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你的不滿要先看你對「集團」、「多日賽制的影響」、「強者」與「單站路線」的理解。集團的優勢就是在排除路線和策略等政治因素外,大家一起騎一定會比一個人快。因此無論單日還是多日賽,冠軍的產生都是要「在關鍵的地方脫離集團」。其次在賽制上,爭多日賽冠軍不像單日賽,今天拿到一個石磚獎杯,明天就說我要休息一個月。車手面對最大的挑戰是「疲勞」和疲勞導致的後續「狀態不佳」。最後,多日賽「強者」和單日賽不同,你想像的「強者」其實是「有機會在最後一天穿上領騎衫的人」,而不單是單站冠軍。我覺得這3個因素會讓你產生這些不滿。搭配幾個大山地站的多日賽裡面,集團的優勢除了在「TT」和「大山」外都很明顯。這表示假如想要逃出集團的掌控,除非個人能力遠超越集團,否則就必須付出極大代價和策略。想要在最後一天穿上領騎衫,穩當的選擇是在集團影響力下降、個人能力突出的關鍵段榨出最大的領先。而在其他地方呢,只要其他競爭者沒有威脅,那寧可選擇多休息,以免打壞節奏。而最簡單、明確的「關鍵TT與大山站」,就是「攤牌」的時刻。像昨天第12站的比賽路線,集團優勢還是很明確,覺得自己的GC名次安全的「強者」不會妄動。FDJ的Casar雖然可說是GC競爭者,但說實在依據以往的經驗,比較少人真正看好他。但這樣他也就有策略上的優勢,經理覺得或許可以賭一把看看能不能讓他變成有效的GC競爭者。反正被追回來的話,就是跟以前一樣這樣...囧因此當他出現在兔子群中時,其他GC開始思考一件事:該追嗎?何時開始追比較不累?誰來追?Radioshack車隊派了副將守住他,怕他獲得太多減秒優惠。然後最後你看到liquigas出來帶集團(竟然不是Katusha),也表示經理很在意這個秒差。然後最後的逃脫集團,幾個人想奪單站,幾個人希望讓Casar不能拿前幾名。而Casar大概也覺得賺得夠多了,為了要拼之後的大山,今天也不要太拼,有名次就有減秒了。因此最後就Bak出線,小集團卻時快時慢,只想爭奪第2、3名。總之對整個賽制來說,想要看到GC每天噴噴噴是極不可能的。這跟路線難度沒關係,集團因素越低他越噴,集團能主宰時反而越河蟹。像平地站讓衝刺好手上就好了,其他人同燈同分,但是到了山地站,衝刺好手就乾脆吊車尾了,這都是因為多日賽制的因素。但假如改一下對「強者」的定義,把賽制、策略、路線特色和能力都列入考量,那其實每站就又能產生不同樂趣了。hks168 wrote:沒什麼難度的比賽!居然兔子奪冠!...(恕刪)
beebochi wrote:我覺得你的不滿要先看...(恕刪) b大回應的很棒!不知道很前面很前面的J大能不能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惹....freerider4248 wrote:兔子車手奪冠也不簡單.... 看兔子拿單站很過癮!!!
beebochi wrote:我覺得你的不滿要先看...(恕刪) 感謝b大精闢的解說!受益良多!我只是不解:155公里的比賽,路程算短!沒什麼大山,難度不難!很好控制的比賽!兔子有6-9隻,不追!難道不會影想總成績嗎?一秒就可以決定總冠軍,主集團主將不要這場積分,是不是太大意了!不解!我還島過我了解多日騎車的疲勞,一天騎100公里的累和九天每天騎100公里的累,是完全不同的,每天都要狀況良好,只求完賽。
hks168 wrote:感謝b大精闢的解說!...(恕刪) 這次環義賽程的規劃,前三站在丹麥比完之後馬上就是第一個休息日兼移動日緊接著就是「連續比12天」才會有第二次的休息日(三大環賽三週的賽程只規劃兩天的休息日)只要兔子選手對於想要爭取GC的車隊沒有威脅,車隊通常都會選擇保留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