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失壓續跑胎要打飽一點?
那到底打多少才是?
輪胎規格等級實在真的太多,汽車廠怎麼可能去規範車主應該打多少胎壓,正確胎壓可以參考胎面上就有清楚標示"冷胎壓"及最大承載力。有些人會依最高乘載力與車重來計算冷胎壓,無論哪種方式,一定比甚麼等級或大小的胎,都打32或36psi來得正確。有在騎大型重機就知道,一般胎(硬胎)、半熱熔(中性胎)、熱熔(軟胎)、複合胎的配置胎壓都不同。
不要告訴我,機車胎跟汽車胎規範是不同,輪胎製造商不會這麼無聊,沒事在胎面上亂標示,還有跟多數大眾認知不同就是錯,所以大家只好人云亦云....就是這個因素才會造成大家認知"正確胎壓就是36ps"。
過彎有一定速度就會知道正確胎胎壓有多重要,感覺車有些推頭(外拋感或直線循跡性),通常是胎壓不足,輪胎有些抓不住,胎壓有些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