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車隊有4人參與黑熊190K,從出發那一刻即感受到大會的用心,隨時都能看到工讀生騎著小綿羊,
在活動路線上,下車幫忙補胎或協助一些狀況的處理,甚至有半路問車友需要補給水嗎?足感心說!
另補給站黑熊組設立6站,每站都給他停下來享用補給品,甚至有小護士親自幫車友噴"肌樂"(沒有注意品牌),
各補給站及沿路有許多原住民,超級熱情,讓我們對大會不斷的加分再加分........
我們車隊,都在4點前完賽,5點前離開趕蘇花公路,到昨天為止還一直停留在美好的回憶中....
但沒有想到一切如此完美的活動,在最後一刻變調了,那A安呢?
主辦單位真的要檢討一下,前面12小時的辛苦及努力,就為了那一點點時間,化為烏有,真的可惜!
希望主辦單位能好好的給那些"堅持轉動"車友想個比較周詳的補償方式,也期望下次的活動更完善囉!
accentor wrote:
和工作人員辛不辛苦有什麼關係?一切照勞動契約走啊!
若主辦單位當初和工作人員說六點就可下班,那就是主辦單位的錯。
若主辦單位當初說要等到最後一位才能下班,那就是工作人員的錯,
但是主辦單位也得負督導不周之責。
總之,主辦單位一定得負責,不論他與工作人員的勞動契約怎麼訂的!
對!! 本來辦活動就該如此,搞不定就別辦!!
事情始末可以在我發的另一篇文中找到 有興趣請自行參考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7&t=1281575&last=15501158
看到該單位道歉 著實驚喜一下(嗯 我本來以為會多等兩天)
但看到內容 嗯 真是一篇公關部門的制式文章
總而言之就是哎呀真抱歉 我們沒做好 下次改進囉

道歉是有了 但是說明我真的沒看到
我對於整件事情的始末還是有如五里霧中,
到底自己是怎麼被搞掉的? 是誰的決定? 原因為何? 主辦單位有何誠意補救?
全部都不知道
當然我也必須說 相同的情況 也許別的單位連理都不會理我
反正網路上嘴砲的鄉民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就算我再怎樣說 明年比賽還是可以照辦
至少肯聽聽民眾的意見 這點是值得為主辦單位鼓鼓掌的
也有就職媒體的朋友問我要不要他幫我寫出來 我回他不必了
就只是一個比賽而已 沒必要動用到社會資源
也希望主辦單位不要忘了這次教訓 道歉很容易
您十二萬分的抱歉 我也可以說我120萬分的遺憾
重點是有沒有記住教訓? 明年是不是真的能改善?
我想 很多人擦亮眼睛在看著
希望拋磚引玉請很多網友提出更好建議:(尤其明年還要辦這麼多比賽,真的要更改進)
1. 建議主辦單位找專業車隊諮詢整個活動流程,親自騎車跑過每一行程紀錄會困難錯誤的轉折點與確實公里數(不要當地花蓮的車隊,當地人地方太熟了,在mobile01上徵求試騎車隊)。
2. 對於流程與辦法一旦決定不要隨變更改。雖為挑戰賽,一旦設立規則需要尊重不能通融。
3. 要辦抽獎不要因為要長官頒獎,就讓不在現場的人失去機會,每個人只要有參加應該就有同樣的得獎機會,不可視有沒在現場,而要憑有否來報到。
4. 接駁自行車的卡車不能隨便叫,既然目標未來有多場活動,建議訂製專門的活動擺放車架,每次可活動式放在租來的卡車上,並需專業人員協同司機協助自行車定位,此外,準備多一點紙板,萬一需有疊放,要將腳踏車分隔
5. 標示不清問題已發生兩次,解決方法就是路線改簡單些,或,清楚多訂一些指標
以上,還請大家補充。

rajaderrick wrote:
計時不是每個人個別計...(恕刪)
我原本也以為是個別計時,所以跟朋友一整隊的人都排到最後面,想說擠著前面出發也是塞,還不如從後面出發可以調整自己的步伐後慢慢往前超車。但是回到終點後,發現我的時間是從我們那組出發開始算起,這樣我們大概損失的七分鐘!
沒有個別計時功能,那還發晶片做什麼?在終點用碼表按不也是一樣!起跑也不用到會場去了,反正都是算那組的出發時間,誰有出發誰沒出發也不知道,我就悠閒的在193某處等,等到我們這組的頭車過去之後兩分鐘(頭車通常會有工讀生沿路盯哨)我再出發,這時頭車體力用盡,我就順理成章地大方超車,實際上可能只要騎最後五十公里,就這麼輕輕鬆鬆拿第一。什麼神秘檢查點?屁啦!連個出發時間都無法計算了,還檢查個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