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剛過大肚橋時一位新車友小劉從我後方急殺而來讓我慌張不已.

再出發


在溪湖稍作休息後再出發(灰鴿核心肌大法修練有成).

灰鴿時速35~40仍能和吳大談笑風生.缺點是變得很省油了.

在埤頭全家再喘息一下.(灰鴿你的手)

快到西螺目的地了

西螺大橋到了到了~
西螺大橋於1952年12月25日完工,1953年1月28日正式通車,雲林、彰化兩縣居民為橋名引起爭執,後來是沿用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使用英譯名,才稱為西螺大橋。
完工當時是僅次於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也是遠東第一大橋,亦使日治時期即定線的縱貫道路全線通車。另外,橋上亦併設糖業鐵路,形成鐵公路同行現象,為南北平行預備線最晚完工的一段,唯1979年以妨礙交通為由拆除[轉載自維基百科]

一到馬上拍了起來





剛到這已經有一群車友在休息了.

吳大:閃 閃 閃 橘妃要在西螺大橋留影了.

灰鴿:小劉你前面就是詐騙集團的首腦 小劉:

吳大:我都馬是怕你們不過癮才加碼的.


喇玩滴賽繼續前進.





阿~我們被掛起來了...


吃吃喝喝第一站九層粿

剛剛那群車友果然也是懂吃的.


鮮嫩雪白入口即化的九層粿.

一九五七年本院前身「台灣浸信宣道會聖經學校」在雲林縣斗六市正式成立。至一九六零年二月遷至西螺現址,同時升格為「聖經學院」,並於一九六五年再度升格為「神學院」。轉載自台灣浸信宣道會神學院


在主的土地休息.沐浴在主的光芒之下

繼續吃吃喝喝老闆來一客碗粿一杯青草茶.




你以為我們這樣就吃完了嗎?錯錯錯~高鐵肉腳團吃吃喝喝是出了名的當然繼續吃囉!
西螺老街有著美麗的女兒牆.

西螺媽祖廟福興宮源自康熙56年(西元1717年),福建湧泉寺之憎人,法號明海,由湄洲供奉媽祖神像來台,後於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建廟於西螺。清乾隆35年(西元1770年)經西螺仕紳協議,奉神旨將舊廟拆除,遷建新殿宇於大街。清嘉慶五年(西元1800年),決定鳩資重修,並擴大規模為二進,中座前後及左右廊共十六間,前祀聖母後奉觀音。
同治8年(西元1869年),宮宇已呈老態,地方貢元廖時亨倡議重修福興宮,從建工程至同治13年(西元1874年)始告完成。光緒34年(西元1908年),基於本宮後殿破漏腐塌,遂具文日據當局,獲准募捐重修,至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重修完成。轉載自財團法人雲林縣西螺福興宮全球資訊網







六十餘年老牌豆菜麵與魷魚羹真是物美價廉讚~

還有還有西螺道地冰品



看官們流口水了嗎?沒關係請按圖索驥.

吃也吃完了文化深度之旅也結束了.回家囉~

都沒爬到坡好像不是高鐵團的本性.那就意思意思爬一下銀行山囉!

這2個人(吳大.灰鴿)見到坡就瘋了的噴了出去.

今天最後的甜點銀行山冰淇淋紅茶.


不知2位總裁對今天的旅程是否滿意


回程的鄉間小路為今天的吃吃喝喝之旅畫下完美的句點.


感謝收看!

現在的我好像也答不出個所以然來

因為初衷好像已經不是那麼初衷了,
現在的感覺…………就愛將肥肥的屁屁黏在那窄小的座墊上吧!

