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花東賽發現的怪現象!(可以拉車嗎?)

吳宗仁 wrote:
躲在車子後面擋風...(恕刪)

不行,有人因此被處罰成績加時1分鐘~
speed of light wrote:
你們以為拉車輕鬆嗎? 不講機械故障單是退到補給車補給再追回集團有時就累得半死


你知不知道這次有人就是因為怕補給耽誤比賽,硬是不補給撐完170km的賽程。
你實力好,所以故障,運氣不好大家都要給你機會??

speed of light wrote:
這位日本選手三浦是一個 globally respected 的前輩!


這不代表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對的,大家就事論事,只有閣下因人廢事,因為崇拜,所以盲從?
大會因為01嘴砲眾而處分三浦?你也太看的起01的鄉民了

有沒有人可以說說哪種競賽可以因機械故障等不可抗力因素,而可以藉由外力重回賽場上的??
後面幾頁,終於看到些深入略有概念的的規則討論,敢有不同聲音可提供大家多方思考的可能,這樣的技術討論才具意義,如果都是"01式"的民粹+理盲發言,只會顯得自己的外行與自大

提供給沒有参加比賽或者是對規則不甚了解的網友2個参考:
環花東大賽的規則及注意事項
https://www.cyclist.org.tw/webpic/1271159192.pdf
對UCI規則沒有中文而有疑慮,建議離開鍵盤,你會找得到,如果仍捨不得離開鍵盤,搜尋一下亞巡賽2.HC級的多日賽-環青海湖大賽規則,中文的簡單易懂,因為沒幾條

UCI規則的公路賽章節,對選手的競賽行為規範著墨很少,很簡單,因為基本精神也是最高指導原則就是"公平競賽",所以對選手所有可能的小動作幾乎不會明列條文規範,因為事實明確!如果疑意.爭議,那會是在領隊會議討論,或是在審判委員的裁判會議上做出判決!

UCI規則整篇大部分都在規範賽制.器材.人員.程序...等構成競賽環境的架構...只要你是使用彎把公路車+安全帽+700C輪+七根管子所構成菱形車架...等,参加"ROAD RACE"這個項目,基本上就是遵循UCI制定的競賽架構,所以正規公路賽事的第一條規則都會開宗明言依照UCI.....如同法律一慣的母法.子法.施行細則條文模式..想要深入了解"ROAD RACE"這競賽,可以花點時間,了解國內外.由上到下的條文架構,會比在01大家似懂非懂的先入為主,更可幫助自己了解!

補充:"ROAD RACE"並不是台灣原創的競賽類型,在歐美行之有年是國際共通的競賽項目,而針對各地特性與需求,在UCI主條款"下",增訂各別單行法,是國內外皆然!

莫名騎妙 wrote:
我在乎的是 大家憑實力決勝負.
摔車, 機械故障, 算他運氣不好, 然後最後靠這個來贏他.
至少我就不會這摸想

在我參加的RM30組別, 雖然 有人 從頭龜到底, 最後拿冠獎牌, 但是卻沒人去佩服他.
就是 前面不做苦工, 對集團沒貢獻.
最後 再來巴人家, 我就很不齒這種人...(恕刪)

雖然你會虧我~但還是忍不住要給你認同一下~說的好!
記得也要提醒一下自己的隊友呀

speed of light wrote:
0043 just finished 2010 環台賽 (聽過嗎?) as a 上班族 amateur (業餘) 選手
在台灣以他的背景完環台賽的只有他一位 ...(恕刪)

看你的文法,以及對環台賽歷史的了解,你可能來自國外車齡淺,建議你可以再多方查證。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規則就是規則!!!

就算是公認的阿姆斯壯!!你一拉車就是應該取消資格!!!!就是取消資格沒什麼好說的,公認有什麼用就是取消資格!!
名氣越大,更不該違反規則做不良示範~~~~~
skulker wrote:
你知不知道這次有人就是因為怕補給耽誤比賽,硬是不補給撐完170km的賽程...(恕刪)


您可能對top level racing 不是很了解,沒關係
補給,機械,交管問題,或意外會影響比賽過程
但是大部分的選手(含我在內)
不希望這些因素影響任何對手最後的成績
儘量以實力和戰略為焦點

170公里不補給絕對會令人敬佩
但這會給選手增加太多不必要的負擔
這也是為什麼在菁英等級以上的比賽裡
沒有任何選手會攜帶打氣筒,內胎,和一堆補給品
這都是車隊支援的責任
也因為這設定的支援系統
選手可以專注在賽況
執行戰略,以實力決定勝負

so to answer your 1st question,
是的,我會希望給所有運氣不好的選手機會.

