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運會辦得成功,那是因為辦世運是政治正確。
馬英九說要提倡單車,那也是因為政治正確。
拿掉政治因素和國族情節,台灣有什麼運動可以發展得起來??
大概只剩棒球吧!
發展一項運動,除了政府要支持,企業和民眾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資本主義的年代,無利可圖的事沒有人要做。
要發展自行車運動,要有職業車隊,
在沒有「愛台灣」這樣政治正確的口號之下,沒有揮國旗那樣灑狗血的激情,
有多少民眾會關心?
如果沒有觀眾,那又如何奢求企業贊助?
沒有觀眾,那國家拿錢發展也是名不正言不順。
畢竟國家的錢是所有國民繳稅得來的,當然要作大家認同的事。
台灣的休閒自行車風氣是很盛,
但是在單車運動上,真是荒漠一片啊!
有多少人在騎腳踏車?其中有多少人騎公路車?
又有多少人知道還法、環台?其中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些車手在玩什麼?
光是看業餘比賽,大家一點輪車意識都沒有,自行車運動要在台灣受到重視,還久的很!!
同學?
學長?
我那一次教官帶整班在大門口排成兩邊加油
速度很快
我站在第一線好像要被撞到!!!!!!!!!!!!!!!!!!!!!!!!!!
那時好熱鬧
看完就在自由路狂奔到萬年溪
悠遊徜徉在一個人單獨騎車的時光
開心享受於大伙兒共同騎車地歲月
這次治國週記讓小弟忍不住跳出來, 原因是看到令人討厭的炒短線和騙選票的作法.
如果馬總統真的是支持腳踏車運動, 政府可以做的事情真的很多,
- 動用現有資源, 提升 Le Tour de Taiwan 的比賽水準
- 一聲令下提升道路品質, 馬路鋪好之後禁止隨意開挖
- 交通規則之中, 加入腳踏車路權的觀念. ( 目前腳踏車既非摩托車, 更不是行人, 路權地位不明 )
- 公家機關, 公共空間率先成立腳踏車專屬停車位 (區), 並推廣到住宅社區.
.....................
萬事俱全, 風氣大開之後, 組一支代表台灣的一級車隊作為目標.
凡此種種, 都是政府可以努力的地方.
而不是看到腳踏車風氣開始夯了, 出來搶搭順風車.
光靠嘴巴喊一喊, 實際上卻沒有什麼作為, 不小心說錯話了, 再動員一些禁衛軍保皇派出來硬凹.
個人認為, 只開闢一些河濱腳踏車道, 對 Le Tour de Taiwan 是沒有任何幫助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