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亞捷建大只有一個台灣選手比環台賽?!


01Richard wrote:
職業隊又是另外一個世...(恕刪)


以大大的說法的確是這樣
但是
如果今天比的是以區為單位的比賽呢?

說真的即便是環法車隊
也會分級
美國職棒也有小聯盟
環台賽算是什麼樣等級的比賽
UCI分了那麼多級
何不大比賽用大咖
比較低一點的等級來練兵
不是說一定要挺台灣選手
但是好歹選拔賽也是靠台灣選手取得資格的
又不是像美麗達歐洲隊是邀請來的(這我是不太了解國外是怎麼報名的)

今天要講經濟效益
大家真的覺得有個麥大衛拿黃山就會增加多少%嗎?
我看到家要看UCI還是以環法為主吧!
國內市場如果沒有還不是要靠自己人來維護
如果今天台灣選手真的跑出了佳績
對品牌在國內的形象應該會更加提升
這樣說好了
你什麼時候能遇到麥大衛
那你什麼時候能遇到朱梵心
這樣講比較清楚吧
有耶!我今早在台北市府遇到麥大衛...



















根據本人知悉
關於環台賽選拔賽 的確捷安特建大國內隊有取得資格,但沒有受補助
這點關心參賽的民眾可以直接求證

而捷安特建大隊在 也就是選拔賽後 環台國際賽前
就對官方協會提出 放棄選拔資格
希望給予另一個台灣車隊下場參賽的機會
如果訊息沒有錯的話 應該是EMA車隊..
後來為何EMA車隊沒有下場 或不能下場 這就是官方協會內部的操作...

而這次捷安特建大隊 為何沒有規定半數是台灣選手的部份
是因為 捷安特建大隊 是以受邀車隊邀請方式參賽的

對於熱愛自由車的民眾 對於未求證發表深受國籍所困窘的問題
但 基本上 只要了解整個大會安排賽事情況 應該可以從中知悉一 二
由其單車運動也有特別介紹環台賽的賽事分析
多看些書多少都有幫助。

當然 最後有提到了
你什麼時候能遇到麥大衛
那你什麼時候能遇到朱梵心


就算捷安特建大隊 麥大衛 就算拿到了黃衫
就會增加多少%

我不知道版主的觀念是從何而來

但 對於品牌經濟效益是絕對有正面幫助的。

奪取黃衫及二連霸奪個人冠軍 是一個目標
不是說說而以就有了,也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
團隊的力量大於一切外在因素,
而其車隊主將就是一位代表性的榮譽人物。
而團體中戰略的幕後推手當然就是帶隊教練。

當然,下一位主將也有可能是台灣選手,
畢竟,這些體育選手背後的默默付出過程都是非常堅辛的,
有句話說的好"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
值的為所有參賽的隊伍喝采!!

等等車展在GIANT , KENDA 等攤位設有 捷安特建大隊 的簽名
喜歡此車隊的粉絲 要趕緊去排隊囉..好像有明信片可以免費索取

















今天的新聞中最起碼還能看到亞捷建大的參賽選手名單, 也了解其最終參賽選手的產生方式. 但是其他隊呢? 18隊102位選手, 在官網中找不到名單和資料--其他隊也和亞捷建大一樣在最後一刻才決定參賽人選所以沒有資料可以提供給主辦單位是吧?

官網中(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網站)唯一可以找到的人物資料是理事長黃昭順女士和秘書長李開志先生. 環台賽的參賽隊伍只有一張可以放大的圖片, 大家排排站, 一樣沒有介紹. 我們去參加騎士協會, Never Stop, 甚至是民間車隊主辦的小小競賽或活動, 都可以在網站上找到參賽名單; 但是環台賽這麼大的比賽, 102位菁英選手, 沒有資料? 是我或我的電腦太笨找不到, 還是真的沒有資料?

台灣選手加油! 希望看到台灣的車隊和選手在自己的土地上有好表現.

PS: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加油! (我一點都不懷疑這是一個需要加油的官方組織)
f2344773 wrote:
亞捷建大今年環台就一...(恕刪)

唉~這樣人身攻擊不可取
雖然知道你有不少資訊管道~只是這次誤差的有點離譜
看出你對職業隊運作.國內選拔制度未深入了解~前面01Richard及秦林熙兩位網友約略提到幾個重點~
一個國內教練若能做到如你所述這樣~那JAY要佩服他~
當然~就培養國內選手來說,確實有問題,但與你所述的無關,而是在其他更大的層面
f2344773 wrote:
再次使用爛蘋果中挑一個不爛的奧步呢?...(恕刪)

這段話~讓JAY搞混了~意思是要為國內選手請命?還是要?

