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微笑單車上路 每個月底一起來玩 ( 目前高雄、臺北兩地都有發起喔~ )

哇...理念很棒!

我覺得單車應是最樂活的一種交通工具,不應只是休閒用途,
大家應該全力要求政府對高污染的汽機車提出減量計劃,並
有實質的通勤單車道給大眾,不管是大的小的老的少的,都
能安心騎乘單車!

可惜,沒能參加移動的自行車道活動.無車日(和汽機車一起)活動我參加了
好幾回,但只見官員呼口號,不知單車族是否有成長!

大家加油,希望有一天能號招到一萬人以上一起到路上騎車...
sizzler時時樂 wrote:
哇...理念很棒!......希望有一天能號招到一萬人以上一起到路上騎車...
...(恕刪)


呵呵......

你不來,怎麼會有一萬人呢?!




p.s.微笑單車上路 豬年活動回顧(影片)


什麼是微笑單車上路?!

微笑單車上路沒有主辦人或主辦單位,這跟單車上路遊行是不同的,所以也不必留聯絡人電話之類的訊息。


微笑單車上路是個善良的習俗,就像有人初一十五吃菜拜佛一樣,會做的就會做(會來的就會來),所以宣傳也隨興就好,我們少數常來與愛來的人,其實也不用太努力或太拚命,(不然好像狗吠火車或螳臂擋車一樣) 如果大多數人都不來,大多數人都不想幫這活動宣傳,那就表示大多數騎車的人都不認為騎單車的環境有需要改善,或者是不認同這個活動的意義(宣示單車路權的嘉年華),這樣的話,大家一起面對與接受現況(環境)即可,我不喜歡也不會"刻意"去做什麼事來改變別人想法的,只是如果有人抱怨環境如何如何糟,或是我聽到有誰不滿捷運或台鐵或政府對待單車族的態度時,我會問他:你有參加過微笑單車上路嗎?如此而已。


......前幾天我騎車上班時就遇到一位車友,聊天聊了很久,他講到台北單車上捷運的人好像很少,我就說: 對啊!因為牽單車上捷運就像結婚一樣,不但要看日子挑時辰,還要選對地點(車站),不然會被罰1500元以上(罰單最高金額7500)!他馬上接著說:真是對不起,我剛好是捷運員工(掏出名片來)......後來沒幾天就看到單車上捷運降價變80元的新聞,開放上單車的站也變多了,不過我想是巧合吧......


摘自:微笑單車上路論壇

全文:什麼是{微笑單車上路}--一封寫給朋友的信


大家一起來,微笑單車上路!



Hubird wrote:
在都市的馬路騎單車,...(恕刪)

很認同大大您們的理念
幫不上什麼忙
只好給這篇文推一下
順便給您加個滿分先
還有
我擅自到您費心整理的資訊上去加了一條
希望大大您別見怪!!
我不是什麼大啦, 只是一個老大不小卻還沒進社會工作的笨冬瓜, 剛好有在注意一些腳踏車的公共議題,
也認同這樣的活動, 所以就常常參加啦, 也會分享一些跟公共議題有關之所見, 雖然大多只是拾人牙慧,
但基於好康當要廣告天下的情感投入, 我還是厚臉皮將其整理轉載, 理念要建立在具體的知識才會吸引人嘛.

相較於各大論壇的多元性, 微笑單車上路較專注在通勤, 轉乘, 租用, 停放, 路線規劃等議題的討論, 但盲點在於 :
知道的人少, 參與者限於部分地區, 並缺乏交通工程, 都市規劃與空間設計的背景, 因此討論的深度不及各大論壇.
雖不專業, 但經由長時間的分享與累積, 論壇與blog資源必能成為有益於公民參與的重要知識基礎,
也可以成為具有組織性之團體的發聲依據, 例如車隊, 環保團體, 社區協會, 企業, 非營利, 政治人物等等.

創意發想與情境體驗能為生活的實踐增添樂趣, 論壇是所有會員都能編輯的, 沒有什麼好見怪的, 活動的進行
方式也是由大家的意見所決定, 有趣搞怪最棒了! 同時,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關心腳踏車議題的 V 怪客, 或是
"把愛傳出去" 電影中的小男孩, 共同協助腳踏車騎乘的推廣, 大至監督政府施政, 小至影響親朋好友, 住家,
社區, 公司對單車問題的重視, 讓腳踏車代步成為通勤的一般選項與可行選項, 共同型塑腳踏車上路的文化.

