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大:挺你+1.有缺支援車與補給品嗎?(可載4人4車下山).個人認為辦活動而有合理利潤是應該的,但目前趨勢已逐漸走向完全商業化,以利潤為導向,將車友當成提款機,再沒任何聲音與動作(即使是微不足道),1500.2000元或更高之報名費即將到來,這絕非廣大車友之福,溫水已開始煮青蛙啦.
加油啊!如果能召個500人在加上主辦單位限制的2000人,也遠比NS的人數少很多,再加上分梯出時間錯開路面的壅擠的應該還再能接受的範圍,順便看一下這個協會辦的比賽有什不一樣,雖然對主辦單位很不公平不過對地方的消費還是有貢獻的(要消費不要貢獻垃圾),在出發後走還能運用道路管制資源是不錯的選擇,基於使用者付費的原則如未在當地消費300元者請自動在當地消費到足額,還是只有以前1/2不到,相信陪騎組也不會反對的,對了加油不能算消費那是給中油賺了,
t7465496 wrote:剛好真的也、我四月底...(恕刪) 不要在這邊嘴砲了啦,要什麼時候去都可以去啦...看你嘴砲的時候我都不知已經路過多遍了今/明天氣都很好,何必等到5/1人擠人這時候路上車少騎起來又自在,不要意氣用事啦看來你也是個標準的台灣人,只為了抗議而抗議
01Richard wrote:加油啊!如果能召個5...(恕刪) 若能召到500人那是更是把參加者身(生)命當兒戲...這又不是去騎家旁的自行車道嗎??發起活動者有準備交通疏導??補運計畫??突發意外狀況處理??活動流程??只會印過關証書不等於你會辦活動,更可見你不會替參加活動者的人身安全找想.沒有準備計畫的活動,加上單純的思想講難聽點就是等於不知死活提醒發起活動的人,要是發生什麼意外狀況這責任你絕對逃不掉!!
4203羊咩咩 wrote:版大:挺你+1.有缺...(恕刪) 我覺得有些觀念應該導正,活動的商業化是能做更深入服務,是基於使用者付費是很好走向,要收1000元還是10000元是主辦單位的事,是參加者的考量,也就是服務對象的價值僅能以參加者來衡量,其他的人也只能嘴砲而已,而約騎是全然不同的,風險自付費用自付完全自理,根本沒有服務的對象及提供者,也就是沒有商業行為,雖然沒有商業行為但公開約騎多少還是會有責任的,尤其是沒有說清楚講明白的約騎萬一出了事還是很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