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值回票價的環花東(挑戰隊)

這次是第二次參加環花東挑戰隊 第一天的花東海岸風景真是美麗
尤其在連續下了那麼多天的雨後 老天真是賞臉 涼涼的天氣真是騎車的好日子
到了台東後更是艷陽高照 騎到105K處吃飯休息時 看到職業級的精英組呼嘯而過
目測速度應該50以上 還是爬了牛山也騎超過了1OOK 還能維持這種速度真是讓我們挑戰組震撼
之後還有原住民小朋友跟我擊掌 感覺後山真是跟老天的天氣一樣熱情
第二天騎到關山與池上之間剛好又遇到菁英組在搶衝刺點 目測速度應該超過60K
光是這兩次親臨觀看現場職業級的競賽 就感覺值回票價了
經過池上一片翠綠稻海更是賞心悅目啊
途中來到富里時 看見幾個落隊的競賽組還不好意思的跟在他們後面一起跟車到舞鶴
平路都還維持近30公里速度 這段路騎得還真爽
回到終點時也有溫馨的一幕
一位70幾的日本老先生回到終點時現場好多人給于熱情鼓掌 還有點小感動~
兩天下來看的吃的騎的都是爽度超高的一場賽事 明年有機會的話 我想我還會再參加吧
與大家分享之
值回票價的環花東(挑戰隊)
2013-04-22 14:36 發佈
沒錯這次大活動從車輛安排、補給、交管、獎牌等都很棒,值回票價!只是您第一天不到8小時! 我第一天拚死拚活,還要9hr44min,你第二天卻要11小時,你是跑到哪裡去玩耍啊! 呵呵!

hung3357 wrote:
這次是第二次參加環花...(恕刪)


我是第一次參加,第二天被抓上回收車了,所以明年是一定要再來騎一趟了,呵呵

不過,下次一定要騎公路車...
恭喜大大挑戰成功~

明年有機會我也要參加~親身體驗一下~
板大你的成績也落差太大了,是不是有去私房景點,這次補給也讓我印象深刻,水果有小番茄/香蕉/茂谷柑/西瓜,喝的除了水還有甘蔗汁,吃的有布丁/巧克力餅乾,而都蘭補給站居然有包子。

hung3357 wrote:
這次是第二次參加環花...(恕刪)


缺點:報名費太貴了
我今年第一次報名參加環花東
去年則是陪騎 知本-花蓮段

第一天拿第4 第2天卻慘跌到第15

原因就是 順風與逆風的差別 XD
當然啦 第2天有跑去追 競賽組...
還好有追到 躲在集團內 搭順風車
最後路線不同 在分道前幾公尺退出來
在跟大家輪車到終點


還是第2天最累....
另外長途 就是配速平均 但是幾乎大家一過花蓮大橋開始就是狂衝...
我的配速是 平路 保持30~32 下坡36~45 爬坡20~27
爬牛山配在13~18之間 一開始別衝 穩定自己 看到有人超過 就是壓抑
別跟著衝 除非是集團 要不然 還沒到牛山就先爆掉了

另外買可樂帶在身上

第二天之所以騎了11小時,是因為去年參加時回程約花了7H40M,而沒有好好品味花東的美景及美味
所以這次回成改採玩樂騎法,第二休息站我還去買了咖啡喝,順便欣賞青翠的稻海,足足休息了一個多小時,在北迴歸線時也順便賞風景喝當地有名的蜜香紅茶,到光復吃便當時,還吃了2個~~有點不好意思
總之,第二天回程真的是好玩,反正回程沒有時限,只要回去都有獎牌及證書,所以.....
hk120 wrote:
板大你的成績也落差太...(恕刪)

Wangyaoli wrote:
沒錯這次大活動從車輛...(恕刪)
一、
hung3357 wrote:
看到職業級的精英組呼嘯而過
目測速度應該50以上 還是爬了牛山也騎超過了1OOK 還能維持這種速度真是讓我們挑戰組震撼

hung3357 wrote:
第二天騎到關山與池上之間剛好又遇到菁英組在搶衝刺點 目測速度應該超過60K
光是這兩次親臨觀看現場職業級的競賽 就感覺值回票價了

hung3357 wrote:
途中來到富里時 看見幾個落隊的競賽組還不好意思的跟在他們後面一起跟車到舞鶴

請教:
環花東的報名組別是分成:菁英組、挑戰組、競賽組嗎?
報名資格有門檻限制嗎? 時限、里程是多少?

謝謝。


二、
Wangyaoli wrote:
沒錯這次大活動從車輛安排、補給、交管、獎牌等都很棒,值回票價!只是您第一天不到8小時! 我第一天拚死拚活,還要9hr44min,你第二天卻要11小時

第二天的路線會不會比較難?
第一天是走山線;第二天是走海線,對嗎?
山線比較多商店,海線有逗留品小吃的地方嗎?



