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中油98 說說我的心情吧


發文前,若文長有不妥處,先向各位前輩抱歉,也請包涵~

小弟的VAG自新車(2005/07)以來一直使用中油98,自從2010年12月加了中油98後,出現油表浮動的狀況,迄今諸多資訊揭露大致是中油及福斯二方各自表態。

標達: 含銀成份的感知器相較於含銅成份者,具備壽命更長、感應更靈敏、並可計算出瞬間油耗、平均油耗、
剩餘行駛里程等傑出優點,因此Volkswagen汽車自2000年開始, 即秉持一貫導入最先進車款為宗旨,並
行銷全球包括台灣地區,榮獲全世界車主喜好及信賴。十年來台灣地區發生油表感知器因加油後發生失靈之
問題極為少數。日前所發生的感知器失靈一事僅於2010年十月間發生在台灣南部地區。


中油: 1. 符合國家規範(CNS12614)(1/24),含硫量標準是50 ppmw以下。
中油公司由國外文獻及專利資料中得知,歐系車廠、車型油量感知器敏感元件引發之功能異常狀況,
應可經由更換油量感知器元件之金屬成分、添加添加劑、或改用含硫份較低之汽油而有效改善。(1/24)

2. 浸泡模擬實驗之油品皆取樣自中油南部加油站,五組實驗皆無變化。
中油公司1月28日另進行兩款歐系車之車輛「油量感知器」實車試驗,在實驗室內及實車道路測試方
面,依行駛距離與「油量感知器」油量表位置比對,結果未發現任何異狀。由相關實驗結果均無異常,
可推論此次客訴事件之可能原因為部分歐系車款為提升其整體操控性能,其「油量感知器」採用之靈敏
材質與油品中所含微量硫份作用形成薄膜,而影響其敏感度。(2/10)

綜括上述,沒有一方願意承認自己的疏失,小弟就個人感想說說自己想法,老實說我還是認為中油98造成問題最直接,我並不是車商也不是油品供應商,但就一位駕駛人加完油立即發生的事件做一推論如下。

就車輛設計部分: 科技日新月異,大家追求的事更高科技的發展,沒有理由使用更舊的設計,若標達使用新設計發新使用國家的油品無法達到標準,是否該主動提醒告知消費者,讓大家不致陷於錯誤,也可以維護商譽。

就油品標準部分: 臺灣不是落後國家,我們的3C產品都領先在世界,人民生活水準也算高,民眾購買歐系或進口車也算平常,如二造新聞稿所言,標達2000年後就使用這樣的感知器,現在是2010年已經10年了,相信其他進口車也有,時間性也不短,中油也自承"文獻有看到",為什麼還要生產不符當代標準的油品?因為技術無法達到?
或是法規空間容許便宜行事?且這些問題不是發生在全國兒是南部區域,民營業者卻不會發生?不知道國營企業的經營法則何在?油品也算科學的產品吧?納稅人挹注金錢的國營事業卻跟不上現代化?

也許二造雙方不絕的油表異常是什麼大事,試想,今天若是因為油表不準在路上沒油拋錨不會發生事故嗎?假設是這些生產者的親人呢?會覺得心安嗎?也許我是狗吠火車~

事件發生後,爬文發現一篇文章不錯,有興趣的前輩們可以搜尋"國營事業活恐龍,千錯萬錯中油都沒錯",如果這樣的標準可以存在,那消費者是不是應該購買最新設計的汽車"外型",然後使用舊的引擎跟舊的電子設備,因為我們的國家沒辦法供應現代化的燃料?真是令人感概啊~

最後,文長不妥處,敬請各位前輩包含~




2011-02-12 4:0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中油 心情 98
bluerains wrote:
因此Volkswagen汽車自2000年開始, 即秉持一貫導入最先進車款為宗旨,並
行銷全球包括台灣地區,榮獲全世界車主喜好及信賴。十年來台灣地區發生油表感知器因加油後發生失靈之
問題極為少數。日前所發生的感知器失靈一事僅於2010年十月間發生在台灣南部地區。...(恕刪)

這句話,其實裡面有沒有包含其他意思?
十年來,這東西有沒有找其他製造商製造?有沒有導入2nd source?
另這兩年來,原材料有無變化?產品厚度(或是鍍膜厚度)有無變化?(尤其這兩年貴金屬大漲...嘿嘿...)
再加上,難道其他歐系車廠都不是用類似材質的感知器嗎?如果別家也用,為何別家沒事?

