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2018 五大古典賽之三: Paris–Roubaix 由沙公拿下!


t.y. wrote:
我也這樣覺得, 最...(恕刪)


放慢是對的,除非對手在進入繞圈前已經無力跟他纏鬥
不然進繞圈時先狂奔只會被利用的更徹底
面對公路賽世界冠軍車手,要逃掉的可能性太低


wayne1739 wrote:
放慢是對的,除非對...(恕刪)


wayne大你說得沒錯

我看到的電視轉播是兩人騎在馬路上, 然後畫面轉到自由車場內時, Sa(; )gan()大大已經騎在迪利爾大大的後面了, 進場過程可能是沒有訊號 還是摩托車不能跟著, 所以沒有畫面,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Sa(; )gan()大大可以騎在後面.



t.y. wrote:
(補充: 又被我看到eurosport又重播一次了: 由地面上摩托車攝影機捕捉到的進入自由車場前的最後畫面是: 迪利爾大大不知道為什麼自己騎到Sagan大大前面了, 然後鏡頭就轉到空中直升機上的鏡頭了, 再次出現地面攝影機鏡頭時, Sagan大大還是保持在後面.

真搞不懂為什麼迪利爾大大自己要騎到Sagan大大前面 @-@????)





竊以為可能正如樓上有大大說的, 迪利爾大大要贏(過Sagan大大)的企圖心沒有很強, 反正面對的是當世的項羽/關羽, 他要贏那就給他贏好了, 我在後面也只差零點零幾秒而已.


話說 Sa(; )gan()大大很有風度, 是個紳士, 終點線後沒有忘記, 馬上記得要去握迪利爾大大的手, 想必是跟他說: "G G" 吧~



ps:話說歐洲人一定很喜歡自行車運動, 我看這場eurosport重播了應該五次有吧






Dillier的er評論員好像念還是, 應該是法文吧, 這我就不懂了

t.y. wrote:
我看到的電視轉播是兩人騎在馬路上, 然後畫面轉到自由車場內時, Sa()gan()大大已經騎在迪利爾大大的後面了, 進場過程可能是沒有訊號 還是摩托車不能跟著, 所以沒有畫面,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Sa()gan()大大可以騎在後面.


竊以為可能正如樓上有大大說的, 迪利爾大大要贏的企圖心沒有很強, 反正面對的是當世的項羽/關羽, 他要贏那就給他贏好了..(恕刪)


不對喔
他逃脫了兩百多公里
這種鬥志是相當可怕
有空可以再看看重播

個人最喜歡2016年的那場
古典賽常勝軍湯不能退役前的最終戰
最終跟剛傷癒復出的黑馬老將哈曼的對決
單車時代這個網站有稍微解說迪利爾要怎麼利用策略或是卡位才有機會可以贏,有興趣可以看看

迪利爾很早就出來當兔子了,體力照理來說是比不上沙公的,不過在沙公參與脫逃的這段時間裡,沙公領騎的時間可能比其他2個人加起來還多,也因此把與追擊集團的距離拉開,或許迪利爾在最後半圈覺得用計謀也無法取勝,最後也沒有多做掙扎。
t.y. wrote:
我也這樣覺得, 最後...(恕刪)
小蔡菜 wrote:
單車時代這個網站有...(恕刪)


謝謝, 請問是這篇嗎?: Sagan如何在強敵環伺下 拿下巴黎-盧貝的冠軍榮耀
快步車隊的失算 隊友的鼎力相助 Dillier的策略錯誤 以及天助自助的基本實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為該文章摘錄:

原文作者: Benny大大
原文出處: Sagan如何在強敵環伺下 拿下巴黎-盧貝的冠軍榮耀
快步車隊的失算 隊友的鼎力相助 Dillier的策略錯誤 以及天助自助的基本實力




Dillier與Sagan之間的爭先賽橋段



當Peter Sagan跟逃脫最久兔子之一的Silvan Dillier,帶著一分鐘以上的領先優勢通過最後一段石板路Roubaix之時,相信大家對於今年巴黎-盧貝冠亞軍人選早已心知肚明,只是誰能夠真正的笑傲全場,還是要等在盧貝自行車場的繞圈賽後方可知曉。而兩個人一對一的真劍勝負,幾可說是場地爭先賽的戲碼用公路車來演繹,只不過爭先賽常用的高地落差、快慢速差等玩法,就看兩人誰的掌握度較高了。



論體力,儘管在逃往終點這50多公里的路途都是由Sagan作工較多,但Dillier的逃脫里程高達200公里之多,相信體能早已在負荷邊緣。論衝刺,連拿三屆世錦賽冠軍,五件環法綠衫的Peter Sagan,也實在是比Dillier的成績要好上太多。所以不管是主觀面還是客觀面,當兩個人一前一後地進入自行車場時,Sagan似乎是已經帶著9成勝算準備繞場了。



但比賽在還沒過線之前,誰也不敢說自己的穩贏的,這個道理Sagan懂,Dillier也懂。雖然在開始自行車場繞圈之時,Dillier是一直騎在Sagan的前頭,以公路賽的觀點來看確實不是個好位置,但他倆目前所在之處是有著高地差的自行車場。也就是說,排在先位的Dillier,只要能夠一路守在跑道的上緣,還是有機會在最好的時機向下加壓,一舉掌握住進攻優勢。



然而Dillier卻只有做對了一半,當他帶著Sagan一路在跑道最上方繞行之時,僅是不斷向後觀望對手動態,就連關鍵的第三、第四彎即將到來,Dillier還是無法下定決心把手中底牌的亮出,賭上一把全力出擊,也並未把行車路線向下帶,逼迫Sagan只能從外側超越,這時的Dillier,只是觀望著,或是等待著Sagan會做些什麼,好讓他可以反將對手一軍。



可是情勢全然非Dillier所預想一樣,甚至是有些低估了Sagan的能力。所以當Sagan在第三彎直指最佳衝刺路線時,Dillier反倒是從一半的主動落入全然被動,之後更是無力回擊,也讓今年的石板大戰提早畫下句點,由Sagan心滿意足地帶著獎盃回家去,Dillier卻是白忙了200多公里,也錯失了歷史留名的最好機會。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