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出發
2. 速度快
3. 回到會場也早
所以『沒水』這件事,對『挑戰組』不會發生
感覺應該相當好
參加『休閒組的』
1. 當『挑戰組』就位時,『休閒組』也就位了,當『挑戰組』出發後,『休閒組』還在站著流汗
人多,放人速度當然慢,所以『休閒組』多曬很久
2. 既然是『休閒組』,當然試騎的慢,所以到補水站,也慢
3. 慢慢騎變成一種『懲罰』,變成『活該沒水喝』,說不過去吧
所以『挑戰組』的車友,就不用來LDS了,這種苦水只有『休閒組』的了
有沒有經驗,看網站資料就知道了,如果有常去逛逛的,你一定會發現,有一段時間官網上居然可以看到報名者的『手機號碼』還有『身份證資料』
說出缺失,就是因為對主辦單位有『期待』,這樣才會更進步
如果只聽好話,那抱歉了
我只要『水』,請給我『水』
tcsno1 wrote:
Ericku:你好,
可否告訴我在哪裡可以看到身份資料;
如果只看到你自己的是屬於正常;看到別人的那就是嚴重問題;
請你幫忙説清楚一下;我們有支援的網路設計團隊;理論上不該會出這種錯誤才是,...(恕刪)
就在 http://sites.google.com/site/hccg0409/ 網站
之前有看到選手的名冊和手機資料 (Google Docs 檔案)
後來網頁拿掉了, 我也有看到這些資料 ....
ericku22 wrote:
參加挑戰組的:
1. 先出發
2. 速度快
3. 回到會場也早
所以『沒水』這件事,對『挑戰組』不會發生
感覺應該相當好
參加『休閒組的』
1. 當『挑戰組』就位時,『休閒組』也就位了,當『挑戰組』出發後,『休閒組』還在站著流汗
人多,放人速度當然慢,所以『休閒組』多曬很久
2. 既然是『休閒組』,當然試騎的慢,所以到補水站,也慢
3. 慢慢騎變成一種『懲罰』,變成『活該沒水喝』,說不過去吧
所以『挑戰組』的車友,就不用來LDS了,這種苦水只有『休閒組』的了
這樣子區分絕對是錯誤的
有經驗沒經驗來分 倒還可以接受
你怎不說挑戰組都是帶滿兩個水壺上去
就算有裝也一定是領完牌才裝
不會在中繼點停下來裝.
我想大會會虛心求教改進的
不過我個人還是覺的因為沒水的事在炮
還是炮的有點太過火
如果大家都能反求諸己
不足的部份才靠大會
那不管早到晚到 水都一定夠!!!!
土城加藤鷹
你已經被7/10的補給規劃打了一巴掌了

也就是因為預期的規劃跟實際的狀況有差異才有那麼多人在不預期中倒下!
你沒有狀況我真心的恭喜你,但是我真的看到往生的那位李先生無意識的躺在路中央(上曬下烤),跟兩位不
知名車友(已下車)卻在離陰涼處3公尺前直接倒地........或許他們都是您口裏"沒概念"的那種人吧!?
相信絕大多數的車友或許有駕車行駛過台68高架的機會,但絕少有騎自行車"實際經過"的經驗!
路面的起伏、道路的品質、這些都沒辦法事先了解‧所以除了自行攜帶補給之餘,不足的部分我們往往選擇相
信主辦單位的規劃,而這就是主辦單位下次需要加強的部分!
樓主不是要香蕉,要麵包.......我相信他只是需要能補給到"水",只有一個補給站,4千多人報名,每人就算裝650 CC,用算的也知道應該要準備多少,可惜主辦單為沒能滿足,所以7/10決議要廣設補給站的原因在此

您這麼有概念,我想請問您300K要帶多少水?400K要帶多少水?1200K要帶多少水?林義傑這趟跑絲路又要帶多少水?
7、8歲小朋友跟38歲的李先生應該帶多少水??如果完全照預估所以自己帶水,環島不就要先租一台三噸半來載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