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抱怨文] 6/14 桃園縣長盃之烏龍 [ 錯很大 ]

dlu wrote:
這就有意思了,大家難...(恕刪)

你就知道這大會有多扯!!!
請看總排名
jackamt wrote:
在自行車多日賽集團團...(恕刪)


如果用這樣的標準來看,台灣的分齡分組賽才真的是全球獨一無二很難在其他的地方找到這樣的比賽呢!
jackamt wrote:
你就知道這大會有多扯...(恕刪)


是挺扯的,這樣的總成績竟然還發自由車菁英分組第二名給他,實在太奇怪了!
dlu wrote:
如果用這樣的標準來看...(恕刪)

這標準是根據大會自己訂的遊戲規則, 不是嗎?

去年二輪人辦的就不分齡
dlu wrote:
是挺扯的,這樣的總成...(恕刪)

我就是衝著他的總排名表, 結果一肚子火
其實第一名和第二名秒差絕對沒有一秒
我也不知那第一名的時間哪來的???
居然有12秒的秒差!!!


兩個互比大拇指的正是第一名與第二名
哪來的12秒秒差啊?
12秒約150公尺耶!
個人淺見
晶片是使用在參賽人數多到無法短時間以人工計算成績時的輔助工具
用來計算大多數人的成績
諸如馬拉松賽/二項三項賽事/自行車賽..等
至於衝線時就算是50人集團算來還是相對少數
以攝影慢格播放人工目視可判斷名次
成績方面同集團來說名次顯然重於成績所以成績相同是可接受的
至於多日賽則有減時獎勵

要說的重點是晶片可應付非集團及非上台的多數人
所以用不用
單看主辦單位人工的能力
若他覺得人工可負荷當然他就不會想用
所以是不是一定要用見仁見智
但不諱言的
採用晶片
是人數眾多的大型賽事計時趨勢

就像是巷子裡的雜貨店可能覺得收銀機不是必要用人腦+算盤就很好用
但你叫家樂福或7-11關掉收銀機用算盤算再用手開發票看看
他可能會想..這樣有多少人來光顧

辦比賽一樣的道理當人數到一大量後他一樣會想
不改變些..還會有多少人來光顧
所以..不用擔心啦
會進步的


zeke_hu wrote:
個人淺見晶片是使用在...(恕刪)

哈哈! 胡老大說話啦!
請體諒我為何大大小小的比賽都去參加
離家最近的兩個比賽, 寧可在家睡覺也不願參加
因為我等著他進步才會考慮
過去這三年這單位最大的進步就是----
終於改用貼紙, 不用戴那不透氣的帽套了!!!

dlu wrote:
許多的大大都發表了很...(恕刪)


"It is just a game!"...

所以大家當個笑話笑笑就算了?
迎著風 流著汗 心靈與身體的對話 這每ㄧ刻的感動 都是上天的恩賜
個人覺得
縱然事前錯估情勢
沒有估計到平路賽數十人集團衝線時人工計時的困難
事後卻也完全沒有補救措施
看那種成績計算、排名的方式
只是一副"老子下班了"的心態
眾車友所不能接受的就是這種的"不然你拿我怎樣"的嘴臉

談到晶片跟人工計時
不得不誇獎一下騎士協會
他們最近的一場宜蘭牛鬥繞圈賽,38KM的賽程
除了採用目前最精密、容許通過人數最多的J-Chip來計時之外
終點也設置了3組以上的工作人員手動計時、配合DV錄影輔助
各年齡分組前十名的名次在比賽結束之後一小時內全部公布
成績清清楚楚到秒小數第二位
然後馬上頒獎
大家領獎之後高高興興去慶功、皆大歡喜
其他的成績隔天全部公布在網站
重點是
這場比賽的終點,也有30多人的集團衝線
也有在終點前摔車的混亂
但是成績絲毫不受影響
也沒有用背號來排名次這種天大的笑話
人家收500元的報名費
辦出來有這種品質
對照到活動王承辦縣長盃收300元,然後得到這種品質
誰能服氣?

四個字:事在人為

其實,比賽有沒有採用晶片,不是本篇討論的重點
而是這個承辦單位有沒有用虛心來接受新觀念、新技術跟新方法
繼續故步自封,不久就會自己嚐到苦果
台灣的全民自行車運動剛起步不久
以後的比賽可能都是動輒上千人參與
沒有晶片系統輔助計時,然後推說晶片不準
乾脆賽前大家抽籤決定名次還比較快

不過
縱使酷爾盃如此、桃園縣長盃如此
我會再給活動王一次機會
因為...報名費繳了
竹風盃的賽事再這樣搞
成績再這樣用號碼來排名
本人絕對大力放送
這個承辦單位活動王的豐功偉業
Brother Joe、卡打車亂亂照的攝影休閒組 http://blog.xuite.net/brojoe.tw/papazao
brojoe.tw wrote:
個人覺得縱然事前錯估...(恕刪)

竹風盃爬仙山, 即使是人工計時要出包也很難啦!
記住: 仙山一點也不陡, 注意自己的腳不要抖就好!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