三、
RIDLEY168 wrote:
恭喜大大挑戰成功~

明年有機會我也要參加~親身體驗一下~

ctang003 wrote:
我是第一次參加,第二天被抓上回收車了,所以明年是一定要再來騎一趟了,呵呵

不過,下次一定要騎公路車...

那完成證書是只有第一天的成績嗎?

看到大家的心得都是熱血、快樂的,此次沒能報名,也感到遺憾。

兩日賽事,單日超過百K,身體、身心狀況都要顛峰期,才能勝任。第二天已經累積第一天的疲勞,應該會是考驗體力的開始。 從2011年就嚮往參加環花東,但因沒自信有好的續行力,才一直未有報名的衝勁。


請教:
如果有家人(EX:太太、小孩)陪同到花蓮,那車友第一天騎到台東,家人是坐火車到台東等嗎?
參加車友有來自台北、台中、高雄...,您們都是如何抵達花蓮? 開車、亦或是火車?

謝謝。



四、
abee檸檬Q wrote:
第一天拿第4 第2天卻慘跌到第15

原因就是 順風與逆風的差別 XD
當然啦 第2天有跑去追 競賽組...
還好有追到 躲在集團內 搭順風車
最後路線不同 在分道前幾公尺退出來
在跟大家輪車到終點

abee檸檬Q wrote:
還是第2天最累....
另外長途 就是配速平均 但是幾乎大家一過花蓮大橋開始就是狂衝...
我的配速是 平路 保持30~32 下坡36~45 爬坡20~27
爬牛山配在13~18之間 一開始別衝 穩定自己 看到有人超過 就是壓抑
別跟著衝 除非是集團 要不然 還沒到牛山就先爆掉了

abee檸檬Q 前輩好身手!
abee檸檬Q 前輩能否分享平時練車策略?

在mobile01單車版觀察到,賽事成績優異的車友前輩有分享賽事心得,但不常出現LDS(聊天)單車知識(硬體知識、品牌知識):而常LDS聊天單車知識(硬體知識、品牌知識)的車友前輩,較沒看見其賽事分享:常PO遊記的車友前輩經驗豐富,卻較少談論單車知識(硬體知識、品牌知識)。

嘗試分析如下:
1.賽事成績優異的車友前輩有分享賽事心得,但不常PO遊記;也不常聊單車知識(硬體知識、品牌知識)。
2.分享單車知識(硬體知識、品牌知識)的車友不常討論比賽。
3.常PO遊記的車友,不善談論單車知識(硬體知識、品牌知識)。

賽事成績優異的車友前輩比較沒時間聊硬體周邊的東西,而常逛車店吸收硬體知識、品牌知識的車友不喜歡參加比賽,對攝影有興趣的遊記達人不專長比賽,也不專攻硬體知識、品牌知識。

如果能結合『理論』和『實務』,這樣就超完美。


abee檸檬Q wrote:
另外買可樂帶在身上

2012 AMD環花東國際自行車大賽Day1 的影片,有看到菁英組選手喝可樂。(三分十秒~三分十三秒處)
那如果帶能量包呢?

胃酸逆流的人不太適合喝可樂。

【麵包超人】 wrote:
一、請教:環花東的報...(恕刪)


環花東的報名組別分成競賽"神人"組,"休閒"挑戰組,和"親子同樂"組。引號內是我加的,呵呵

第一組就是神人等級的,只聽到花鼓的聲音,人就過去了,都一群一群的在飆速

第二組就是我這種志在完賽,途中到處聊天,看魏小猴,和原住民小朋友擊掌,照相,追火車,買特產,結果第二天超過時間被回收車追上(後來才知道,我可以拒絕上車的 =.= 本來算一下時間順順騎完應該沒問題,可是工作人員叫我上我就上了,結果回收車中途停了兩個多小時,我自己騎早就已經騎到終點了,只能說經驗不足 ...)

第三組就是遊山玩水的,基本上是旅遊團吧,不過,路線跟前兩組好項差異很大,也很短,給小朋友應該不錯

各組里程路線不太一樣,挑戰隊第一天 182K 第二天 183K 好像 11 hr 騎完就OK了,其它組就不知道了

完成證書是兩天的成績

其實騎兩天還好,我第二天均速其實比第一天高,只是中間停太多點了,還跑去市區裡頭找小吃 XD

我平常也是每周末只騎百K左右,並不會覺得體力有透支的感覺,只要隨時補充麵包我就OK

我是從台北出發有專門的列車,車上全是車友,也是很有趣的經驗,只是我們坐車頭,車子放車尾,下車要去拿車要走好遠 ...

第一天是走海線,風景超寬闊,吹著太平洋來的風,整個心情超好

第二天則是在山裡,連綿不絕的稻田及農村,也是很棒(假如沒有逆風和下雨的話會更好,呵呵)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