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車迷,我常常惋惜自己沒有能趕上那個傳統的年代。但是現在我覺得我還是很幸運的,我覺得我正在見證自行車運動重歸傳統的年代,雖然不能完全回去,但是歐洲自行車的傳統正在一點一點重新奪回話語權和99-05賽季相比,現在有趣多了
感謝貓大讓我了解了壯哥連霸時期的歷史,這幾年看下來,總覺得近年的比賽沒有超人、沒有霸主,只是一堆凡人在拼命,沒有可以很多天都無敵的主將(雖然英雄與史詩總是令人期待),然而就競賽的層面上感覺比較是回到了常軌! 感謝您的文章分享!
Armstrong的顛峰期我還沒開始騎腳踏車 所以順便問一下一般GC車手登山與計時能力都要不錯我看過幾段影片 Armstrong不只很會爬山 計時賽也都第一個回來而且還巴掉第二名一段時間(感覺跟Cancellara巴掉所有計時賽好手一樣 而且不是差個2,3秒 是十幾秒)所以除了強大的美國郵政車隊外 Armstrong本身是不是也超強
看到貓大最後一段, 心理頗有感覺,這幾天都在想壯哥在本場比賽後半段的腳色...,昨天看比賽本猜想壯哥作兔子是想提高RS車隊的總積分(當然確實也達到相當目的了),但看到他在後段的兔子集團一路都沒領騎(至少我沒看到),而且後來還發脾氣, 其實還是非常在意單站的結果,我開始懷疑他接下來幾天, 還會有哪些以團隊為主的作為....功成身退退得漂不漂亮, 就看個人的修為啦~~!
華哥哥 wrote:所以除了強大的美國郵政車隊外 Armstrong本身是不是也超強 (恕刪) 能拿GC的選手基本配備能力就是計時賽的能力與登山能力,ITT這種個人拼鬥的競爭,依靠的當然是個人能力,然而如果只有計時賽好(像是 Cancellara),也不可能因此拿到黃衫,像今年環法只有一場計時賽,就算大勝其他GC車手,也不可能有問鼎黃衫的可能。因此如果硬要比兩種能力,哪種具備拿到黃衫的可能性較高?我想登山能力還是比較重要的。衝刺選手有火車,壯哥稱霸的時候也有火車,那是登山用的火車,那真是個奇異的光景啊!整個山路的配速就是郵政車隊在指揮,最後面坐著的就是壯哥,到了最後關頭身邊總還是有忠實的副將在幫他打消耗戰,最後對決時刻才把壯哥發射出去。反觀現在的小史,真不明白為什麼連喝個水都要自己退到隊車拿?副將拿的水不好喝嗎?更不要說Evans 這個從來沒有隊友的人,從追趕到攻擊都要靠自己....最後的結論,自行車比賽還是個團體戰,沒有人不靠隊友能無敵23天的!
第16站 Lance Armstrong於領先集團 終點線前衝剌爭奪單站冠軍...不過還是不及其它車手的爆發力終點衝剌時 我心跳超快的好像似要代替他衝一樣不由得心跳破百很大力的哩看壯哥打拼的精神 除了為他加油外更有一份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