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馬英九總統所說的環台賽, 應該是指真正的環台一圈, 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在各城市繞圈圈....

在台灣,什麼事情都是政治領導一切.....

世運會辦得成功,那是因為辦世運是政治正確。
馬英九說要提倡單車,那也是因為政治正確。

拿掉政治因素和國族情節,台灣有什麼運動可以發展得起來??
大概只剩棒球吧!

發展一項運動,除了政府要支持,企業和民眾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資本主義的年代,無利可圖的事沒有人要做。
要發展自行車運動,要有職業車隊,
在沒有「愛台灣」這樣政治正確的口號之下,沒有揮國旗那樣灑狗血的激情,
有多少民眾會關心?
如果沒有觀眾,那又如何奢求企業贊助?
沒有觀眾,那國家拿錢發展也是名不正言不順。
畢竟國家的錢是所有國民繳稅得來的,當然要作大家認同的事。

台灣的休閒自行車風氣是很盛,
但是在單車運動上,真是荒漠一片啊!

有多少人在騎腳踏車?其中有多少人騎公路車?
又有多少人知道還法、環台?其中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些車手在玩什麼?

光是看業餘比賽,大家一點輪車意識都沒有,自行車運動要在台灣受到重視,還久的很!!

張小偉 wrote:
發展一項運動,除了政府要支持,企業和民眾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資本主義的年代,無利可圖的事沒有人要做。
要發展自行車運動,要有職業車隊,

贊成加一!
廠商們如果去年有賺錢可不可以拿出來辦個大比賽!!!
悠遊徜徉在一個人單獨騎車的時光 開心享受於大伙兒共同騎車地歲月
剛開始幾屆是真的有環台一圈,除了蘇花因為安全考量之外都有騎。第三屆還第四屆吧我那時還在屏東當死高中生,當時我還和朋友去幫車手加油。

我還記得當天是由高雄騎到台東市。前一天則是從嘉義經台三線騎到屏東市,再前一天則是最操的,由台中市出發騎到阿里山上。當時都還有交通管制哦,去看的人還不少,大概有二三十個人吧,看到選手們咻咻咻地經過眼前,很爽。

那時民生報每天都用接近一版的版面在報導,環台賽演變到今天這樣子,真是令人唏噓
(第三屆還第四屆吧我那時還在屏東當死高中生)
同學?
學長?
我那一次教官帶整班在大門口排成兩邊加油
速度很快
我站在第一線好像要被撞到!!!!!!!!!!!!!!!!!!!!!!!!!!
那時好熱鬧
看完就在自由路狂奔到萬年溪
悠遊徜徉在一個人單獨騎車的時光 開心享受於大伙兒共同騎車地歲月
thor wrote:
剛開始幾屆是真的有環...(恕刪)

沒錯那幾年正是張勝凱的巔峰期還有林文進.李福祥....一晃眼也20多年了
http://img440.imageshack.us/img440/8767/1013jo.jpg
第一屆環臺賽是在1978年

以當時的時代跟政治背景,要地方去支持、容忍一項活動是很容易的

因為都是自己人,好商量

如果現在要回到過去的那種氛圍

我認為絕對不可能

因為政客關心的永遠是政黨的最大利益

所以要他們在這種大型活動上有共識......門兒都沒有

最簡單例子就是世運會跟聽奧

連這種在地方舉辦的國際活動都可以爭成這付得性了(所幸世運結果是好的)

還能期待環臺賽真的環臺嗎?
mobile喇叭嘴 wrote:
還能期待環臺賽真的環臺嗎...(恕刪)


還是要稱讚一下台北縣站, 可以在禮拜五比從板橋到北海岸的公路賽

可見是事在人為, 至於台北市那個路爛,圈小, 說實在的不如不辦.
Edison
我比較相信馬先生是記錯了

他最近記憶力似乎變差不少 像叫錯名等等

請大家不要把這次的事件泛政治化

想點有建設性的意見 救救他

像有哪些可以加強記憶力的食補的東西

像這篇文章有提到怎麼加強記憶力

http://blog.udn.com/snowrice/3168497

吃香蕉跟巧克力都會有幫助的

asusk8n wrote:
版主您好, 小弟尊敬...(恕刪)


抱歉, 或許是小弟會錯意了...還是拍馬屁拍到馬腿上....

自由車環台賽的確辦了很多年, 其實小弟年輕時, 也曾看著張勝凱等老國手在台灣各地和國外好手共同競爭

我絕對同意大大的看法...

但是這幾年環台賽的狀況, 如果貴大有注意, 是不是應該也看得出和以前環台賽的差別呢.....

我不是要幫馬XX說話, 只是想揣摩他的意思, 是希望把the tour de Taiwan辦得像tour de France一樣

至少不用大部分的賽程都在城市裡繞圈圈...

這是小弟的看法和回應, 還請再指正
版大言重了, 小弟身為腳踏車隊隊友的一員, 也尊敬您的熱情與付出, 支持都還來不及, 怎嚜會指責 ?

這次治國週記讓小弟忍不住跳出來, 原因是看到令人討厭的炒短線和騙選票的作法.

如果馬總統真的是支持腳踏車運動, 政府可以做的事情真的很多,
- 動用現有資源, 提升 Le Tour de Taiwan 的比賽水準
- 一聲令下提升道路品質, 馬路鋪好之後禁止隨意開挖
- 交通規則之中, 加入腳踏車路權的觀念. ( 目前腳踏車既非摩托車, 更不是行人, 路權地位不明 )
- 公家機關, 公共空間率先成立腳踏車專屬停車位 (區), 並推廣到住宅社區.
.....................

萬事俱全, 風氣大開之後, 組一支代表台灣的一級車隊作為目標.

凡此種種, 都是政府可以努力的地方.

而不是看到腳踏車風氣開始夯了, 出來搶搭順風車.

光靠嘴巴喊一喊, 實際上卻沒有什麼作為, 不小心說錯話了, 再動員一些禁衛軍保皇派出來硬凹.

個人認為, 只開闢一些河濱腳踏車道, 對 Le Tour de Taiwan 是沒有任何幫助滴.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