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你不知道的環法轉播。(本文轉載至VANDEN 公路車實驗室)

只有一句話啦
中肯到爆!
這邊隨便抓個鄉民上去都比石主播強
雖然有環法可以看 真的很感激

不過~我也是真的很想說

今年那位女主播 真的報的不是很好 也不是很專業

我是第二站開始看的 我一聽到主播播報內容 真的有傻眼

兩個人的搭配 也是亂亂的

跟09年比起來 真的是差很多

這中間原因是什麼 其實我也真的不是很懂

希望明年 還是有環法可以看
不是當事人不知事情來龍去派就別亂附和,要是這篇搞大了,明天環法就沒得看了....

結局... 誰是贏家? 大家都是輸家!
首先先呼籲大家:請理性看待這件事情。

當初我未能爭取到足額贊助,讓環法難產,心裡有些失落。後來捷安特全權接過去做,雖然我被晾在一旁,感到有點錯愕,但想想那是大公司的實力,我也插不了手,就來寫寫鹹水雞文章,結交環法的愛好者,倒也怡然自得。

不過我沒處理好的是情緒的感染。我並不想把內幕細節公開在網路上。今年我們努力籌辦環法轉播,是我們決定要做這件事,不論結局成敗,都要自己承擔。但我的朋友站在支持的立場,還是把不滿的情緒公開了。我很謝謝有這麼強烈支持我的朋友,但我也必須承認,這樣的方法無法解決任何事情,而且會讓大家都變輸家。

透過這次環法賽的分析,我學到一件事:不論你用光明磊落還是小人暗箭的方式取勝,你都必須承擔後果,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但在賽場上,贏家最終還是只有一位。我看通了這點,也對這幾個月來的風風雨雨釋懷了。沒想到臨去秋波,還是掀起了一陣颱風尾。

這不是我當初貼「環法難產」文所希望的結局。我希望有企業能夠跳出來支持這個轉播,而捷安特也做了,這應該就是最好的結局了。雖然有人對講評和主播很有意見,但這是可以理性檢討的部份,沒必要用情緒性的方式來讓大家騎虎難下。捷安特做了一件對的事,大方向是正確的,大家應該要支持他們,而不是拿管大砲去轟執行上的缺失。

很遺憾火還是燒起來了。我只能勸大家冷靜,並且請支持我的朋友想想怎麼做才是對大環境最好的,而不是一股腦把情緒發洩出來。這件事不需要訴諸公論,開一桌飯局就可以解決的。希望各位大大也能為大局著想,不要在枝微末節的地方刁難做事的人了。
13樓的還在睡哦!
"明天"還有環法賽?!
13樓的還在睡哦!
"明天"還有環法賽?!
  
我沒有被和蟹,連結拿掉是我個人做法。
 
如有需要,請找我面對,跟他人無關,跟肥油貓無關。
   
   
我不想看到一個節目被搞爛的不明不白。
 
觀眾也看的不明不白。
 
 
 
身為一個前製播團隊,我看的很痛心。

身為一個觀眾,我看電視內容看得很無趣!

身為一個曾在媒體工作過的人,我覺得媒體道德和節目品質被賤踏。
 
身為一個曾在捷安特最下游(經銷商)工作過的人,我對捷安特是恨鐵不成鋼! 
 
身為一個曾經是張壽生主編長達十年的死衷支持者,我看透了這個人。
 
 
捷安特行銷部門不是沒有做事情,辦大甲現場活動,我覺得你們辦得很好,
但做電視轉播做成這樣,你們可曾對得起觀眾?



也請01的大家不要加油添醋,這些事如有什麼情況,我會去面對,
所有的回文,就到我這邊就好,不要連帶其它事項,而連累到各位!(跑法院可是很煩人的)
小弟愚見

若大家真的對肥油貓大有相當程度的認同
或是想要他重回台前繼續為大家服務的話

這些稍微偏激的言論就先暫時消失應該會比較恰當!!

其實 之前肥油貓大的文章 好像是難產的那篇 就已經有朋友點出了一些問題的核心點
只是大家都沒有去注意到

很多時候 大公司的考量 真的會很不一樣
也許換成是你我身處那個位置 也會做出一樣的決定
也可以試著想想 為何有這麼好的團隊不用 寧可爛成這樣讓大家抱怨也要自己弄?

沒有誰對誰錯 誰好誰壞
大家都是商業行為 轉播的單位也是 努力的單位也是 我相信肥油貓大會懂我想講啥
就點到為止吧!

肥油貓大之後的回應 讓我很是佩服 至少在網路公開的論壇裡 表現出理性跟有氣度的一面 表現出 真的是為了這個大環境在做努力的用心的人

最後 還是小小的說個一些個人的其他看法
肥油貓大那些分析這次環法賽的文章
雖然讓我們外行的看看熱鬧 讓比賽增添很多樂趣
但以出現時機來說 有點不是很恰當
這樣可能只會讓距離愈來愈遠 或是隔閡加深

或許 過些時候再發表 或是不要在這麼大的論壇上發表
可能比較容易出現 雙贏的局面


個人認為這篇回應還是無助於事態的發展 只是想跟肥油貓大說說話 打打氣
所以若有必要 還是刪除為佳

些許愚見 尚祈海涵
這篇應該會蓋大樓吧,雖然不大清楚發生啥事,到還是希望能朝好的方向發展。但既然有人開了第一槍,還是想了解來龍去脈到底為何
至於置入性行銷我是沒那麼 CARE,倒是頒獎常常沒播完讓我很不爽!明年可以的話希望在無線台播出,看的人也比較多。
‧理性討論‧
今年在 Versus 環法轉播的評論員是 Phil Liggett 和 Paul Sherwen.
事實上,也是他們評論其它比賽像 Tour of Califorina 和 Giro d'italia.
所以自行車賽事評論員的知識是長期累積而成.
如果身為一個主播, 沒看過 Tour down under (First pro tour race in that year), Tour of Quatar (race for sprinter), Pairs-Nice, Tour of Flander (Spring classic) or Paris-Roubaix, Milan- San Remo (單日賽). 那他的講評一定很膚淺, 因為自行車比賽有歷史和文化背景. 如果你不懂,很難說的好. 比方說,體重比較重得車手在Cobble stone 上比較有利, 但是沒看過Spring classic, 你就不會有那感覺.
所以建議像 Versus 一樣向觀眾收費約NT:500-600. 沒有太多廣告且有 "Tour Tracker"有重撥時段.
然後主撥也會有時間準備.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