當然,再換個角度回來想,中油油品也可以說從有無鉛汽油以來,配方也無變化,
但為何只發生在台灣南部?直營或是民營?若是民營,有無添加溶劑的情況?

總之,官樣文章當然不會說自己錯,但也不能說別人錯,以免傷人變成自傷.
除非真的被消費者"逮到"問題點,要不?可能就變成懸案之一....

這讓我聯想到當年歐系車剛開始導入噴射引擎的時候,
一堆歐系車一兩年後就噴油嘴堵塞的那件陳年往事,
不過當年是一堆歐系車廠都中獎,所以中油只好吞下去,
後來好像雜質有變少,就不堵了...
不過,這次?真的是中油的問題?還是VW設計上有瑕疵?
我不是專家,我也說不上.

只不過...若是其他歐系車也用類似材質的設計,只有一家中獎,那....
還在想CP值嗎?世界上沒有所謂物超所值的產品,但高價卻也不一定就能買得到好產品.
拒加中油~~拒加中油~~拒加中油~~賺那麼多錢都還在那邊靠腰賠錢~~結果年終福利都嚇死人!!!!我寧可讓台塑賺也不讓中油賺!!!!!!
支持中油!!進口車來到台灣對我們國家油品水土不服,結果責任推的一乾二淨,請問它的浮桶油標變更有通知各國家嗎?

你們能確定它的設計沒任何問題嗎?至少我知道的是中油是府和國家標準的,因為某些車子的零件無預警變更,

導致要全民買單,這就是愛呆灣?
kenzo Avant wrote:
拒加中油~~拒加中油~~拒加中油~~賺那麼多錢都還在那邊靠腰賠錢~~結果年終福利都嚇死人!!!!我寧可讓台塑賺也不讓中油賺!!!!!!...(恕刪)

話說...人事成本更低的台塑,在那邊"惦惦"的賺,只要跟緊中油就好了,
他當然不會出來靠腰..."惦惦吃三碗公",又不引人注意...果然是"寡佔"市場的好處啊...
只不過前者要背舊包袱,還要貢獻國家,後者?好像沒舊包袱,也沒貢獻比較多...
還在想CP值嗎?世界上沒有所謂物超所值的產品,但高價卻也不一定就能買得到好產品.
我從來就是加台塑的油

但是就是這件事而言
並不是所有加中油的福斯車系的車都中獎
只有一些輛

所以問題應該是出在....???
以前我是堅持非中油直營98不加,
但經過這件事之後,
發現自己像笨蛋一樣,改用台塑98加了7-8千也一樣OK。
價格又便宜。

另外,為什麼中油北部都沒有出問題?
只有南部出問題???
VW的車子銷南部、跟北部會不一樣嗎?
就我個人感覺 這問題90%以上車商要負責任
最簡單的問題就是 98含硫量是中油自己定的標準
重點這標準是一個國家的標準
試問 那一個國家的標準會因為某一個車廠因變更材料而調整國家的標準
就我的認知還真的不太有可能 除非是大量國產車也發生此情況吧

而車場應該怎麼預測類似情況發生呢
以賓士車為例
現行賓士引擎為CGI 比較環保引擎
但是台灣只引進E200 跟E250 高階的E300CGI(還是E350)就沒引進
只引進就的引擎
其中的問題就是台灣油品含硫量過高才沒引進

參考一下吧
相信大家一定沒聽過 :台塑的主管級都到中油加油~


是啊是啊..經營之神的公司成本跟國營事業的一樣的話,是污辱老王嗎?
台塑只會賺更多不會賺更少。
HighPrice wrote:
話說...人事成本更...(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