剛開始騎的時候,追求的是距離,
那時後騎多遠是個重要的指標,
好像騎得不夠遠就不能表現我是騎公路車的。

漸漸的,騎多遠已不能滿足肉腳那滿是油脂的心靈,肉腳開始想要往山上爬,
怎樣騎才能在爬坡的時候更輕鬆?
要怎樣才能在爬坡的時身感輕快?
如何才能在爬陡坡時還能笑容可掬、瀟灑依舊…………,
在那個階段,騎單車爬坡是每天自我騎乘訓練的終極目標。
很幸運的,肉腳處在台中,身旁一直臥虎藏龍著幾位不藏私的前輩,
讓肉腳也能終日耳濡目染在踩踏、騎姿,施力的肌肉群轉換……這一籮筐的騎乘專業知識裡。
日子久了,如我這般愚鈍之輩,已能騎乘的較遠一點了,即使路途中就算參雜著爬點山路,
也還能不至於下馬牽車,就這樣,很多地方留下了幾年來肉腳的單車蹤跡。
單車走過的地方越來遠,越來越多樣,
但奇怪的是,當年騎車的初衷卻越來越模糊了,不是要越騎越快、越騎越遠嗎?
逐漸的肉腳了解到,
再快都有更快的人在前面等著讓我追
再遠,也還有相同距離的歸途等著(除非擺爛搭車回家),
一昧的追尋著距離,速度、坡度之後,近在咫尺的自我反而猶如……
最近常有種想法,是不是能有趟旅程,一出發擺著一副就是想漂泊的心情,
到能到的了的地方,放著兩輪自由的轉動著,轉著輪也轉著心情。
平日的我在騎車這檔事上,還算蠻認真自我訓練的,
為的就是能更游刃有餘的騎去更遠的地方玩,
能免於擔心騎不完歸程,使整趟旅程在心情上,能因此而更輕盈些。
在這樣的條件下,我看地圖挑選了好幾天,發覺距離台中五十多公里路程的西螺,
這是個能讓我覺得行有餘力的地方,
而且依我目前的體力來看,
是可以[餘]很多力讓我很放肆的將我與我的單車,放任的逗留。
因為擺著一附要去流浪的心情(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所以也沒發文約騎
恰巧今天也在舉辦瘋200,很多車友都去參賽了,
就這樣,我們幾個[閒人],就這麼簡簡單單的要去流浪了,真夠輕鬆了!

這兩位都是大公司的大老闆,俗稱[董仔]!

往右要往自強大橋,往左要往西螺大橋,我們.......當然是往左啦!

這樣的畫面,就是要這樣的畫面,我要就是這樣的感覺啦!


騎到這兒,我踩踏的速度緩了下來,速度只維持在25左右

這樣慵懶的滑行,說真的,車架要有多好?輪組有多順?好像.......



沿著這條線一直騎,會有田園也會有城鎮

還會看到台灣跑最快的金屬爬蟲類!


前方.......

一抹朱紅遠遠的佇立在前方

到啦!


伴著晨曦這麼來一張

呵呵,這麼早到這兒,可還真是露水未乾啊!

來吧,順著微風,滿心雀躍的滑行過橋!


跨越著這滿是歷史的朱紅大橋與橘妃,那新舊間的界線,顯得分外的明顯、清晰




兩公里多的長度,慢慢騎,可以很充分的享受那份穿越時空的感覺!


過橋後映入眼簾的是這個,另一個舊時代的產物

這是全新時代的產物與.........搞怪!


過橋後進西螺鎮直行建興路約500公尺左方,
就是今天的第一個心靈[吃]旅的標的

來這一定要吃這個,我不太會形容食物的美味,反正就是....超級好吃!


海綿寶寶都說讚!

出發前就大致蒐尋過西螺的名勝,這裡可算是一個相當幽靜的地方

日據時代的建築,我不太清楚相關的歷史,只知道在這裡,心好靜、好淨


有這麼淨、靜、靚就對了!


放著很輕的檔位,輕騎漫遊西螺鎮內的街道,
隨處可見饒富年代回憶的建築佇立在街道兩旁




也隨處可見風味獨特的小吃


豐盈的背影,正面看本人還蠻清新、漂亮的,
咳咳,我........是在拍同行的車友們喔!


祈求媽祖給我們有個好的流浪天氣


古錐的秋天一人分飾三角




這算是我今天深度[吃]旅最想吃的一攤了(電視上有看過)

看起來很不起眼的一盤炒麵,吃起來......我真的不太會形容吃的,反正就是,讚!

豆菜麵的老板強力推薦這家的冰,好吃招牌冰,那湯圓超Q的

今天第一次來,吃喝了五攤的小吃,滿足的感覺讓我想多停留一會,
但為了能保有第二次來的新鮮感,我們決定今天就當第一集,
頂著初秋的太陽,打道回府,再次穿越西螺大橋,賦歸

去程走台19線,回程走台1線

初秋的涼爽,即使逆風,速度都還是能輕易的保持在30左右
看秋天一臉愜意,就知道這一百公里他根本不會累啦!

因為不會累,所以灰鴿提議加碼,從這裡右轉上銀行山


我常用這角度拍單車,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真的是在拍單車!


第一次從這裡爬上銀行山,聽說比較陡耶!

抖~~~~~ING!

四公里多的上坡,最陡有10%,我開始懷疑,今天真的有那麼輕鬆嗎?


灰鴿一派輕鬆的上到山頂

上到山頂還不夠,再加碼爬100公尺就為了喝這一杯冰淇淋紅茶


怎麼會有這一張?哇阿災,回來相機裡就有這張了啦!


下滑入......塵囂


入塵囂前,再來一幕小小的田園騎車趣



台中到西螺這段路程不是很遠,路面平坦,路況還算安全,很適合中部短程一日遊的行程
想短暫的享受一下騎單車流浪到鄉間的感覺,這是個不錯的路線喔!



無名:[找尋]-半島的五日回憶 D2
對了 K爸你的遊記呢?(伸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