至於三浦的行為對錯
其實大多數的選手都一清二楚
絕對是錯的
但當個選手不容易,非常辛苦
為了一場比賽表現
會付出多月甚至多年的苦練
拉車不出聲不代表崇拜,盲從
任何一位選手都會有同樣的待遇
勝負儘量以實力和戰略為主
僥倖獲勝其實是一種損失
選手裡會計較拉車的事應該........沒有
至少我個人想不到任何一位選手會
有的話可能是因為他剛進入racing

希望您現在可以比較了解選手的心態
和一些racing 的不成文習俗

jay18 wrote:
看你的文法,以及對環台賽歷史的了解...(恕刪)

you're arguing semantics,
0043 是不是2010環台賽唯一台灣上班族完賽的
應該不是重點吧
這位e-Ma選手整個環台賽的過程我有follow,令人佩服感人
但連他都被攪和進來,質疑他的人格
我當然要表態一下

jay18 wrote:
你可能來自國外車齡淺...(恕刪)

真好奇您的logic 邏輯
i've been racing 20 years. 20 年夠嗎?
良與鳳 wrote:
規則就是規則!!!就算是公認的阿姆斯壯!!你一拉車就是應該取消資格!...(恕刪)


同意,難道有錢人偷東西只要跟警察說"我這麼有錢怎麼可能會偷東西"就無罪....
speed of light wrote:
0043 是不是2010環台賽唯一台灣上班族完賽的...(恕刪)

既然您是位征戰多年的前輩,基於禮貌~JAY斗膽再回覆您,抱歉說您車齡淺,您的車齡比JAY多五年有吧,尊稱您聲前輩!

若您職業賽經驗豐富,會知道UCI甚至其他國際賽判罰並不會因為選手背景及成就而有不同,而是就事實狀況作公平裁判

或許01上的討論冷潮熱諷+群起盲從~是您所介意,但本篇主題既然是針對事實照片及規則提出疑問,何不就由前輩您先開始導正大家討論方向,單純就事實論事幫助大家了解比賽規則認識"公路賽".而三溥前輩的功績,對亞洲自行車運動及歷史了解的車友自然曉得,若對公路賽不了解的入門者,先認識三溥前輩又有何幫助?何不就先由前輩您所知道的競賽經驗與隊車技巧或者是國際慣例.如何裁判?向大家分享您的經驗觀點,您也說"拉車"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對的!

例如幫助大家了解國際慣例對於選手爆胎後的維修及如何回到集團,是:
1.得全程自力追回主集團?
2.由隊車帶領追回主集團?
3.由隊車帶領追回各隊隊車最後一輛,再由選手自力追上主集團?
4.其他?
或者是行進中於隊車旁拉水壺.拉車門維修調整,對選手的體能調節與助益有多少?

同上,043號選手在環台的努力與奮戰精神與成就,大家有目共睹,不容抹滅,但與此次比賽違規拉車的關係在哪?還需要又再加強二次"唯一台灣上班族完賽"這有待確認的臆測之說,之後又再說這不是討論重點,那這樣的語句不就又讓主題失焦擴散,也失去您想讓大家多了解頂級賽事一些不成文傳統及門道的美意

雖然JAY很認同您挺身為朋友?或是敬佩對象說話的"情義",但既是這項競賽領域的資深選手,是否應該更理性客觀,跳出自己.跳出選手.跳出車隊,從這次整個賽事公平的大觀點來客觀看待這個問題,引領大家成長,冒犯頂撞之處望您見諒.

PS:您有詢問過三溥前輩對拉車的看法嗎?不然可能因您的說法讓不了解三溥前輩也未参加賽事的網友,反而對三溥前輩有所誤解?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speed of light wrote:
您可能對top le...(恕刪)


謝謝您的解說,環法賽也常見頂尖選手會因對方意外,而故意放慢等待對方
追上後再拼博~

這當然是騎士風範的表現,希望我是真的贏過你,而不是因為意外而贏得勝利。

但是這要建立在全部人都有這樣的共識與精神,萬一有人有心利用這樣的漏洞而
去休息,這會破壞比賽的公正性。賽場上的競爭如此激烈,太多人會耍小動作。

因此才會需要嚴格的規則制定~棒球比賽為何會無法進入奧運正式項目,也因為其
中太多自由心證,使得比賽不夠客觀。

也許菁英組選手沒人在乎三浦先生怎麼回來集團,反正還有60km要跑,但是看在普羅
大眾的眼裡,這樣的舉動違反了一般對競賽公平的認知------即使您跟其他選手都覺得無所謂
總不能跟小朋友說,他們都講好了,所以拉車沒關係對吧?
車齡20年可能是目前回覆本文最資深的車友了,
超過這車齡的車友大都可能只看不回吧?
這篇關於拉車的疑問?也淪於嘴砲了對於事實真相與賽事規則的了解根本幫助不大,
也許這也是01的特色吧?
拉車固然不對,能這樣拉雨刷能追上還拿下第一也不愧是菁英,
自由車賽與其他運動賽事一樣大都是以維護自我榮譽的性質,
賽事規則也是以公平為原則,為的成績鋌而走險,其實是不值得的,
盡力去完成賽事的運動員都是偉大而且值得尊敬的,但不需要神化他,
有成就又有謙虛態度的運動員需要更大的支持.
abaama wrote:
...(恕刪)


第一天 看到三浦偷偷拉雨刷

雖然他自己有想要說 自己名次要取消

但是找不到翻譯 他只是想回集團 在跟台灣選手切磋



但後來在看到43號 再看到單車騎士協會成績 應該是第二天拉車

43號也是想回去跟菁英組切磋嗎 還有一點就是 他大搖大擺拉補給車

一般補給車上都是教練 或 車隊重要人物 是E-MA教練指導的嗎

如果教練不引許這種事情 也不會給她拉 所以我想43號他本身 可能也不是品德偏差

有可能是E-MA車隊 給的指示 據朋友在亞士都看到的成績 43號第二名


一個拉第一 一個拉第二 只能說 有拉 都有好成績 這次是被爪包 那麼以前沒被爪到拿到得勝利

也很令人質疑 因為會犯錯 有第一次 也會有N次 不知道99年4月19日是第一次 還是N次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