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如果沒有實力在四個小時內騎完埔里~武嶺的選手,請自行考量要不要參加騎士協會舉辦"武嶺盃"

挑戰是挑戰

競賽是競賽

目前的騎士協會對競賽與挑戰沒有清楚分野,車隊領隊教練以及車友對自身能力無清楚認知

所發生的齟齬,在台灣的單車運動觀念(不論是主辦單位或是車友)尚未提昇之前仍會發生


4hrs爬完2800m會不會很辛苦?

平均700m/hr,連續4hr...對選手來說應該還好,對挑戰者(如我)來說應該很拼


Come on...新城幸也這種衝刺選手都笑笑爬完武嶺了...

請台灣的俱樂部領隊教練車友不要再以完賽能力為可否出賽標準(那是我那個時代的想法,時代會進步...請跟上喔)

豬小銘 wrote:
{如果沒有實力在四個...(恕刪)
歡迎來Aq's Bike http://aqbike.blogspot.com/
給你一個讚,我也是那個不知道的人,唉呀 沒事先講 真是好心的協會
豬小銘 wrote:
謝謝大家的支持!!!...(恕刪)


豬大..我是覺得咱們應該是(榮譽心)


AXAN大..付費就是想要有一個測試自我能力的平台(否則就自己去騎就好.何必付費)
(只是這平台祇做好半段工作而已)

剛去檢視了此次活動的簡章(哇非精英組車友真是很委屈)

比賽分四大組(4小時內能完賽除了精英組還是精英組)

不過說真的能一大群人一起騎車感覺真好

這篇討論感覺跟跑步版這篇有點像
今天的Salomon越野路跑賽慘敗收場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58&t=2144894&last=27946019
辦比賽辦到一半的人被關門 作收容車回家的不計其數 大家樵到沒力
當然!!..要測試自己的平台很多...聯賽,挑戰賽,或者約騎的時候都可以...
只是性質各有不同,如果可以去瞭解後慎選.或許事後所發生的爭執衝突就不會那麼多了...

如果你只是單存的想測試自己的完賽時間,就像我上一篇說的,很抱歉-我認為你的確選錯活動了!!..
反過來說:要測試自己就一定得花錢嗎??...不花錢一樣可以測試呀!!...
我認為車隊報名的窗口或負責人員也有責任對欲報名的朋友說明比賽性質不同的地方...

我先前也說造成這樣模糊地帶導致完賽時間較長的車友抱怨連連是主辦單位要承擔的!!也沒必要替主辦單位說話,辦得不好就是不好!!(補給,獎牌,餐點,收費等各方面)..我只是想傳達上述的觀念而已.

我想參加聯賽的人,完賽時間對他們來說可能是不重要的!!.只是參考自身能力的一個依據而已.
他們的心態是:不要被甩掉-咬住集團或主要對手-成功的突圍攻擊-終點前衝線!!站上頒獎台!!
這就是比賽(而不是時間內完賽即可的挑戰活動)!!在這個遊戲中你能玩多久,端看你能撐多久....時間是控制在集團或騎得快的車手身上的..
你可以說:這不就是菁英組的比賽嘛..這樣說也沒錯!!..所以才分有市民組來讓有心嘗試或參加競賽的朋友參與,雖然速度不若菁英組來的快,但比賽的基本型態是一樣的!!

p.s.菁英組好像超過3個半小時就DNF了吧..如果讓你去推算,你大概會推算市民組的集團(落隊的不算)進來時間是多久呢??..我想這就是他們考慮要交管的時間長度吧.........


妳的美麗..我看見了..就不會忘記了......
{如果沒有實力在四個小時內騎完埔里~武嶺的選手,請自行考量要不要參加騎士協會舉辦"武嶺盃"???}
四個小時騎單車從埔里上到武嶺?????那算是高手級了。我連報名都不敢,
車隊要的是積分,積分多車隊排名好看,所以今年有車隊八十幾人和五十幾人參加的
個人要的是什麼?我得到的是更多的激勵和鼓舞,每人各有體會
豬大不要太難過
大型賽事都會有參賽的標準
下次看清楚就好了
如果換個角度想又會有另一種不同的看法與想法
例如:參賽選手的不同~騎法也就不同~或是和很多高手一起騎車體驗不同的感覺等等....

我也很想參加環法賽..
問題是..體能不夠..資格不符..有錢也沒辦法報名><
比賽單位如果是營利單位
收那麼多的報名費 就該盡到照顧及告知的權利


Axan wrote:
當然!!..要測試自...(恕刪)

+1
報的是市民組,用一樣的規則,在相同條件下測試自己的實力
雖然未達標,但是意思到了,就當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體會一下壓力下的騎乘
當然收費跟服務品質有落差,協會還是要負起責任,照顧大多數的參予者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