中央與地方政府都有心想推廣, 但能不能做的更好更完整? 師法國外的先進規劃, 與大眾運輸相配合,
想出符合在地特色的創意解? 社會各界是可以一起來瞭解, 來幫助政府思考的.
( 真不好意思, 又來回文佔板面了, 哈哈.. )
(本文歡迎轉貼)

==台北版沈默的騎行==
雖然時間有點晚了,還是想問問:5/21有人要發起嗎?
======================================
5/21 沉默的騎行 - 悼念騎單車的受害者[香港及世界各國同步活動]請騎士身著黑衣
http://www.hkci.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0451&extra=page%3D1
http://www.hkreporter.com/talks/viewthread.php?tid=80091

活動時間:五月二十一日,星期三,晚上七點半
活動地點:尖沙咀海旁鐘樓
--同場追悼5.12 四川地震遇害者!請自備白蠟燭。

太多的香港駕駛者認為單車人士無權在馬路上行駛,同時他們擁有大型車輛令他們可以輕易地去傷害別人......香港大部份的單車人士都在新界,那裡的單車徑本應令踩單車十分吸引,但差勁的策劃、設計和維修令它們的功用大大地降低,例如逼使單車使用者重複地下車來避過橫亙在單車徑上的一道道關卡。溯本追源,很多單車人士要面對的安全及其他問題都源於政府未能確認單車是一種交通方式,或它對健康的益處,它在交通方面的效率,和對環境的好處......
======================================
1.台灣相關新聞

(1)
2006單車事故 每年奪走近200人命(UDN news)
http://blog.yam.com/cehraidc2005/article/6603764
台北醫學大學調查發現,台灣每年有近兩百人因為騎自行車發生事故而死亡,其中絕大多數都沒有戴安全帽,顯見強制規範自行車騎士戴安全帽,有其必要。這項調查是由台北醫學大學與國民健康局合作,針對健保資料庫、死因資料庫、綜合性車禍資料庫,與多家醫院的外傷登入系統,分析1999~2002年間、共9371起自行車車禍......
Q1:台灣每年有近兩百人因為騎自行車發生事故而死亡>>本句邏輯有誤。請問
台灣每年又有多少人"因為"騎摩托車發生事故而死亡?
又有多少人"因為"開汽車"發生事故而死亡?
又有多少人"因為"走路"發生事故而死亡?
Q2:為什麼{自行車事故}與{建設自行車專用道}及{強制戴安全帽}有直接相關?邏輯何在?

(2)
2006-12-03復北地下道 單車失速撞亡(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dec/3/today-taipei7.htm
穿越松山機場跑道地下、上個月30日才啟用的復北地下道,通車第2天就發生死亡車禍!腳踏車騎士徐佳傑疑因下坡坡度太陡造成車速過快,不慎摔車使頭部遭受重擊,雖緊急送醫,但仍因顱內出血不治。
通車才第2天的復北地下車道發生死亡車禍,一名年輕的單車騎士疑似在地下道內遭車輛撞斃,肇事車輛則已逃逸。
Q1:到底是下坡太陡,車速過快,才導致車禍,還是在地下道內遭車輛撞斃?前兩段敘事反反覆覆,記者報導模模糊糊,讀者看得不清不楚.....
Q2:後續處理方式會不會太爛了一點?
a.裝設測速照相機,嚴格執行速限40公里規定
>>我發誓,基隆路地下道的速限,每天都至少有100輛以上的機車超速,而且從來沒被處罰過;此外,凡是機器就會故障,之前不是有{測速器故障,民眾罰單接不完,惱怒罵政府}的新聞嗎?
b.如有必要,也可削減地下道兩旁的行人維護空間
>>為什麼單車騎士車禍死亡,要削減的是更弱勢的行人空間,而不是汽機車空間?
c.比照林森地下道模式裝設機慢車分隔島
>>如果單車騎士徐佳傑就是被機車輾斃的,與汽車無關的話,復北地下道要學林森地下道將機車與單車合流的意義何在?
d.交通局長說:設計沒問題
台北市交通局長林志盈說地下道設計沒問題,符合這個標準那個標準,那些標準符不符合正義與公平的標準?美國建國初期禁止黑人與狗進入公園的規定,或是剥奪黑人與婦女投票權的規定,不也全都符合法律?
道路環境與交通法規的設計,符不符合對所有用路人公平的標準?
e.因為單車騎入地下道發生意外,所以立法禁止單車進入
此事件發生後,政府的處理方式是,不只發生事故的復北地下道從此禁止單車進入,連帶的,基隆路等數個地下道也都禁止單車進入。請問,我們可不可以也這樣做:
因為某婦女某日在某公園散步時遭歹徒強暴,所以立法禁止所有婦女進入公園?
這是什麼邏輯?這是在處罰加害者,還是在處罰被害者?

