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2010環法大賽 第11站, Sisteron - Bourg-lès-Valence 184.5 Km

場外一下,昨天有人跟壯叔求婚,很認真的附上電話耶,so sweet~



(圖片來源取自 www.telegraph.co.uk)
~bye咖維克~
wmt6000 wrote:
"正確的認識"???...(恕刪)


正確的認識應該是: 誰主宰環法?環法賽看規則?聽總監的?或是看選手玩?

我發了兩篇,看的懂得就知道:裁判要主持正義,而選手要爭取成績。

兩個都對,而且相衝突,頭槌開路的被 DSQ 是剛好而已。(不然大家下次就帶球棒去比環法了



但,要說誰真的代表環法?是規則、是總監?還是選手的表現?

我認為還是選手,所以我覺得,Jean-Francois Pescheux 說了他該說的,也判了他該判的。

但是選手們在場內還是有自己的一套。

犯規是選手可以選擇的"一條路",為求成績而不惜犧牲,這在世界盃是這樣,NBA 是這樣(打到最後差不多是在打架了),環法賽當然也是這樣。



不信的話看看會不會他這一講,大家就優雅的騎到底吧 . . . 都不要碰撞?100%遵守規則?

這就像是看世界盃總決賽,然後整場比賽沒半張紅牌、沒半張黃牌,連個自由球都沒有一樣的不可思議。



別忘了第二站 Cancellara 就跟大家講好,把第二站給毀了,他有犯規嗎? 這是環法該有的精神嗎?

Pescheux 很有本事,為何賽後不出來斥責砍叔,順便把他 DSQ 掉?或是去跟他溝通請他不要把這站收掉?

想想吧,場上是運動員的天下,不是總監的天下。


當我回顧 2010 環法賽,大家只會記得 RENSHOW 的頭槌,不會記得 Pescheux 說過什麼。
www.cycliving.com
Lanxlot5475 wrote:
場地賽更猛(聽說最高境界是用前輪蹺開對手的後輪 --- 真的假的啊 . . . )...(恕刪)


這個我去年去北京看UCI 自盟場地賽沒看到,三天比賽只有一次摔車,那是整個集團都在彎道上面,日本選手不小心前輪卡到法國選手的後輪,導致摔車,但是場地賽地板是木頭的,所以人沒什麼事,倒是底板刮了好深一道痕跡。

場地賽其實競爭沒有公路賽激烈,因為很多項目都是兩個人或團隊爭先賽,各自在對角出發,或者像凱林賽,只需要在衝刺圈最後一百公尺衝刺,我覺得還好!

場地賽一下就結束啦!四五個鐘頭可以看好多場比賽~
小弟我是 Cavendish 的支持者

當然也要說一下我看到的劇本啦!!

Julian Dean 那個上來加速的帶領

仔細看那個空拍...Renshaw 左邊都已經快到圍牆了

為什麼 Julian Dean 還要往左擠

而且 Cavendish 左邊還有一個別隊的衝刺主將

喵的!!意圖很明顯呀!!

風度都沒了......

他如果左擠成功讓 Tyler Farrar 可以噴出去

那這樣一次可以卡到幾個衝刺主將呀?!

如果今天我是 Renshaw

我一定也給他頭錘下去...Julian Dean 那個左擠太髒惹!!

為什麼他不直直開...或乾脆往右邊去...

讓 Cavendish 和 Tyler Farrar 正面對決一下?



再來說 Renshaw 開完路放慢速度後

為什麼卡到 Tyler Farrar 的路?

因為他右邊都沒路了

只好往左邊落下去‧‧‧總不能留在正中間的危險地帶吧!!

卡到 Tyler Farrar ‧‧‧剛好而已!!

Lanxlot5475 wrote:
當我回顧 2010 環法賽,大家只會記得 RENSHOW 的頭槌,不會記得 Pescheux 說過什麼。 ...(恕刪)

如果沒有Pescheux的紅牌,Renshow的頭槌會被大家記住多久??
這兩件事並不是獨立事件,都是今年環法的一部份
從這個角度來看比賽才更有趣,不是嗎?
非常同意"犯規是戰術的一部份"
賽場上爾虞我詐,沒有賤不賤,只有勝者為王...

如果我是Renshaw,除了頭槌,我想我會順便補上幾發口水
反正橫豎都要出場了

也許輿論的批評會很難聽,但是當下激烈的衝刺夾雜著求勝的心情
誰有空管他那麼多...?

賽場如戰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Lanxlot5475 wrote:
正確的認識應該是: ...(恕刪)


講的真好,Julian Dean 動作比較小,但是成功惹毛了Mark Renshaw,連三頂動實在作太大,不被判重一點很難交代

只能說所有近距離接觸的比賽,不管是籃球、足球、美式足球都有這種狀況,用小動作或是垃圾話惹毛對手,讓對手火氣上來大動作回敬就成功了,優秀的運動員EQ也是很重要的

烤焦芒果 wrote:
非常同意"犯規是戰術的一部份"...(恕刪)


引誘對手犯規也是重要的戰術

剛剛又看了一次空拍重播,Julian Dean 被頂了三次之後整個速度放慢,好像知道自己的任務達成了.......

副將的各種動作也是精采無比啊!Julian Dean 引誘犯規,Mark Renshaw完全燃燒自己!

ciouciou wrote:

只好往左邊落下去‧‧‧總不能留在正中間的危險地帶吧!!..(恕刪)



領航完以後 左右亂擠 才是比較危險吧 都已經離終點線約兩百公尺了 誰還會跟再 HTC領航員的後面 當然都已經出去衝刺了

他這樣一來的話 FERRAR 沒推他的話 兩個我看都要噴掉了
每一種運動都有它的文化
美國紐約街頭籃球還有沒流血沒犯規的玩法
NBA比賽到了最後1分鐘,裁判是盡量不會針對肢體接觸去判罰
這是避免賽事流暢還是公平性受到影響我不知道
但是越靠近賽末,球員就是要有這個認知
碰到了身體,如果還在等裁判吹哨,人家可能早就完成反擊了
我想任何運動都是這樣,當下就要做出最可能的判斷
運動文化的差異不只是犯規
像是自行車賽用的無線電,在一些職業運動中也是很常用的
像是美式足球,F1賽車等比賽場地廣大的運動比賽
無線電與電視,這是有必要的,不過卻不一定被接受
傳統精神與現代科技往往是衝突的
尤其是自行車不像剛剛提到的幾種運動
它是這麼傳統有歷史的運動

最後,賽場瞬息萬變,比賽時就是血氣方剛的時候
選手EQ要自己搞好,多餘動作盡量不要
違規了,不一定是惡意,但該罰的也只能照規矩來
至少完成任務,還是搶下一站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