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市民組的巡航速度

進來插嘴一下... 數據上比較是得用推力的,瓦跟身材很相關,而心跳更是每個人都不同而又會隨年齡而變慢...

列這些純數字的數據連參考用都很難啊...
從上面大家的回覆, 我覺得台灣真的是人才濟濟, 平常市民騎士的水準都比國外強.

我隨便找一下美國的團騎網站, 他們分成幾組, 網站如下:
https://lancasterbikeclub.net/content.aspx?page_id=22&club_id=257148&module_id=325156

換算成公制, 大致如下: (時速是指均速, 所以即使走走停停的時間也都要算進去)
1. 歡樂組: 騎32公里以下, 時速17.6公里以下
2. 入門組: 騎32-40公里, 時速19-22公里
3. 中階組: 騎40-64公里, 時速22-26公里
4. 中高階: 同樣40-64公里, 時速則為26-30公里
5. 挑戰組: 超過48公里, 時速保持在30公里以上
6. 菁英組: 超過64公里, 平地時速30公里以上, 但包括不少爬坡路段

我參加的團騎跟網站上的分法差不多, 我平常都是參加中高階組, 壓力比較小, 也大多數可以跑前面. 有一次參加挑戰組, 緊緊跟隨, 跟得心臟病快發作!

感覺上前面有回覆的到美國來都是菁英份子了, 實在是佩服, 請接受小弟一拜!
Ahoo Chen

看這張表,又大概看了原文,想也知道一定是參加中高階,挑戰組是必須30kmhr以上,這裡以上的意思就是速度無上限且不得低於29kmhr。當然壓力會大囉。菁英組就不多說了,30kmhr以上含上坡段。

2022-10-28 21:41
abso0408

這分級顯然不太對,我參加的團每個都菁英了⋯⋯也是有可能,領騎都是凸台常客

2022-10-31 0:13
靠邊滾 wrote:
請問一下,一般市民組(恕刪)


這幾個可立夫說過他自己大約250~270瓦,CT武嶺4小時,一輪算是偽香香組,有一集說他從武嶺5個半縮進5小時.........

現在市民組有菁英會混進來喔,不要亂跟會爆掉.........
Monte920

武嶺的成績我不知道, 但在國外很多Strava的成績是靠電輔車跑出來的.

2022-10-28 18:54
hsing0218

可利呼風櫃嘴可以騎進25分內,這腿力在一般人中很夠用了

2025-02-15 13:31
路途長短也有差
拿北高360km來算~無風
均速30多完賽約12hr已經算前10名~參照2021 TWB北高

距離越長當然會疲勞
快不快就看訓練及能力
這些Youtuber不管男的女的
以一般人來說實力都不錯

像上次一輪杯石門水庫羅馬公路活動
主要Youtuber都到了
很多人邊拍片邊聊天也輕鬆3小時內
我是拼了老命才勉強進3小時

每個人體重差異都很大
光看瓦數蠻不準的
一樣200W在騎
體重80kg和60kg速度是差很多的

可以算一下推力比(ftb/體重)
市民組來說超過3算不錯
那些Youtuber有些還超過4
NoTimeToDie

youtuber 大部分都瘦瘦的,除一下推力比都不會太差說

2022-10-29 14:45
Monte920 wrote:
從上面大家的回覆, (恕刪)


其實就跟跑三千一樣
一堆人都在比唬爛的

上面有人說看瓦數,説了以後說不準要看推力比
然後還說推4很弱上不了凸台
自己去打CT配速
全程推4武嶺就2:45啦...
正常水準用sst 90%去算2:56
低標80%都還有3:04
你說這不是精英沒上台...???

那有人說武嶺是爬坡不準
不然去zwift參加個比賽
沒車重沒風力,單純看推力
一場兩小時,你推4幾乎就是排第一頁了
台灣TTR推4就分在A組了

rouvy一堆線上路線,看一下外國人的成績
排名3.5~4就都在前幾頁了

最後又有人說推力比不準,遇到丘陵攻擊會被拉開
你ftp推力到4,你平常會沒練間歇課表嗎?

我自己就是剛好推4
40/20 還是120% 3min*3*3 也是每週輪著練



M40,雖然上不了凸台,但也都在很前面了

正常一般人團騎就跟上面那個大哥的分類一樣,哪有要求這麼嚴格
還是團騎只能參加早鳥還是週六特快車這種
Ahoo Chen

利口貝爾 他身為白人都曬黑成香蕉這樣了你還看不出來嗎!!!

2022-10-28 20:24
NoTimeToDie

踩的時候有時會快一點,慢一點,下坡和紅綠燈推力紀錄還會少一點,平均推4基本上要常常騎到推5,平均之後才有4。

2022-10-29 14:50
rice7361 wrote:
體重80kg和60kg速度是差很多的
最近我減了7公斤
92~85

這樣不曉得能省多少瓦數
Ahoo Chen

利口貝爾 不正是我想表達的瓦數都是騙人用的! 看路段總成績還是比較準。

2022-10-28 20:31
利口貝爾

Ahoo Chen 瓦數怎麼可能騙人,騙人的沒功率計的預估瓦數.我順風平路段登山王均47瓦數才開285w....如果刪掉功率資料strava 估我472w,比環賽冠軍ftp都還高

2022-10-29 1:43
市民很多種,4050也有,30也有,20也有,就看你是要那一種,問這個沒意義。另外,別人能高巡,是付出時間和毅力不斷訓練,你要付出多少?有截徑,我都推電輔車。
利口貝爾

跟跑馬一樣市民組30是死亡之組.而職業30卻是該退休的年紀...問題出在20組基本上還在打拼課業事業.比較沒閒

2022-10-28 12:14
騎到30kmh不難 難的是能撐多久而已

ftp250w 開七八成力就可以30kmh 可以輕鬆騎很久

ftp200w 要開九成力以上才能30kmh 當然一下就爆了
rice7361

還是配合體重來看啦,我體重輕ftp只有170w初頭,均瓦開150w均速就有30kph了

2022-10-28 15:15
如果是關心自己的體能或有氧能力
就配一條心跳帶
如果是關心自己的輸出能力
就去測試瓦數
速度是最難拿來當參考數據的
順風逆風車種路況坡度一堆條件都不一樣
還有很多那種非常些微的上下坡
看不出來但常常來回騎就知道不一樣

我是認為拼均速真的沒什麼意義……
就算去掉停等紅綠燈的時間
起步帶速度和減速停車也會拉低均速
市區內起步衝刺紅燈急停非常危險
而且也會徒然消耗非常多體力
卻不會比較早抵達目的地
(機車這樣騎也是浪費油
不過我上下班通常是綠燈會多看一下
可是一起步就要快一點
免得和其它車速差太大
我自己是認為一群人起步時
自己太慢反而危險啦
這一點見仁見智
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

而且市區內移動距離往往不長
假設只有3km
那不管騎30km/h或20km/h
造成的時間差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更別說拿來作為數據實在很難形成有效討論

另外 若為了避免起步拉低均速
希望數據好看 而在起步時加速太快
容易造成後續體力沒辦法穩定支撐
反而對該次騎乘不利

若對自己的程度好奇
找個前輩帶騎看人家怎麼騎的
可能還比較具體有收穫吧
Ahoo Chen

我就說那種很在乎均速的人,通常身手矯健,閃避敏捷天賦要點滿,不然就。

2022-10-28 20:42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