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對抗雨水,好不容易下了72號快速道路,想說可以休息了,就在滿心歡喜要轉進體育場的最後一座橋,也就是BKS所拍攝的那個伸縮縫,我也爆了,回家仔細察看內胎破損情形,在靠幅條側有兩個相鄰的小破洞,應該是瞬間重壓,被幅條刺窗的,是高壓襯帶不夠力嗎??我的P-SL1在半年內已經爆了3條內胎了,顧路都顧到怕了!!
我覺得回程選新港大橋為路線,是一大敗筆。在那裡,爆胎率特高,有爆胎是正常,沒爆胎是因為下來用牽的,不然就是運氣好。我在台72上面,過大小伸蹜縫都沒事,過新港大橋時就爆胎了。真是可惡,距離終點只有幾公里而已。建議大會,下次活動選路線先勘察一下,有伸蹜縫能避開換路線最好,不能避開就do something放個橡膠墊子或其它保護措施,以降低車友輪胎損壞。 感謝。
2小時多,好在我也是,近3小時↓後三分之,完全靠意志力苦撐,回程龜山橋補給站都不敢停 ,活動會場↓去程,龜山橋補給站↓汶水折返點↓完成獎牌↓在鐵路地下道就冒出一瓶舒跑,後龍大橋過,水壺也出現了,後龍消防隊過去又一個水壺,上台72線後,開始跟一位車友聊天,還有掉水壺,快到到頭屋大橋前,前方路旁似乎有車隊在拍團體照,但是沒背景?原來是車隊隊員受傷,大家在幫他,我們搞錯了!過頭屋大橋休閒組也上來了,開始看到爆胎,到補給站,那車友停車吃,我拿了東西放在後包包,雨衣一穿就走了,看到沒參加活動單車得也偷騎上來,又跟另外車友聊天,陸續看到車友爆胎,我無能為力,再汶水迴轉那隧道逆風好大,看反方向單車越來越少,到開放車輛,我還有20公里左右,體力已經將近透支,為節省時間,第二補給就跳過,終於要下台72線終點匝道,卻差一點被另外一條同方向汽車A到,要上新港橋,同方向另一邊有機車,害我立刻減速前變要變小盤,卻因為齒盤被泥水沾上,無法卡齒,導致只有變回大盤,又看到車友因爆胎牽車往體育場方向,回到體育場,趕快跟朋友回家拿水沖齒盤,否則我回家會有問題,這次天氣實在讓這次活動增加不完美。
南勢兄成績不錯喔,還是用登山車完成的。我本來是約10:30會回到體育場,運氣不好在新港大橋爆胎。快到終點了,乾脆牽車走回體育場,到的時候還差一分鐘就11點。中途,裁判有問我要不要用機車載回終點,我說"不用,謝謝!"因為我認為成績不是最重要,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完成全程。就跟西濱160K一樣,再苦再累,也要撐回終點,堅持不坐回收車,除非倒下去。
好奇問大家一個問題挑戰組到底路程是多長呀!我發現用APP軟體Endomondo測到的是72.75公里 我的足跡測到的是72.81公里GARMIN DAKOTA 20測到的是72.70公里但是發現獎牌上是刻75公里因為我都是用GPS測到的數據有人是用傳統馬表測里程數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數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