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梵變 wrote:如果他消失車壇太可...(恕刪) 前幾個禮拜有看到王還有跟e-MA周末團練環竹因為也很好奇怎沒他消息,因次看到車友分享照片時才注意到但當時他已經沒有穿高斯特車衣和騎的是cervelo R5了,不是高斯特中間應該發生一些事情是我們外人不知道的吧...
roy50270 wrote:其實昨天本來有熱心的網友要現場用手機直撥不過被協會給禁止了=.=台灣少數有那麼高水準的比賽連看都看不到...(恕刪) 從活動簡章就可看出,此活動所有權是屬"騎士協會",其他要做相關的直撥是要被授權. 相信當場該協會會主動告知.這活動名稱是"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以名稱上來和比賽或競賽在嚴謹定義是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說: 挑戰賽有非正式之含義, 正式的賽事是有完整性且有嚴謹性以單車自行車比賽是可參考 U.C.I. International Cycling Union或是,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所舉辦之比賽.規則仍是以 UCI 所定義為主.請參考.======================================補充:騎士協會是登記在社團法人組織, 屬人民團體 (不是官方)自由車協會, 也是社團法人組織, 但有接受體育署官方輔導.看起來, 自由車協會 會參與主辦"競賽活動" (如全運會自由車比賽項目)本次 2015 KOM, 在官網有PO 活動影片(英文版), 可自行去欣賞http://www.taiwankom.org/
cch liu wrote:從活動簡章就可看出...(恕刪) 看了網站, "騎士協會"應是政府的機構....拿全民的納稅錢辦活動, 但又不能攝影, 不轉播, 不給全民即時的看比賽.....這樣感覺就只是應付預算制度, 辦辦活動. 有了結果, 有了國外參加選手的照片, 明年可以再到立法院申請經費......然後射後不理....也不再去做宣傳........全民也不知何時才能看到影片.....我想, 可能一年後吧........
今年剛參加完KOM比賽,個人5小時45分完賽雖然看到大家一面倒的批評協會但我認為應該也要多多給予鼓勵的畢竟全程參與賽事的我看到協會出動相當多的工作人員從封路,國際選手邀請,給予行程住宿交通安排協助,媒體聯繫.....各各方面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當然也有許多做得不甚完美的地方例如:大家最想看到的Live轉播,選手報到壅塞(John排隊在我後面等報到等了約20分鐘),賽前七星潭廁所沒衛生紙國外選手不知所措,碧綠神木補給車亂停影響選手補給.....總而言之,我認為細節方面可以再多多改善,但整體賽事的國際知名度推廣其實做得很好期待KOM取代環台賽成為國際間UCI的頂尖賽事之一,因環台賽辦得越來越爛......騎士協會,加油!
Kerry1227 wrote:前幾個禮拜有看到王...(恕刪) 十之八九是跟合約有關吧!之前不就有這麼一個爭議報導過(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ports/20141212/36261838/)所以個人猜測看起來似乎有那麼一點王選手因為受合約存續條款的限制,無法大鳴大放的味道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