2.台灣相關活動

==台北版沈默的騎行==
5/21(三)晚上七點半
小巨蛋集合,騎行南京東路北行復興北路,在地下道入口前舉車。
身著黑衣,為愛車及安全帽加上所有可以借到的燈具與反光設備。
(來回約五公里,最後會回到原集合點--小巨蛋)
有意願參加者,請至微笑單車上路論壇留個名(綽號即可),滿六人即成行。
(可用原本的E-mail加入會員,不必另外申請gamil;不滿六人則活動取消,各自悼念)
======================================


原發文處--微笑單車上路論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bikesmiling

2008-04-20微笑單車上路--小折同樂會(Taipei)


<object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400' height='350' data='http://media.peopo.org/Player_PTV.swf?v=fca3272c'> <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media.peopo.org/Player_PTV.swf?v=fca3272c' /> <param name='wmode' value='transparent' /> <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sameDomain' /> <param name='quality' value='best' /> <param name='bgcolor' value='#FFFFFF' /> <param name='scale' value='noScale' /> <param name='salign' value='TL' /> <param name='FlashVars' value='playerMode=embedded' />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object>


PeoPo公民新聞平台/花兒新聞網 報導

屏東微笑單車在11月2日剛辦過,在12月7日還有一場,
有人參加了嗎?

1228,送走2008
不需報名!現場自由參加!

歡迎轉載

又到歲末,今年多交了幾個新朋友?一路走來的老朋友,又有多久沒聯絡?

不管2008年有沒有來參加過,歡迎新朋友、老朋友一起來「微笑單車上路」!

十二月的微笑單車上路,邀請你一起騎著單車,在城市中大聲唱歌!

★必練曲目: 聖誕老阿伯、陳明章《卡打車

★好物交換:請將家中暫用的好東西(價值約100以上)帶來,進行交換禮物or拍賣。

★裝扮:

有斗笠的戴斗笠,有聖誕紅帽的就戴
小紅帽,有氣球的就在安全帽上綁顆氣球,
有內褲的要記得帶件內褲來啦!(要夠大,足以內褲外穿套在外面的)


集合時間:12.28(Sun)
PM3:003:30 (聊天交誼/造型裝扮/鐵馬調校)

集合地點:國父紀念館/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仁愛路正門口 main entrence near RenAi Rd./3rd Blvd.)
集合點照片

●活動流程:(時間僅供參考,可能隨當天現場情況變動)

【國父紀念館正門】(靠仁愛路)
15:30 出發!

【中點站】(物色中...)
16:00 好物交換拍賣活動
16:30 下半場騎遊

【蛙咖啡或某個溫暖的地方】
17:00 歡唱時間
17︰20 聊天交誼/共度晚餐/討論2009活動(to be continued as usual time/place, or...?)

★歡迎把家裡的舊鐵馬牽來 (調整剎車、龍頭、座壂……)
普通小問題,現場可處理;修好還能騎,就不必換新。

★鼓勵帶點食物,與大家分享。
★現場發放「臺北市自行車道地圖」及「人本交通宣導褶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2007年12月活動回顧
http://bikesmiling.blogspot.com/2007/12/1229.html

【注意事項】


1. 騎乘單車行駛於一般道路時,請依交通法規小心騎乘、尊重行人。
2. 騎乘單車請盡可能戴上安全帽以保護您的生命安全。
3. 建議攜帶:飲水、雨衣、口罩/(單車騎士)備胎、打氣筒、其他急修工具。
4. 本活動非集會遊行,亦無申請交管,係自願參加之單車騎乘活動,保險相關事項請自理。
5. 請以和平方式為活動注入創意
6. 雨天備案:如果活動當天中午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降雨機率為50%以上(含50),則活動取消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