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過去「今周刊」有篇報導,標題是「金山鴨肉打造另類黃金小鎮」,文中有段是這樣寫著:『【金包里鴨肉】帶動金山老街人潮,加上金山鄉鄉長游忠義大力推動觀光,現在金山鄉平均每周擁有2000萬元的觀光收入』……;現在的金山就是以吸引觀光客為主,有觀光才有消費,有消費才有錢賺;自行車、馬拉松或者三鐵,選手在地消費程度不比觀光客或陸客,商機有限,加上動輒數小時的交通管制,自然是不受歡迎!
誰會想為錢過不去,就是利字當頭不是嗎?過去金山地區民代、地區社團幹部不是常登台歡迎這些來金山的車友、選手們,記得09年的最後一場聯賽,當時的金山鄉長許春財還特別前來鳴槍,怎如今是反對一切競賽活動在金山辦理呢?不就是辦活動會影響觀光客的進出,影響到商家收入嘛!
這是今年萬金石馬拉松行銷影片,第47秒後是金山區公所甘藷加油團為參賽者加油打氣的畫面;怎麼在幾周前金山區公所是加油打氣又熱烈歡迎,數周後就變成金山警分局的「往後不希望競賽活動在金山地區舉辦」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Yh1-voRc8k&feature=related
問了住石門的親友,很簡單的以台語回答:「現在的金包里不同啦!錢賺多,一堆人一直來;啊你們比賽動不動就要管制,人家哪受得了……」
這就是台灣最現實的改變,也莫怪部分的車友要抵制或對金山警分局發出怒吼,畢竟縣市機關熱情推廣,轄下單位抗議抵制,誰的話才算數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