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來講講你看到的環化所看到的缺失

看到大家一面倒的推崇環化交管,但是終究還是有人走了....

難道主辦單位沒有辦法避免這一個問題嗎?

這是一個編號到7001人的"活動",可不是甚麼比賽.

除了平常有再練習的車友以外.更多的是像你家伯伯,阿姨的休閒組騎士.不該把比較進階的觀念放在這一個"活動"

看不到烏鴉,就讓我來第一發吧




我認為有幾點疏失是主辦單位可以改善的

1. 田中下坡太危險了,路又爛,人又多.應該可以換個地點下139

2. 加上第一補給點設置真是危險,哪有在最快的地方設立的.才剛到,地上就有一個人了.
而且在此高速下.除了要躲急煞進補幾點的騎士,更有忽然衝出補給點的...

3. 加油站那個補給點簡直是要人命,工作人員在加油站門口要求騎士轉進去,導致車禍連連..

4. 最後一個補給點更危險.哪有在高速動態補給的.滿地的水瓶....以為真的是環法喔...

5. 轉大排那裡更危險,才剛跟朋友討論完就出事了,RIP

#. 整體交管100分.補給點0分. 所有補給點都沒有事先的標識提醒,導致一些沒有觀念的車友急停肇事.當場反應卻也無立即改善...

我想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環化"賽"了...

騎到死掉是不被允許的...

2012-10-15 15:4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缺失 環化

我覺得主辦單位都很好呀
除了亂丟圾垃的人很多外
明年我還是要去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單車的大型活動
基本上對於交管和義工們的態度~我是給予支持的
但對於標示和路線~真的有進步的空間
標示的部分,建議可以有距離提示
例如說:距離第一補給點剩1000m~距離終點剩下500m之類的標語
讓參賽者有預期的準備
再來,補給點的標示,是用麥克筆寫在紙板上的
這對於一個大型活動來說
感覺有點潦草,如果有比較正式的標示,感覺應該會好一些。
路線的部分
最後面轉進去排水溝旁的小路,我有點不懂
路那麼小一條還有紅綠燈要停,騎起來感覺有點危險。
還有一個,就是在途中常常會看到環化賽的廂型車穿梭,
在鄉間小路上速度起碼60km以上,這對與騎士也是一種潛在威脅,
遵守道路速限,應該不難吧!
整體而言,有感覺的到主辦單位的用心,
但還是有很多細節的地方可以改善。
samkhlin wrote:
4. 最後一個補給點更危險.哪有在高速動態補給的.滿地的水瓶....以為真的是環法喔...

那個不是官方的補給點..
那是熱心民眾自設的補給點..

為了安全..我沒有去拿...

我看很多去拿的..除了拿巧克力的有成功外...幾乎都掉到地上居多吧..




samkhlin wrote:
5. 轉大排那裡更危險,才剛跟朋友討論完就出事了,RIP

我覺得大排那邊真的危險...
衝到那邊..終點前5KM..大多數有配速的人..體力精神力幾乎都已經快到底了..
還安排一個 路寬窄..路面不平..上下起伏也高的路程...

我個人覺得根本就比大馬路還危險...



話說..行百里..半九十..

越到後面才越要小心..越要注意才行

不過總結來說...除了參賽者人太多外..我覺得環化賽整體來說..辦的很好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任何活動多少皆帶有一業危險性,自已本身參加前也應量力而為。一個單車活動能吸引七千多人參加,表示本身有有相當好的碑。台灣運動風氣本來就不是很好,還讓我們總統怪我們太懶。缺失部份我們可提出讓主辦單位改進。如因此而停辦是不是太可惜。以後台灣如舉辦活動發生意外即停辦。那以後我們只好每天在家上網好。主辦單位難免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改進後會辦的更好。加油加油、讓環彰法賽成能成為台灣的一大盛事。
我覺得,要提出疏失最好也能給予建議,
至少也能給主辦一個修正討論的方向。
況且... 要建立觀念,
要靠比賽來建立觀念也為時已晚。

小弟不是主辦單位,也跟主辦毫無瓜葛,
但針對版大的想法... 我先講一下我的看法。
畢竟在路線上,太熟悉了。

1. 田中下坡太危險...

 難道要換在 139 乙、或是提前在 148 跟大卡車水泥車一起下嗎?
 這個有在騎那個路段的一定都知道,這已經是唯一選擇。
 如果有更安全的,早就已經改了。


2. 加上第一補給點...

