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根香蕉 wrote:
是的
其實人越多大家的能力也會參差不齊
導致隊伍也會拉的越長
而且我們昨天的騎乘是很遠 我的碼表都破150km了
我想我們因該對於我們的約騎可能要做一些規劃
小林大 你覺得呢?
(恕刪)
金糾大A~
其實2年前開始以登山車開始自行車獨自挑戰許多路線
繼而參加NeverStop和自行車騎士協會的各項自我挑戰賽
約莫1年後(即去年的300k前)
向車店老闆提出自己想換公路車的要求
但老闆認為我還未熟悉騎乘自行車的基本體能及技巧
而極力反對我換公路車騎乘
直到去年參加NS400k前的一個月
老闆終於同意了(不過牽到新車時距離比賽日只剩一個禮拜了)
且直接幫我找一部不需要再升級的庫存車(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就不再贅述!)
但他有一個要求...
牽了新車他要每日檢查碼表~~~每日需騎乘30KM以上並報告肌肉酸痛的位置~
(因為公路車首重騎姿及踩踏配速,所以他需知道我是否適不適應公路車,如果真不能適應,他便要幫我特訓哩!)
在老闆眼中...我不是那種追求名牌車並且是真的想以公路車征戰沙場的人
是故... 個人從不認為拿公路車來休閒騎是一件正確的事
>>>>>>>>>>>>>>>>>>>>>>>>>>>>>>>>>>>>>>>>>>>>>>>>>>>>>>>>>>>>>>>
為什麼要廢話一堆呢?
金糾大A和John Lin大大及小弟之前也有提及騎乘的實力問題
但實力問題不是與生俱來的
而是需要靠修正騎姿及漸進式訓練並透過大家有效的溝通來達成
況且如果將騎乘公路車一事拿來和休閒騎乘劃上等號的話
那公路車團便已失去其原意了!
相信新進人員之所以要參加公路車隊的想法應該不會只是想要休閒騎而已
今天FUJI公路車團員因01的結合至今已屆半年多
請大家回想在臺南時Samule幾乎跟不上輪車的隊伍
上坡時隊伍拉距長達2~30分鐘
如今Samule跟的上隊伍了
上坡時前後的距離也縮短了
在不知不覺中大家都成長了
但.......
小林卻退步
不過小林卻甘之如飴
因為公路車的世界要一個人獨行簡直是自討苦吃(這句話要送給小護士囉~~~)
既然如此
不如將大家的實力一起提升
那出遊時就可以一起輪車一起抽車
.......
然而當大家的實力都提升了以後,就面臨到新進人員該如何自處呢?
所以許多車隊才會進行分組(如挑戰組逍遙組休閒組或吃吃喝喝組~)
其實先前小林有提議過FUJI公路車團應該也要來進行一下體力測驗用以分組!?
無奈參加約騎的成員幾乎都很難全員到齊而無疾而終
所以小林和PAUL及Tommy還有小熊才開始有為FUJI正名的想法
因為有車隊
組織才能發揮功效
繼而培養彼此對於車隊的向心力
之後的約騎活動才能辦的有聲有色(因為有自己的車隊服和相關服務)
我們沒有車店及企業的奧援
一切要靠自己
所以創團很艱辛
但希望大家集思廣益
共同撐起這個團隊
車隊成型了一切才有個基準不是嗎?
剩下的聚餐時再來討論吧~~~
話多了~~請見諒囉~~~

PS:金糾大A~~~昨天和你們分手後和小熊還加環個社子島再回車店保養,而今天04:00就起床去苗栗,本想是個輕鬆休閒騎的活動,誰知道那後面的20KM竟然會.....等我PO圖吧!~~~我只能說那個坡度真的比太平山及或霧社上博望新村還硬陡哩!!!!Paul~~你沒來陪騎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