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walker0716 wrote:身高動輒180以上手長腳長台灣身材幾何難抗啊輕量化算是不得不的選擇 身高高的人,血液循環比較慢,不會比身高矮的人更適合從事''帶氧''運動尤其身高高,本身的體重就更重,所以不是''矮''就需要輕量化如果是''胖'',應該自己的身體先輕量化。在瑞士登山不一定比在台灣登山辛苦因為台灣位於歐亞板塊隆起處,山勢平均比較陡而難走.....→→→輸人就輸人,藉口應該就免了!!我自己是騎通勤車,而且還是小牌大陸貨當初選通勤車是覺得自己的腳力太差,根本搭不上高級登山車種,但每次出去約騎都被勸敗~''既然有在騎車,就應該買好一點的車'',''該花的錢還是要花''......bula bula一個勇腳女生引起這麼大的迴響,但我不相信能真正澆息了多數人敗家的欲望!!從我開始參加約騎以來,會說''腳力才是王道''的車友幾乎都是改車改很大的車友.....改車不是錯誤,騎好車也不是錯誤但省吃儉用買一台好單車來吸睛,或是,寧可踩壞自己的腳也要拼速度....值得嗎??這個瑞士女生還可以邊騎邊跟別人聊天,不海放陪她聊天的人也就是她重視禮貌教養勝過她最後的成績結果大家討論的還是~通勤車也能踩出好成績!!
在傳統的觀念來說 『錢』的力量決定車的力量 唯獨BIKE 剛剛好相反 是 『人』的力量決定車的力量 SO這也是我喜歡這各運動的原因之一,誰叫我窮阿 =..=..... (謎之音:騎一台鳥鳥的車,當你被一台高檔的車刷卡時還可自我安慰一下;人家是騎好車 但是,當你騎台淑女車上烘爐地或是給人刷卡的時候,那時你心裡的快感是爽到翻了 反正車騎久了,自然會有裝備競賽的小惡魔出現 ;再加上車友們的勸敗 很難不想換車 =..= 我都差點忘了騎車的初衷,看了這篇文;真是太好了,也拯救了我們家 50、60位的小朋友 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