 我很慶幸主辦並沒有很腦殘的選在達德。
 那個地方原本就不該再是高速行駛,
 「急煞進補給、突然衝出補給點」,
 這類車友通常在行車也是「想轉就轉、想切就切」...
 點位再怎麼變,就算再往後拉到幾公里外的學校,結果都會一樣。
 但真的體力不好或是真的沒吃飽的人,
 可能就會選擇提前在下達德的那個 7-11 進行補給,
 相較之下哪個危險?我不知道~


3. 加油站補給站

 如果您有仔細瞧瞧這個站除了補給以外的目的,
 您就能理解為什麼要強制都進站。


4. 最後補給...

 這個主辦就要冤枉了... 根本不關主辦的事呀。
 這只是地方團體的善心。
 如果連這都要歸屬於主辦的原罪,那真的...
 誰辦誰衰~唉~


5. 轉大排...

 這段路線應該是後面才決議出來的,
 也的確比「封彰化市道路」還要來得容易管制。
 您可能沒有在中午時段去站過國稅局那個路口。


至於補給點標示...
我真該慢慢騎隨地拍照才對。
明明就有標示...
而且還是斗大的牌子...
唯一可以挑骨頭的大概就是:

「沒有禁止車友們把私家車停在回程大排路線那側。」

雖然明知道那全是參賽者的私家車,
但還是會一直擔心是否車門會突然打開。

建議您可以多參加 NS 的活動~
5樓大大說的我也很認同,主辦單位很成功,反而是有許多不守規則和道德很差的車友。

自己的體力到哪?只有你知道,千萬別逞強,量力而為。活動嘛!需要那麼拼命嗎??
補給站前可再多加2~3面預告牌,小弟肉腳騎在後段,接近時看到人群才知到站,如果車速快一點可能會應變不及;另外起終點應考慮移到郊外避免進入市區,前兩屆設在泰和國小就還好,今年應該是人太多了,才改到體育場。
全民運動不代表全民比賽。
每年協會辦的賽事就連科班選手都會發生事故,更何況一般人,有競速就會有事故,這是一定要有的認知。
就算主辦單位以活動的角度切入,但在現場看腦袋打鐵、耍帥的騎士一堆,把電視上看到的行為在這種活動中去操作沒被波及到的算幸運,建議玩過就好,不要用挑戰或比賽的心態去參加就對了
我參加過很多自行車活動....覺得環化已經是眾多活動裡作的最好, 且投入最多的人力作交管的了.
舉個我最喜歡參加的NS高山自行車活動來說(NS武嶺*3). 其實危險程度不亞於其他活動.
騎到高山體力透支, 從武嶺下滑到埔里, 路陡到握上把還煞不住...但, 還是要車友萬般的注意自身的安全才行.

此次環化, 真的大家行前都一直強調下坡要注意安全. 慶幸的是這幾段下坡車友還是大多安全的通過. 否則, 在這邊出事, 絕對是很嚴重的.
各個自我挑戰賽, 本身就有危險性的存在. 就連我賽前想要輕鬆騎, 但一出發後還是一直衝. 平路都跟著列車以時速35km前進(台17除外). 但, 一路上還是不斷有更高速的列車從旁經過. 這都有潛在的危險.

田中下滑路段的減速條, 騎起來很不舒服, 但反倒是讓車友可以煞一下車, 降低速度來進入市區.
我只有在第二補給站有停, 但其他三個補給站, 雖說跟著列車, 但到的時候速度都有慢下來. 且從三角錐再慢慢騎出來.
部分鄉下路段, 路面差一點....但, 心中有想到, 以一個經費不多的小鄉鎮來講, 能作多大的要求? 倒是139, 可以感覺到主辦單位的用心, 許多路面差的地方, 都有重新鋪柏油.

路線來講的話, 在騎的當時, 我還覺得這次轉到大排的路線很優. 可以避開市區道路, 一路通行到建國大學.

意外的發生, 總是會讓大家高興不起來, 覺得很難過與沮喪.
但, 大家要Never Stop的繼續騎的話, 說實在的, 這個活動還是很優的, 直得其他活動來作學習.
明年若有機會, 還是會參加的. 但, 或許可以把里程再縮回100km. 尤其有東北季風或是天氣不好的狀態之下, 對於意外的發生, 里程過長, 總是比較難以控制的.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