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桑 wrote:當爬坡型選手很努力的...(恕刪) 所以比賽真是好看 . . .200個不同個性、不同專長的選手,就應該要像這樣在不同的站帶給觀眾驚奇。總不能老是上演集團吞兔子,然後來個最後大衝刺,這樣連續看20天也很無聊
2002 & 2005 年環義冠軍Paolo Savoldelli就是擅長下坡的選手他的綽號是"Falco"就是因為他優秀的下坡能力目前GC競爭這當中Evans的下坡能力也不賴rcpeter9788 wrote:我也有同樣的疑問,有...(恕刪)
freerider4248 wrote:我也是這樣解讀... 謝謝各位的解讀。錄完轉播天就快亮了,腦子就空了,回答常常不知所云。另一位下坡實力「非常好」的選手,大家也不陌生,那就是 Fabian Cancellara。怎說呢?在北京奧運會最後一圈的爬坡,西班牙人加速、Andy Schleck 衝出的時候,爬坡實力稍弱的人一下就被拉開了,Cancellara 也不例外。就連非常有經驗的環法攝影班底,都認為沒有必要再去後方集團 take 畫面。但是下坡到了接近坡底,天外飛來一隻 Cancellara,誰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還衝出一面公路賽銅牌,嚇大家一跳。今年看環法轉播,在一個下坡路段開始時,Cancellara 爆胎,很悠閒地把車子交給技師,自己站在一旁拉開褲子灑一大泡尿,再慢慢上車開始下坡追趕。在狹窄山路要超過一輛輛隊車是非常危險的,但他看起來游刃有餘。我認為他是集團中最會下坡的人之一,只是上坡不是他的拿手,車隊也不太希望他在上坡的比賽中耗費太多力氣,所以應該是沒機會看他上坡普通、下坡不要命、衝一個單站勝利的畫面。但我認為如果這是奧運、世錦賽或著名的春季古典賽,他是有能力這麼做的。
常在想、是該有些終點像今天這樣設在下坡的、體質瘦重量輕的選手在上坡站佔盡了先天優勢、但有些天生的肌肉棒子沒可能減輕體重、上坡可慘了、再怎樣努力也沒法彌補。長下坡、這些“重量級“車手終於可以靠“重力加速度“平衡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