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2009全國俱樂部聯賽第7站 - AMD北縣低碳盃自行車大賽

參加自行車騎士協會http://www.cyclist.org.tw/

所舉辦的比賽~~並且完賽~~就可以取得積分

不過太平山賽事~沒有納入

還有越野賽要有取得獎牌才有積分的樣子
尊重彼此的價值觀
自行車協會網站上可供查詢~~可以查查看自己是否有積分
簡單來說: 只要從今年3月到現在曾經有報名自行車協會前6戰績分賽事(有騎完到終點玩賽)和另外2場越野賽(需獲獎)就有積分可以參加這場AMD低碳盃賽事. 其他像是繞大台北,東北角挑戰賽那些都不能算喔!

這次協會訂出規則想必也為了減少發生事故的機率,就以北海岸這條路線來看過去就不少記錄..
讓選手們多一些安全保障,這作法希望明年也能比照辦理..
My Blog: http://www.wretch.cc/blog/matic090
以現在參加自行車比賽的人數越來越多的情況下.
其實我是希望未來騎士協會在市民組的分組可以分成A,B組.

舉例:
A組:前一年積分xx分以上的才能參加.
B組:前一年積分沒有積分或未達xx分.
我是大壞人 wrote:

以現在參加自行車比賽...(恕刪)


這概念很早就有,只是以不同的方式來呈現,未來也還會再調整

只是任何想要進步或提升的改變都會受人性私慾的挑戰

A組:為何我一定要上A組?花這麼多時間練車得不到名次,就是要B組名次和積分

B組:每次前幾名都那幾位,他們明明就有A組能力,我們怎麼練都沒機會,還是快樂騎車好

再說個觀念,AB或ABC還是ABCD,一場"競賽"所能涵納的選手是有極限的,不會隨著級數增加而等比增加!在一定總量下,會是如金字塔型的分佈!相對的,愈上層的競爭因彼此實力接近也就愈激烈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jay18 wrote:
這概念很早就有,只是...(恕刪)


遊戲規則是人訂出來的,所以這部分可以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不妨大家集思廣益來討論,讓遊戲規則可以更符合現實情況.
以jay18所提到"人性私慾"的問題,我簡單的提出一點可能可以解決的方法來提供討論.
"用積分來區別"

假設:
市民組A組:前10名積分:15,13,11,10,9,8,7,6,5,4 完賽積分3
市民組B組:前6名積分:8,6,5,4,3,2 完賽積分1

B組當年積分超過XX分(ex:30分) 明年強制上A組
B組當年積分在xx~xx分(ex:10~29分)之間 明年可自己選在B組或是上A組
B組當年積分在xx分以下(ex:10分),明年繼續留在B組.
除了往上升級的制度,也可以討論往下"降級"的制度.

以現在的市民組區分成A,B組甚至是A,B,C組,實力上的落差並不會太誇張.
反倒是騎士協會現行的精英組和市民組這樣的大區塊區分,比較會讓人有今年市民組成積好,明年去精英組當砲灰的想法.畢竟市民組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的人.
我是大壞人 wrote:
遊戲規則是人訂出來的...(恕刪)


目前俱樂部聯賽賽制分級,是依據單站及年度排名序權重劃分,或許積分數亦能清楚劃分唯仍需解決參加場次數之變因,是否有更大的公平仍需討論,感謝建議

A/B或是市民/菁英都只是個名稱,要甲/乙也不是問題,各級永遠都有砲灰,另外"強制"又是問題...就點到為止.每每問題的探討到最後還是回到人性,用了A/B用了積分也強制,就不會有市民想要向下挑戰?上頒獎台的誘惑可是超乎外人想像的,上了頒獎台積分也夠了,下一年願不願意再上一級,你上過頒獎台我也上過頒獎台,但現在頒獎台還是只有一個!很多人的選擇就不一樣了!

原想認真在這討論,但個人深覺得01單車版不是個理性的環境,倒是完美的手段工具,故就不再討論望請見諒,若大壞人願意,歡迎至自行車騎士協會網站討論區專項討論^^
http://www.cyclist.org.tw/index.php?fn=discuss&no5=C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我有一個練車練很大的朋友....超想升到菁英組去跟那些高手比賽的.他北宜分組前十.這次比賽要力拼前六升到菁英組去.對他來說跟這些菁英騎車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他在地方的比賽已經討教過菁英組的利害了)他也了解一定是砲灰,不過卻充滿期待.跟高手過招的吸引力對他來說大過站上獎台.

除了俱樂部聯賽外,還有很多地區性的比賽可參加.如最近的羅東的比賽,羅馬公路的比賽,國手,縣市代表隊去的人是少之又少.如市民組的高手想驗收練車的成果站上獎台,這也是個選擇啦!!!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