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BMW操控

之前開AUDI Q5,一直覺得Q5很好開,
偶爾開朋友日系車、賓士CLA都覺得難開,
現在換2coupe開一陣子回去開Q5, 突然覺得Q5超難開,
完全不理解以前為什麼覺得Q5好開,

雖然跑車和SUV比有點不公平,但駕駛感受真的落差太大,
而且同價錢的cla200也號稱轎跑,我卻感覺不出它和馬6的差別
翔仲科技

沒有對比,沒有傷害!

2024-09-21 15:48
前驅,還能做到轉向過度....這樣的回應,是真的理解汽車驅動的物理特性嗎?物理這門學問,看似簡單,但事實是不容易理解!

網路上有很多傳言,前驅失控比後驅車失控容易救,用傳聞或隨意說出一種論點,真是太容易....多數人也無法真正認知傳言真實性,很容易繼續傳遞下去!但仔細去思考一下,高階跑車或頂級超跑,有後驅或四驅,但為何沒有前驅.....甚至F1賽車有前驅嗎?

開BMW車去跑山路,老實說依照著線道不越線,真的毋須高超駕駛技術,沒啥難度...但其他眾多的後驅或四驅車種,或多或少,真更多需要些技術。

現在科技運用,已經可以克服原汽車無法改變的物理特性,例如BOSCH的電子差速器,只要車廠設定得當,不管前後驅或四驅,在跑山路中的推頭或高速過彎,都可以輕易做到或克服,簡言之,未來驅動模式或品牌都已經不是問題,而BMW的完美操控也將逐漸失去操控光環。
翔仲科技 wrote:
前驅,還能做到轉向過...(恕刪)


前驅,還能做到轉向過度….物理上很合理啊!

而且轉向不足仍是可以做到彎道速度比轉向中性或過度快
用嘴說前驅可以轉向過度,轉向過度,不是方向盤多打一些,就可以得到轉向過度...如果這是認知中的轉向過度,那就是還沒弄懂"前驅的轉向不足"的物理特性!

只能說太多人,將方向盤多打一些,就認為就是物理現象的"轉向過度"!這樣開車,只會加快讓自己愛車外拋至彎外方向,導致事故而已。

網路上搜尋一下,就可以得到,前驅為何"轉向不足",而後驅車為何會"轉向過度"的物理特性分析。

如果開車在彎道中,還開不出"前驅"與"後驅"的差異,那就順順開就好,別太勉強,只有弄懂這些物理現象,就會知道何時要加些油門,何時需要收油門,而得到最快的彎道速度。前後驅,都可以做到,只是後驅可以得到高更多的極限。

未來越多車廠採用BOSCH的電子差速器,前驅車就可以克服物理上的推頭現象,BMW的前驅車,BOSCH電子差速器是標配。高階的超跑,幾年前電子差速器,也同樣開始配置,電子差速器(eLSD)運用在任何驅動模式都適用,包含已配置LSD(機械式限滑差速器)。以往高階跑車,在彎道上,非常吃(需要)技術能力,現在有了eLSD,高速過彎,輕而易舉的直覺轉向,不再需要技術,只需要是一個夠強的心臟即可。

紐柏林賽道,這幾年刷單圈速度,比起已往進步,不只是一點點,而是大幅的進步,原因是動力,還是底盤大幅進步?其實這都是靠eLSD來做到,保時捷運用及調教eLSD,真的非常強,因此連凱彥刷圈的成績,也非常的好。
翔仲科技 wrote:
用嘴說前驅可以轉向過...(恕刪)

我從來沒說方向盤打多就能改善轉向不足,如何讓FF轉向中性或過度,前面已經有實例了,而且完全符合物理

我就不多說了
我平常都是跑高速公路直到昨天終於領教到我21年式X3去阿里山的操控性, 一路上山過彎只要油門稍補一下就能跟住前車上到阿里山遊客中心, 隔天下山一路下坡急轉彎(含髮夾彎)只要善用撥片降檔 & 下坡輔助功能其實剎車不太需要踩死, 一路還算舒適到達山下, 難怪很會暈車的太座當初試幾輛車後一直堅持就是這一輛. 歐式底盤紮實性只能說真的不錯.
所以如果車重相同,尺寸大小相同,風阻相同,排氣量相同,馬力相同,扭力相同,變速箱相同。

前驅車跟後驅車,跑同一條賽道,誰圈速會比較快⋯⋯
假如所有條件都相同,不使用BOSCH的eLSD的狀態下,後驅車單圈速度一定比前驅車快。

市售跑車(或超跑)、賽車為何沒有單純的前驅車,難道這些車廠是沒有技術嗎?

很多人信口開河說前驅車也可以做到"轉向過度",也舉例來說市售那台"前驅車"在不使用eLSD(BOSCH專利技術),可以做到轉向過度?

前驅車要甩尾過彎,幾乎都是要配合手煞車,否則就要在稍濕的泥地中,配合油門煞車及慣性作用來做甩尾過彎,這些都要駕駛技術非常高超的駕駛,才能做到...而後驅車,只要重踩油門,車想要做甩尾或飄移過彎,簡單練習一下,多數人幾乎輕易都做得到!
翔仲科技 wrote:
假如所有條件都相同,...(恕刪)


我說的前驅遮轉向過度都不是你說的這些方法
翔仲科技

舉實際市售前驅車種,無配備eLSD可以做到轉向過度很困難嗎?如果可以做到,超跑(含F1賽車)或高階跑車早就做前驅模式...

2024-10-10 17:42
AlfaBrera32

這種論述邏輯錯誤

2024-10-11 22:02
水瓶放在後座不倒???
小弟我真的碰過,只是放的位置、物品不同,因為是去溪邊玩,大夥兒在我車後換裝,朋友就將喝了兩口的啤酒(易開罐大瓶的)放在後車廂,但是在角落無靠邊,我們從阿玉溪一路開到吃飯的阿蓋阿姨店裡才發現,當下真是覺得神明保佑,真的沒有倒!!
當時開的是森林人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