莫名騎妙 wrote:
??
捷安特隊, 不...(恕刪)

HI新竹的兄弟,真高興又見到你~就猜到你會用這帳號出現,問與你們切身相關的問題~哈哈
可以再觀察仔細點,答案已在你的留言中~加油^^

PS:擔心你對賽制了解不夠會錯意,先提示你,他們符合國內及UCI相關規定

野球阿耕 wrote:
環台賽算是什麼樣等級的比賽
UCI分了那麼多級
何不大比賽用大咖
比較低一點的等級來練兵這...(恕刪)

簡單說~捷安特建大要拚的成績就亞巡賽~而亞巡賽的場次是固定
環台2.2說大不大~但若加上地主優勢~要拿總成績是很有機會,對車隊年度成績有很大幫助~
JAY比較懶~就先說到這~

秦林熙 wrote:
在台灣 大家都希望台灣選手下場來奪佳績
但有沒有考量到實際台灣選手們的看法

應該是用正面的態度去鼓厲台灣選手除了爭取一年才有一場的環台國際賽外
更給自己多一點的機會去爭取更多的國際競賽舞台
畢竟能進入職業隊中都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測試及篩選
團隊內不分國籍的車手都是精英中的優秀車手

沒有成績.沒有曝光.沒有廠商
職業車隊有可能持續下去嗎

若只是針對團隊中的教練做人身攻擊
是最不智的行為

值得深思

GOOD~JAY想不出更好的說法~
但身為地主隊支持者的我們,還是最希望看到更多的台灣選手代表出賽~台灣選手加油~
只能說,捷安特是產業龍頭,自然而然受到國內眾多支持者額外的期待~難解呀
既然這篇是關於捷安特~朱梵心加油呀~祝拿下環台好成績

PS:忽然想起去年環台賽後的某網路事件,只要一與某品牌有關的議題,就會出現只打蒼蠅不打老虎的批判^^"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秦林熙 wrote:
關於環台賽選拔賽 的確捷安特建大國內隊有取得資格,但沒有受補助
這點關心參賽的民眾可以直接求證

而捷安特建大隊在 也就是選拔賽後 環台國際賽前
就對官方協會提出 放棄選拔資格
希望給予另一個台灣車隊下場參賽的機會
如果訊息沒有錯的話 應該是EMA車隊..
後來為何EMA車隊沒有下場 或不能下場 這就是官方協會內部的操作...

而這次捷安特建大隊 為何沒有規定半數是台灣選手的部份
是因為 捷安特建大隊 是以受邀車隊邀請方式參賽的

真是不好意思,我還是不太了解? Sorry...

取得資格的"捷安特建大國內隊"沒有受到補助...只好放棄...請問是這樣嗎??
若是如此,當國內隊取得資格後,難道沒辦法從贊助商(Giant or Kenda)取得補助嗎?? 還是這一切都是在商言商...都是以商業考量為依歸...以爭取車隊積分為最優先??
就算車隊積分順利取得,到可以參加UCI 的Pro Tour 賽事了,我想本土車手可能還是很難有機會吧!!

而邀請的捷安特建大隊是以受邀的方式參賽...所以車手幾乎都是老外了...

但這樣下去,試問本土車手的機會在哪裡??是否只能由其他的"純本土車隊"來扶植??
畢竟台灣的國際UCI的賽事不多...我看目前好像也只有環台賽而已...環台賽想當然爾乃台灣賽事強度最高者...這個機會...怎能輕言放棄...
但看環台,從以前的捷安特亞洲隊看到現在的捷安特建大隊...都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何時我們能夠真正為自己的選手吶喊或驕傲??現在還不做...我們還要等多久??




Jimmy_ccm wrote:
真是不好意思,我還是...(恕刪)


捷安特隊會想放棄的原因,是因為不想佔國內車隊的名額,因為他們可以比照外國隊伍的方式來報名

國內選手的成長,不會因為有沒有環台賽而提升

選手想專心練車,重點是要有穩定的工作!!

當然,這已經是題外話了,

既然捷安特亞洲隊也是屬於台灣的隊伍,會想把黃衫留在台灣這是當然的,所以當然要派出最強的陣容出賽

要不然就像台中縣隊分別以前勁和浩瀚兩支隊伍取得名額

machi1068 wrote:
捷安特隊會想放棄的原因,是因為不想佔國內車隊的名額,因為他們可以比照外國隊伍的方式來報名

國內選手的成長,不會因為有沒有環台賽而提升
...(恕刪)


這是好意耶~
可是為什麼沒有國內車隊遞補~
有人知道原因嗎?

s07172 wrote:
這是好意耶~可是為什...(恕刪)


應該是怕騎不完吧
車隊如果全部都DNF
那比賽的保證金就沒了!
順這個討論區問一下
賴冠華還在GIANT嗎?
俱樂部聯賽沒看到他
環台賽也沒有?
http://teamalfa.pixnet.net/blog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