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hello wrote:
冷凍油位於冷氣壓縮機...(恕刪)
請問汽車的冷氣使用時間會比商業用冷氣時間長嗎?
大型的冷氣系統那也要每年更換冷煤(冷凍油跟冷煤)?
奇摩知識上看到一些資訊就以為了解很多.
不要去誤導消費者去浪費錢.(如果你錢很多)
前面有些因該是從事冷氣同業的回答是很正確.
冷凍機使用冷媒的液氣相變化的吸熱放熱來搬運熱能,會有高低壓的產生是為了相變化的條件
冷煤不只一種,常見到的R11、R12、R22、R134a、R123、R502等等,水也可以做冷媒,氨氣也可以做冷媒
壓縮形式分類: 可變容積式,包含往復式、迴轉式、渦捲式、螺旋式壓縮機
離心式,不管高轉速低轉速、正壓負壓,使用類似渦輪葉輪都是
吸收式,不使用機械壓縮,用吸收特性完成的,例如使用溴化鋰會吸收水的特性
一般小型機都是可變容積式的
因大型冷凍主機造價高,運轉時間長,使用冷煤量及油量多,故障時影響範圍大,所以雍有較多保護
也預留有保養閥體,例如可看油位,可更換冷凍油,更換乾燥濾心等
因大型機噸數高、機件大,需求較大油量,及較高油壓,會設置冷凍油箱,並有外部油泵
但因冷凍油與冷媒結合後,啟動時會造成冷凍油起泡,造成油壓過低,所以停止須加熱及設置油壓保護
小型機,如家用冷氣或車用冷氣壓縮機通常是沒有油泵的,不需也沒辦法監看油壓,也沒有留閥體,只有高低壓可接管,窗型機更是工作口直接焊接封死。原設計並沒有更換冷凍油的需求
所以將大型機的保養觀念,套在其他的系統上並不適合(雖然原理相同)。
當系統正常時,無洩漏,應不需補充冷媒及冷凍油,雖然再完美的系統也會有一點點的洩漏,但量太少是忽略不計的
冷煤的特性就是穩定才會拿來做冷媒,正常的系統冷媒是不應分解的,雖然含氯的成分但也不會隨便分解酸化的
冷煤系統是密閉系統,不應會有水份跑進去的,沒有水份進入系統,何來乾燥濾心飽和之說。
只要是機械都會有正常磨損,但正常系統磨損都會考量,過濾器會將其檔下,並考量不可堵塞濾器,如隨便就可堵塞過濾器,您應考量是否已有機件故障造成,或原設計不良。
其實漏冷媒壓縮機故障,不應把製造的瑕疵,和零件的瑕疵,和組裝處理的瑕疵推到其他的地方,但有些問題是要一段時間後才會發生,但已過保固期,能拿廠商怎樣呢?
常保養不見的都是好,在不能確定效果的情況下,有時一動不如一靜。
所以我才說
沒事不要亂保養,沒保養沒事,保養完就有事(您能保證幫您保養的師傅,完全照規定施工?完全不會失誤?)
不然您可以試著,當車廠建議你要做哪些保養或修理時,問一下他做了什麼檢查,為什麼判斷需要做,要如何做
久了您心中自然會有一把尺(難道醫生要開刀,都不做檢查和判斷的嗎?)
說說以前工作上遇到的吧!(我現已不做此行)
案例
壓縮機常燒燬、失油、閥片打壞、液壓縮、冷度不冷
前人已處理更改冷媒管路,低壓增加回流管,液氣分離器,壓縮機修理、更換無數。
先行檢查時先發現高壓偏高、低壓較低、壓縮機過熱壓縮,馬達散熱不良(先行判斷冷煤不足和散熱不良)
清洗冷凝器,再檢查高壓降低一些,還是有偏高現象,低壓過低補冷媒
再拆開冷凝器水路,檢查銅管,全堵1/3,半堵1/3
這已是酸洗兩次後的結果,將銅管全打通,再酸洗(因有拆開水路知道結垢狀況,酸洗較久用藥較強)
高壓下降低壓過低,冷煤不足再補冷媒,油位偏高收油降油位,低壓再偏低冷煤不足再補冷媒,油位再偏高再收油
一直處理至高壓還有一點偏高,低壓正常,油位正常,壓縮機冷卻正常,冷卻水入水溫有一點偏高,再判斷冷卻水塔
散熱不足,但因冷卻水塔處理需業主自行新增,機器處理到此為止。
回收冷凍油5加侖桶,兩桶半,冷煤忘了用多少,再也沒有液壓縮、冷度不冷等症狀
此機器是我同事,前輩們處理的,高壓過高散熱不良,冷凝器洗不下來,就放冷媒降高壓,低壓偏低失油就捕油
最後液壓縮就改管加液氣分離器,有效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