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屁大一同在大甲現場講評第19站計時賽的直播會,以往一同製作節目的鹹水雞團也到大甲觀戰。可惜大甲的朋友太熱情,開桌把我們這群陰謀論者餵得飽飽的,就沒有再買鹹水雞入場,不然講評起來肯定會更辛辣。捷安特辦的場子一年比一年熱鬧,愛爾達、台達電支援的投影機效果真不是蓋的,色彩鮮艷可能比一些電影院還要棒,加上現場氣氛甚至比去年華山的場子還熱烈。這樣的場面,讓我完全投入到車手們競爭的世界裡,感受強烈而真實,好像是自己上去騎一樣。
先來評一下眾所矚目的前兩名。老實說,這兩人騎的計時賽真是亂七八糟,成績爛到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為什麼會騎這麼爛?不必說就是採用了仿義佬的腦殘計時賽騎法--前半段不要命地燃燒熱血,後半段鳥掉只能撐著希望別抽筋。Andy Schleck 尤其誇張,騎到身體都變得不是自己的,口水汗水完全控制不住的氾濫(這時如果有 HD 的畫質就看得更清楚了),騎到最後脫力又疑似抽筋。Contador 也好不到哪去,不知道是不是為了使用更低風阻的姿勢,還是要使用更多的肌群,他採用的 fitting 並不是最佳設定,加上太過緊張軀幹蜷曲,導致屁股一直往前滑。這些都不是計時賽高手該做的事,也難怪反應在時間上,實在不像歷來頂尖總成績車手的水準。
這兩人把心理上的煎熬轉換成體力上的付出。兩人在這次大賽中各自都承受了很多愉快與不愉快的壓力:比賽中立、機械故障、攻擊、防守、河蟹、禮物...兩人各有上上下下,加總起來是一個不分上下的局面,但過程卻是充滿曲折。最後能做的只有用盡全力,把過去的全部忘掉,拼一個不知道可不可能的結局。當體內好的和不好的能量都掏了出來,剩下的就是最純真的部份。不管過去21天比賽是好看還是不好看,只要最後一天(倒數第二天?)是最純真的競賽,那就是最美麗的結局了。
新世代形成,大叔閃開
印象中不記得有哪一屆的環法賽,兩人在計時賽的競爭會純真到這種程度。89 年 LeMond 和 Fignon 的競爭最後在計時賽翻盤,LeMond 取巧地使用了低風阻把,就算他們兩人都用盡全力,卻難說是男子漢一對一的肉搏,因為有一方的武器太犀利了。Contador 和小 S 這樣豁出去的騎法,令我大開眼界。
08 年黃衫 Sastre,35 歲的大叔,針對這次環法,他在第 17 站賽後說:「自行車已經變成一群被寵壞的小子的運動。」的確這次比賽中有很多事情讓人看不懂,到底「君子之爭」是不是自行車運動的傳統?標準在哪裡?觀眾愛看嗎?在新世代這些問題都要重新被檢視。
上一個世代,所謂的「霸權」不一定是集中在最強的車手身上,背後操控的黑手可能才是左右戰局的角色。年輕一代的車手還未形成自己的文化,老車手留下來的習氣他們不一定要遵守,甚至會去挑戰。準則這種事情本來就是某些說話大聲的人說了算,而這些大聲公算盤卻往往打在自己身上。所以由一群被寵壞的小子來主導有什麼不好?上一代的人總是說年輕人是草莓族,那是您無法欣賞並認同年輕人的價值觀吧?前一個世代濫用藥物再來講騎士精神,這樣就比較高尚嗎?
雖然這次環法有些情節令人看不懂,但我相信在場上騎車的車手心裡可能感到更困惑。在一片爭論當中,新的文化將要形成,那是一個 Armstrong、Riis、Bruyneel, Prudhomme 這些大人物所無法想像也不能掌握的世代。
今年的環法賽雖然有一些爭議,但算是近年來最好看的一場,因為更加莫名其妙的結局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相較之下今年是比較偏向車手的競爭意志來決勝。明年的比賽,除了 Contador 和 Andy Schleck 兩人,新世代的車手像是今年表現不錯的 Gesink, Van den Broeck, Kreuziger, Tony Martin, Geraint Thomas 等等,以及環法賽之外的好手 Nibali, Tejay Van Garderen 等等,還會一位位爬起來。在阿姆斯壯七連霸的時代,年輕車手被壓著無法出頭,最好的出路就是被帝國收編,挑戰他的人都沒有好下場。今年以後,會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就算 Contador 成為霸主,挑戰他的人也會一再出現,越來越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