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
縱然事前錯估情勢
沒有估計到平路賽數十人集團衝線時人工計時的困難
事後卻也完全沒有補救措施
看那種成績計算、排名的方式
只是一副"老子下班了"的心態
眾車友所不能接受的就是這種的"不然你拿我怎樣"的嘴臉
談到晶片跟人工計時
不得不誇獎一下騎士協會
他們最近的一場宜蘭牛鬥繞圈賽,38KM的賽程
除了採用目前最精密、容許通過人數最多的J-Chip來計時之外
終點也設置了3組以上的工作人員手動計時、配合DV錄影輔助
各年齡分組前十名的名次在比賽結束之後一小時內全部公布
成績清清楚楚到秒小數第二位
然後馬上頒獎
大家領獎之後高高興興去慶功、皆大歡喜
其他的成績隔天全部公布在網站
重點是
這場比賽的終點,也有30多人的集團衝線
也有在終點前摔車的混亂
但是成績絲毫不受影響
也沒有用背號來排名次這種天大的笑話
人家收500元的報名費
辦出來有這種品質
對照到活動王承辦縣長盃收300元,然後得到這種品質
誰能服氣?
四個字:事在人為
其實,比賽有沒有採用晶片,不是本篇討論的重點
而是這個承辦單位有沒有用虛心來接受新觀念、新技術跟新方法
繼續故步自封,不久就會自己嚐到苦果
台灣的全民自行車運動剛起步不久
以後的比賽可能都是動輒上千人參與
沒有晶片系統輔助計時,然後推說晶片不準
乾脆賽前大家抽籤決定名次還比較快
不過
縱使酷爾盃如此、桃園縣長盃如此
我會再給活動王一次機會
因為...報名費繳了
竹風盃的賽事再這樣搞
成績再這樣用號碼來排名
本人絕對大力放送
這個承辦單位活動王的豐功偉業
Brother Joe、卡打車亂亂照的攝影休閒組
http://blog.xuite.net/brojoe.tw/papaz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