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賽事] 大屯山喜適盃

所以..
小綿羊級的車友,以後不要參加比賽,甚至挑戰賽也別參加
因為這是比賽,受傷誰叫你騎慢還擋路
事主願意結束那也就算了
只是當撞人選手拿到獎牌時,心裡會不會有那麼點內疚我撞倒人真的很抱歉
轉頭停下問個幾句是會浪費幾秒鐘啊?
小綿羊級的車友,以後不要參加比賽,甚至挑戰賽也別參加
--------------------------------------------------------

車友們也不需要講話都只有0或1的極端二分法,那種不是朋友就是敵人的觀念,隊和諧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我們是可以有類比的線性可以選擇,何必一定要數位的2選1呢?

我提供一下自身的經驗,大家不防冷靜的思考一下,不管你是車友,是約騎、領騎的車友、還是車隊大哥、車隊負責人、車友團體領導人,甚至是車店老闆,大家都應該對所謂的比賽安全,盡一點點責任,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就是對團體安全做出最大的貢獻!!!

這2年自行車風氣大盛,很多車友騎車資歷、經驗、里程數都不是很多,看到比賽就參加,這當然是可喜的事,但相對的也增加自己和他人的危險。因為很多車友不好意思跟著車隊團騎、團練,都是3、5好友(彼此都是新手)甚至自己關起門來練,對於輪車,甚至如何跟車都不是很熟,更可能完全沒經驗,這在一個比賽或是挑戰賽來說,都是危險的。

我自己是在騎車2年後,大概騎了10000KM才開始參加比賽的。前幾次的比賽,根本不敢擠進集團中,不管是哪一個集團都一樣,默默的跟在最後面觀察一下自行車比賽的實況,再跟前輩車友的口述經驗和打屁吹噓比對一下,成為自己的經驗。

前年的一次比賽,終於有機會可以跟在集團裡,更是了解到集團的運作與不成文的默契規則,大家都有經驗的情況下,雖然是高速行進,但卻是相對的安全。可是卻也在折返點後,碰到很多慢速車友沒有靠右邊騎車的習慣,讓他陷入到整個集團的包圍當中,瞬間有人請她靠邊,有人自己找路左右閃開,有人推他,有人罵他,我看他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您說,這到底是誰的問題??

當時,讓我想起了在這之前的比賽裡,我也是有被推擠過屁股。賽後很生氣的跟隊友提起,結果反而被訓了一頓,原來是我的實力不夠,擠在集團裡,在上坡時變速反應不及速度掉一點下來(還不足以掉出集團喔),檔到後面的行進路線,所以他稍為推你一下屁股,可以讓出路線的空間,並不是要把你推倒,這可以增加彼此的安全。

講了這麼多,是希望車友們在報名參加比賽前,可以多參加車隊的團騎或團練,在休息時多聽聽前輩車友的經驗分享,這有助於自行車運動的推廣與參賽車手的人車安全。

至於個人自我挑戰的挑戰賽,只要是謹記【慢車靠右】以及在爬坡路段,確認自己不會有【之】字路的控車表現與能力時,多增加騎車經驗,那就無妨了!!!
多PO的,自行刪除、刪除、刪除、刪除...........
發哥3727 wrote:
車友們也不需要講話都只有0或1的極端二分法...(恕刪)


寫的很棒也非常客觀~

參加前,量力而為衡量一下自身能力.訴求與活動性質是否吻合是每位參加者需要做的功課

個人曾協助主辦單位調處"挑戰"活動的因注意力不集中導致追撞意外之器材賠償案件,至於類似追撞狀況,在"競賽"中不是沒有發生,發生的更多,但會提出求償或訴諸與論的比例~並不多就是...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發哥3727 wrote: 確認自己不會有【之】字路的控車表現...(恕刪)
發哥的文: 本日最中肯, 受教了
難怪之前參加武嶺的時候, 過了人止關一小段, 後面一個歪果仁跟上來, 不停地用生硬的中文講著: 不要晃~不要晃~
我想, 那應該就是在提醒我吧
= = = = = = = = = Mouth Cannon Rules!! = = = = = = = = =
junyen711 wrote:
發哥的文: 本日最中...(恕刪)


要是聽到英文Watch your line或Hold line,也是這個意思,要你維持行進路線,而最容易被影響的位置會是在自己後輪兩側及後方範圍的對象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jay18 wrote: Watch your line或Hold line,也是這個意思,要你維持行進路線,而最容易被影響的位置會是在自己後輪兩側及後方範圍的對象...(恕刪)
那我還寧願他是用這兩句跟我講, 本來還一直聽得霧煞煞(我沒晃阿) 哈!

顧搞笑~ 補充一個是否可以改進的點, 協會在同場競技的組別放行, 應該要再細分一點, 這次的登山車男子組, 跟公路車女子組, 看來是混在一起了, 或實施排位?
= = = = = = = = = Mouth Cannon Rules!! = = = = = = = = =

發哥3727 wrote:
小綿羊級的車友,以後...(恕刪)

我只是引申前面許多所謂專業選手的結論-沒本事、沒概念,就不要參加比賽
如果是先看到發哥的文章,那麼我根本不會寫我看到的論點
比賽本來就要有些基本的概念再參加,也是對自己或是其他人安全的保障
可以先從較輕鬆的挑戰賽程開始體驗感覺,再往上參加競賽性質的比賽,也就是經驗的累積

但是話又說回來,當出事時,多關心一句會了少什麼嗎?
後續扯什麼國軍、車隊那些都是多餘的,個人問題自己要自己解決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