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ak wrote:知道答案就講啊 前幾天我想到的就這幾項,其實就是第一項主辦單位的不同。不講是因為讓大家自由發揮。日月潭:官方主辦,各官方單位當成年度KPI,不能有太多批評的聲音。路線替代性多,被擋路的有機會繞,繞不過的少數抱怨聲傳不出去。經濟效應集中在日月潭周邊,周邊商家有賺頭就會支持武嶺自行車活動:民間主辦,官方單位被迫配合, 能不辦就不要辦,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盡量去阻止活動。路線替代性少,被擋路的就一路檔,加上新聞台只播抱怨的聲音,加深大眾對武嶺單車活動的厭惡。經濟效應分散,單車活動花費很大,但不會集中在武嶺周邊,而是分散在全台灣。對周邊商家只帶來不便,當然反對。
Bookwarm wrote:前幾天我想到的就這幾...(恕刪) 樓主有沒有想過媽祖遶境進香活動 可是民間主辦 官方單位被迫配合 但活動越辦越大為什麼信眾越來越多? 交通堵塞不是單車武嶺可比的, 整個鄉鎮都封街 居民抱怨的少 連電視台都瘋狂報導嗎?
pfg1205 wrote:媽祖遶境 遶境隊伍是用步行的,一定比騎車或路跑活動更擋路,但很少人敢嘴,就像中元節一堆人燒紙錢汙染空氣,也沒什麼人出來抗議,這就是差別待遇。遶境時,一堆黑道八家將陣頭,還加上一些政治人物來蹭,用路人哪敢和記者抱怨,就算抱怨了,記者哪敢寫,他只會把這當成是個案,這才是政治正確。
jcchiou wrote:武嶺盃最大的問題就是辦得不夠大啊~五萬人來比武嶺, 就會是城市嘉年華.你不知道有活動就是你自己白目.被嘉年華的遊行隊伍堵車, 沒人會同情你. 那為什麼不封路?沒本事封路就不要辦在只有一條路的地方!一堆騎自行車都並排3~5台一起騎,把整個馬路佔據,你還有臉怪其他用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