e-MA同樣是台灣選手,我們沒有理由故意去害小弘不能完賽,比賽過程中同為台灣選手加油、補給是所有台灣車隊的共識,互相補給也是常有的情況。

至於mobile01有版友以“興師問罪”的口氣上來回文,因為我不是Specialized Novatec的隊員、教練或職員,我無權給您“官方說法”,小弟只是一個熱愛自行車的車友,這次剛好有機會參與環台賽罷了。不過私以為您不在現場、也不諳當時情況,就上版來教訓車隊,實在讓人啼笑皆非。我相信如果小弘在比賽當中有任何不滿、或是有任何疑點待釐清,他大可直接找S隊的教練郭大 或是 其他隊員理論,大大您就不用費心了!

看看就好,

別太認真,

無論哪隊,還是完賽最重要
joseph01chao wrote:
大大先息怒熄火一下,...(恕刪)


其實這個也不用多做解釋

因為

沒坐在隊車理

沒辦法感受那種無奈

我這次也有坐在友隊隊車理

所以我了解你要說啥

joseph01chao wrote:
接下來就是有爭議的部份了,e-MA小弘認為Specialized Novatec隊車擋住他的去路,掃到他讓他摔車。

"趁著剛過完髮夾彎後的直線,我從右側超車時
那台隊車很奇怪,沒有靠左邊讓路就算了
至少維持原路直直走就好阿(此時已過完彎,路是直線...)
但這台隊車居然同我一樣,往右側移動

但那隊車並沒有往左靠,也沒有直走,而是一直往右側逼近
非得要卡我,逼我減速就是,但我的車身已在隊車的右後輪旁
那台車還是持續往右逼近,煞車已來不及了

那台隊車的右後方(右後輪上面附近),就把我的左變把跟左手給推擠出去
於是車子龍頭右轉,前輪就側倒了
左膝率先著地,接著左膝滑行了一兩公尺
造成左膝內側嚴重淤血(撞擊),左膝外側嚴重挫傷(擦傷)
左手跟右手,兩手手肘也掛綵見紅
當時有目擊者,是大會的記者,我不知道是哪位
因為我看到那台隊車開走後,往後看看那位工作人員投已待援的眼光
結果他的臉是一台照相機跟一顆鏡頭
聽起來這畫面一定很好笑是吧Orz"
以上轉載選手部落格

比較雙方說法...我比較相信選手的
至於在不在現場....我想選手的話最可信吧
不過環台賽已經順利結束了~大家期待明年的民國百年環台大賽吧
=廢柴上的風霜菇=
下坡的時候 自行車的速度比汽車還快 這點應該可以達成共識了
所以在下坡路段 隊車看到後面有選手 是不是應該減速 讓選手先行通過
反正等一下到平路段 油門一吹又接回去了

如果要選手在下坡路段 不要抓隊車
那隊車前面的集團不是越跑越遠 跟在隊車後面而超不過去的選手就越離越遠
心急想超車就容易發生意外

以上個人淺見 參考看看
華哥哥 wrote:
所以在下坡路段 隊車看到後面有選手 是不是應該減速 讓選手先行通過..(恕刪)


隊車在下坡路段,要保持一定的速度,靠右行駛,選手自然會想辦法閃過你

如果突然減速,或是忽左忽右的開,反而會讓選手不知所措而發生意外。
Edison
joseph01chao wrote:
狹小的downhill抓車危險性很高。賽後我和一位人參隊選手討論到這個問題,他說這種路段下坡時絕對不要強抓隊車,與其在山路段拼死活,還不如到平地之後跟車再抓回來。
...(恕刪)


edison01 wrote:
隊車在下坡路段,要保持一定的速度,靠右行駛,選手自然會想辦法閃過你

如果突然減速,或是忽左忽右的開,反而會讓選手不知所措而發生意外。

從雙方描述看下來,一件簡單又單純的事情,也能有這麼多情緒,個人看法:

以郭大哥的選手經歷與隊車駕駛經驗以及當時的山區狹路,這樣的駕駛判斷看起來似乎沒有太大的問題,節錄上兩位(都身在這次賽事的隊車中)點到的重點,況且以個人對EMA李隊長的粗淺認識,有問題,隊長一定會為自己的選手向郭大哥反應並大聲向裁判長要求處置,至於小弘選手在山區下坡路段追趕心切,是否維持理性判斷,旁人不會比他自己清楚,倒是沒在現場的親朋網友看起來都比專業裁判還有權威架式~這現象國內賽場還真常見,何不把真正的問題點留給當事車隊.大會裁判三方去釐清!

另外,JAY想了解這場比賽S隊的隊車,是否仍為自家車隊的箱型隊車?因為不知道這次UCI裁判長是否有像一些職業賽事限制只能用轎車作為隊車?若是遇到箱型隊車,想要從後抓車的選手就要特別小心注意...跟在後面的轎式隊車也是,這都是大型賽事要注意的細節技巧

或許這樣的一個案例,能作為01網眾與有心想参加國際賽事的上班族選手不同的學習機會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jay18 wrote:
另外,JAY想了解這場比賽S隊的隊車,是否仍為自家車隊的箱型隊車?因為不知道這次UCI裁判長是否有像一些職業賽事限制只能用轎車作為隊車..(恕刪)



應該是這台

Edison


這是去年228屏東北大武的賽事中,有幸和家弘弟弟的合照,恰巧我是挑戰組第22名,他則是競賽組第22名。

不但如此,他和小女的名字只差一個字,那天賽後和他聊了一會,只覺他一點驕氣都沒有,後來在自行車協會

的北海岸賽事裡看到他成績名列前茅,也替這位林家親堂感到高興!

不知他是否還記得我這個小老哥,不管真相如何,就讓他過去吧,有認識他的車友煩請轉告,祝福他傷勢早日

康復,雖然日後不見得有機會再碰面,但還是默默的為他加油打氣喔!

希望有朝一日也可以看到他成為台灣一哥﹑甚至是亞洲一哥…家弘﹑加油!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