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

FUJI 公路車團 5/8 "踩平北宜" 體驗團

重複發言.... 刪除.... sorry


字太少不讓我儲存

第一天, 過一半沒多遠就集團摔車, 負傷又趕不上集團, 不過還是到達終點完成比賽
第二天, 出發就在下雨, 還好有跟隨集團到一半, ... 被放掉, 再跟上下一梯的領先集團回到終點

現在應該要養傷一到兩周了
Edward713 wrote:
...(恕刪)


看了小林大的發文,其實心中是有點感觸啦!!
我選擇自行車的原由是因為我不希望我假日一直待在家裡
也是要強迫自己運動與重新認識這個土地
所以我選擇了自行車的活動
而以前我也曾快過
但快又如何,以前騎快時偶而會抱怨說為什麼要停在這個地方
因為停在這裡對自己的配速會有影響
只是這樣真的快樂嗎??
因為我一直是一個人在終點等其他人,等的時間真的是很無聊
也不知道幹嘛!!
只有一直的發呆,看團員的身影何時會出現...

三個月沒有騎車的結果,就像是打Online Game一樣
真的是砍掉重練
變速是還知道怎麼變,唯一的問題是無奈體力無法配合
所以回國的第一次團練時害大家一直等我,也真的很不好意思
但也發現大家真的變快了,以前比較慢的小熊真的變快了,而且是快很多
所以真的是要練習,有練習有差

以上自然也會發生像小林大講的一樣,新進人員與原先團員速度無法配合的問題
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每個人對於這個運動的想法與定位
是將自行車運動當成休閒,還是自我鍛鍊呢??
這點牽涉個人的想法,他人無權干涉...

我個人是覺得不管是什麼樣的團體,團員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
因為如此才能激起不同的火花,也才會讓這個團更加的成長與茁壯
個人茁見,請見諒
minicode wrote:
感謝各位帶我和幾個同...(恕刪)

Minicode 大
其實這是團體要面對的問題(新舊的銜接)
不是針對你或你朋友
當然也歡迎以後都來參加FUJI團的約騎喲~~~
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會騎公路車的~~
多參加吧本團活動吧~
John Lin wrote:
個人覺得,能力參差不...(恕刪)


John
真好全家出動

好幸福呀

我們都是孤軍奮鬥的男兒


為啥一天不看01又冒出了一堆高樓

討論的好熱絡呀
害我連照片都不敢po了

不過讓我先po幾張讓大家回味一下

出發前的合照

Kiki 終於出現了

剛加入的小堂與阿花

到了翡翠灣時就只剩下這些人了
其他都因體力不足與意外沒到達

最後回程小林居然在最悠閒的道路上破風

Edward713 wrote:
『瘋火輪、油桐趣』單...(恕刪)


小林
桐花粉好看呢
你的照相技術又更上一層樓了

至於騎車
第一就是要開心 - 有時候雖然騎到想要跟爺爺奶奶問好但是最終騎車的過程是開心的 不然換一種運動吧
第二就是要有正確的方式 - 公路車有太多的技術與理念需要學習

組團就是能讓大家學習新的東西不是嗎

我是有想過分組活動但是畢竟我們的固定團圓不多
依現在的人數來看 因該依約團路線來最為篩選的工具吧

不管怎樣聚在一起面對面最好談啦
我中打粉慢 已經要花轟啦
Edward713 wrote:
Minicode 大...(恕刪)


小林哥....別誤會啦!我是順團帶他們去走走,等教召完,五月份我會再出現的!等我啊~
Edward713 wrote:
沒有參加FUJI公路車團以前我一直都是獨自一個人練車和參加比賽
從未有過什麼無趣的感覺耶~~~
如果我自己永遠只能跟時間.均速或里程數,說話,練上坡時也只能跟自己說-加油你行的~~~之類的話語的話
我想我可能馬上會有憂鬱症吧!
如前所述...... 騎車嘛~~~簡單來說都是騎健康的~騎高興的~
想那麼多幹嘛勒~~~

小周在離開大家騎車的日子並不會覺得孤獨騎車不有趣,並不代表我不喜歡跟大家騎車,而是自己工作很多時間配合不來
所以~大夥一起騎車有騎車的樂趣,喜歡騎車的人一個人騎也是有樂趣!!
看到fuji團很多新面孔~發現去年我出國後就沒有跟大家一起騎車了,今年小周自己是有安排一些訓練,先讓自己恢復個7成,然後在跟大家團練,這樣比較不會追不上大家!!

該死的政府~你已經讓我們沒有明天了!!
Edward713 wrote:
『瘋火輪、油桐趣』單...(恕刪)


瘋火輪、油桐趣 <==看似輕鬆的休閒旅程
從鳴槍後~我跟小林抱著悠閒心情慢慢騎乘~邊走邊照相
一路上不停吶悶~50K讓你們騎4個小時~有必要這麼拼嗎
就在第一補給站後~漸漸發現怎麼何我們想的有"很大"的差別
原本是悠閒的繞著水庫騎,突然一個工作人員要我們往小路進去
轉過去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陡坡(13%)
努力的爬上去後,心裡想著是"應該沒了吧"
沒想到這種陡坡是接二連三一直出現
沿路一直有人邊騎邊問候老祖宗
也有牽著車也在碎碎念的大有人在
因為整個後面的20K,沒有平路
只有緩坡(2%~6%)
陡坡(7%~10%)
超陡坡(10%~20%)
以上坡的%數是我的Garmin 500所紀錄的

一路上一直有人再說~快到最高點了
我跟小林一直信以為真,沒想到都被騙了
從海拔200公尺就有人說最高點
一直上當到海拔478公尺(一個廢棄的舊涼亭)
還好有小林跟尼歐一起打屁
不然應該是會放棄吧~~~太硬了啦

不知道是很餓的關係~大會準備的米粉跟湯~超正點的啦
我不知不覺就扒了2碗米粉2碗湯
不過小林更猛~3碗米粉3碗湯
希望有機會整團一起參加活動~好像也不錯呢
這是我從上次個團體中學到幾件事,分享給大家

1.人多時,往往意見多,所以會產生很多問題,所以需要一個領導者

2.有些人騎車是為了競賽,有的人是健身,有的人是逍遙遊,看似都是騎車(本質不同)
所以往往一些大團會分裂很多是因為此.

3.新的人員進來,往往比較不熟,害羞說話(我就是).除了舊同學多自我介紹,就是要派比較會LDS(小熊很強)
多多交流.聚餐也不錯

4.如果可以,盡量團進團出.或是小團體帶,畢竟被海放的時候,一個人很孤單

第2點真的是要看個人,像我上星期六睡過頭...就...

話說星期日那條路.應該是登山車的路線吧...很怕一不小心就掉到旁邊的深溝去了.

還有上坡千萬別硬要上卡(摔了2次,左右腳都擦傷了)



  • 2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