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隨便找一下美國的團騎網站, 他們分成幾組, 網站如下:
https://lancasterbikeclub.net/content.aspx?page_id=22&club_id=257148&module_id=325156
換算成公制, 大致如下: (時速是指均速, 所以即使走走停停的時間也都要算進去)
1. 歡樂組: 騎32公里以下, 時速17.6公里以下
2. 入門組: 騎32-40公里, 時速19-22公里
3. 中階組: 騎40-64公里, 時速22-26公里
4. 中高階: 同樣40-64公里, 時速則為26-30公里
5. 挑戰組: 超過48公里, 時速保持在30公里以上
6. 菁英組: 超過64公里, 平地時速30公里以上, 但包括不少爬坡路段
我參加的團騎跟網站上的分法差不多, 我平常都是參加中高階組, 壓力比較小, 也大多數可以跑前面. 有一次參加挑戰組, 緊緊跟隨, 跟得心臟病快發作!

感覺上前面有回覆的到美國來都是菁英份子了, 實在是佩服, 請接受小弟一拜!

Monte920 wrote:
從上面大家的回覆, (恕刪)
其實就跟跑三千一樣
一堆人都在比唬爛的
上面有人說看瓦數,説了以後說不準要看推力比
然後還說推4很弱上不了凸台
自己去打CT配速
全程推4武嶺就2:45啦...
正常水準用sst 90%去算2:56
低標80%都還有3:04
你說這不是精英沒上台...???
那有人說武嶺是爬坡不準
不然去zwift參加個比賽
沒車重沒風力,單純看推力
一場兩小時,你推4幾乎就是排第一頁了
台灣TTR推4就分在A組了
rouvy一堆線上路線,看一下外國人的成績
排名3.5~4就都在前幾頁了
最後又有人說推力比不準,遇到丘陵攻擊會被拉開
你ftp推力到4,你平常會沒練間歇課表嗎?
我自己就是剛好推4
40/20 還是120% 3min*3*3 也是每週輪著練

M40,雖然上不了凸台,但也都在很前面了
正常一般人團騎就跟上面那個大哥的分類一樣,哪有要求這麼嚴格
還是團騎只能參加早鳥還是週六特快車這種
就配一條心跳帶
如果是關心自己的輸出能力
就去測試瓦數
速度是最難拿來當參考數據的
順風逆風車種路況坡度一堆條件都不一樣
還有很多那種非常些微的上下坡
看不出來但常常來回騎就知道不一樣
我是認為拼均速真的沒什麼意義……
就算去掉停等紅綠燈的時間
起步帶速度和減速停車也會拉低均速
市區內起步衝刺紅燈急停非常危險
而且也會徒然消耗非常多體力
卻不會比較早抵達目的地
(機車這樣騎也是浪費油
不過我上下班通常是綠燈會多看一下
可是一起步就要快一點
免得和其它車速差太大
我自己是認為一群人起步時
自己太慢反而危險啦
這一點見仁見智
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
而且市區內移動距離往往不長
假設只有3km
那不管騎30km/h或20km/h
造成的時間差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更別說拿來作為數據實在很難形成有效討論
另外 若為了避免起步拉低均速
希望數據好看 而在起步時加速太快
容易造成後續體力沒辦法穩定支撐
反而對該次騎乘不利
若對自己的程度好奇
找個前輩帶騎看人家怎麼騎的
可能還比較具體有收穫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