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機器T.C-C wrote:
從這裡的回答發現就知...(恕刪)
看來能這樣PO文的大大一定是有練得強一點的高手!
既然如此,台灣在國際車壇的榮耀就交給您爭取了
請您千萬要練得強一點,不要去國際比賽給別人笑!

,大概會場繞一圈後才發覺範圍好小,感覺像小型園遊會,太陽那麼大趕緊找水喝,卻一直找不到飲料買,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有便利商店的攤位,又仔細找了一遍才看到,然後就找個陰涼的地方坐下來"聽"比賽,整個會場看了看發覺選手+家屬大約占80%,工作人員10%,像我這種外行的觀眾少得可憐,因為是外行又是第一次來所以豎起耳朵仔細聽聽看目前誰在場上,結果一直聽到第三梯次還是不曉得誰在場上,有播報現在哪一隊出發(但不是每一隊都有播報),但是選手資訊沒有播報,也沒有大螢幕可以看到整個繞圈的實況,本來想欣賞一下馮俊凱選手的英姿說...

現場的單車都是超級的,DURA-ACE+跑零是最基本的配備,原本就自認沒有實力所以事先沒報名認證,看著高級配備流了一地口水後就回家了

當一個觀眾(聽眾)我有一個建議,希望下次的比賽大會能參考:
建議請把選手的資訊報出來,例如現在XX隊出發,編號000選手某某某,性別,今年幾歲,目前是職業選手或業餘或是學生......若有參加過大型比賽也把得獎資訊報出來,然後繞一圈後再把均速報出來,這樣比較能符合觀眾(聽眾)的期待,不然還要自己帶測速槍去測

平心而論,看到那麼多工作人員頂著毒辣的太陽服務真的滿辛苦的,接駁車的服務非常好,帳篷至少多搭2個讓觀眾有地方檔太陽觀賞比賽,有大螢幕實況轉播更好....期待2010
環境很好場地如此寬敞 明明寫了跑十圈 我相信大多人對結果挫折感很大
倒也不是因為技不如人 畢竟那是事實 只是比賽性質不同無法完成賽程的感覺吧
還有一點為什麼現場有些人或團隊的車是可以開進去而有些得停在車測中心外面阿
事實上環境真是不錯場地也確實寬敞 我跟同事都認為可以辦得更好 還有進步的空間
譬如舉辦於週休假日兩天 甚至第一天連同親友加油團可開放在車道周邊或中心露營烤肉泡茶之類
場內訂出規則大家練習 畢竟一年就開放這麼一兩天 很多人舟車勞頓南來北往未免顯得兵疲且倉猝
第二天才是真正比賽競技當天 西方先進國家辦類似活動日益盛大且久遠 肯定是以類似嘉年華會的方式舉辦
更何況此空間乃人民納稅錢之一部 寓營利為全民育樂應該是將來努力的方向與目標才是 要辦就好好的辦
期能豎起標桿亦能促進經濟 畢竟此場地不常開放的不是 最後持平來看與其他賽事比較個人還是持正面肯定的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