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後實際路程比較多,心中都會想說終點怎麼還沒到?
但有時後,實際距離比較短,只要差距小於5K,就還可接受。
今天,我好像有點晃神,在補給站看碼表資料時,不小心把它reset,所以只有補給站之後的距離,沒法知道全程的距離。
請其他人提供吧。
PeterChen88888 wrote:
我覺得回程選新港大橋為路線,是一大敗筆。
在那裡,爆胎率特高,有爆胎是正常,沒爆胎是因為下來用牽的,不然就是運氣好。
我在台72上面,過大小伸蹜縫都沒事,過新港大橋時就爆胎了。
真是可惡,距離終點只有幾公里而已。
建議大會,下次活動選路線先勘察一下,有伸蹜縫能避開換路線最好,不能避開就do something放個橡膠墊子或其它保護措施,以降低車友輪胎損壞。 感謝。
南來北往
向來不覺得伸縮縫很危險啊
雖然我不會豚跳甚麼的
但是都是硬輾
自從換了25C更是如此
但是這次在新港大橋最後一個伸縮縫
大概是伸縮縫真的太大了
差點被絆倒
後來回家發現輪胎有一0.5公分長 0.1公分寬
很深的裂縫
差點就要爆胎了
只是運氣好而已
真是搞不懂
主辦單位知道要在橋上派人指揮
卻不能擺些墊子甚麼的嗎
因陋就簡也行
像上週杉林溪
在終點碎石路肩是用紙箱...總強過甚麼也沒有
南勢 wrote:
2小時多,
好在我也是,近3小時↓
後三分之,完全靠意志力苦撐,回程龜山橋補給站都不敢停 ,
原來是南勢哥是緊張大師來著
這下都騎得比我還快了

南勢 wrote:
要上新港橋,同方向另一邊有機車,害我立刻減速前變要變小盤,卻因為齒盤被泥水沾上,無法卡齒,
不太懂為什麼會無法換小盤耶
獎牌對於很多人(包括我),是一個吸引人參加活動的重要因素。
既然做了獎牌,不如把它做好一點,這樣不僅美觀,也很有紀念性,值得收藏。
上週,在台南古都馬拉松,送了一個塑膠吸鐵般獎牌,感覺很不好,被跑友們罵翻天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58&t=3258936&r=2&last=42582667
而今天,我也對於台72線獎牌,有小小感想與建議。
但絕對不是這獎牌很差,而是感覺如果稍微改進一下,獎牌就會變得十分完美!
1.材質OK,是採用金屬,是標準的材質。 比琉璃材質好,因為琉璃易碎。 而塑膠材質的最low,好像7-11集點送的冰箱吸鐵。 可惜的是,去年11/11美利達在日月潭辦的comebike day,就是塑膠吸鐵獎牌,只是沒人反映。
2.字體與版面編排,應該再大一些。 與西濱160K相比,我覺得西濱160K獎牌設計不錯,因為字體夠大,版面編排適中沒有太多空白。 加上鍊條環繞,充分代表自行車,而"輪霸西濱"四個大字,也顯得陽剛霸氣,值得驕傲。 相對之下,台72的獎牌,因為字體小、空白多,故顯得苗條秀氣,不夠大方。 如果字體大一些,多填滿空白,感覺就會不同。
以上小小感想建議而已,不是要惡意批評。 希望下次"山海巡騎 - 瑞雙東北角自行車漫挑戰"獎牌,做得更好。 報告完畢!



jack1027 wrote:
好奇問大家一個問題挑...(恕刪)
我在想,他們可能是,
台72線以標示公里數做基準,
但是台72線終點是31k沒錯,
起點不是0k,很像是2k左右,
因為我回程在20幾k起,機乎以旁邊公里牌在看快到台72終點距離,
到新港橋匝道,還有5公里,但是台1線已經看的到,在2k處左右就下終點匝道,還差點被車撞,
主辦單位,應該沒有自己實際測量過,
事實上我也是有恍神,在台72線往東約19k差一點撞到一位女車友,
因為我不強,緊張一下,不要讓自己落到較後面,
前齒盤經過在朋友家沖水後已經正常,應該是泥水含沙沾到,導致鍊條無法卡上,
雖然有穿雨衣,衣服還是濕的,加上齒盤問題,要先趕回家,所無法在舞台前見面,抱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