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什麼台積電設廠是22 12奈米

晶體管結構:
CMOS:傳統的平面晶體管結構,通過在晶片表面上製作晶體管來實現功能。
FinFET:使用垂直的「鳍片」結構來提升晶體管的控制能力,這種結構能夠在更小的尺寸下提供更好的性能和能效。

製程複雜度:
CMOS(28/22奈米):製程相對較為成熟且成熟技術較多,製造成本較低。
FinFET(16/12奈米):製程技術較為複雜且新穎,要求更高的製造精度和技術,因此成本較高。

應用範圍:
CMOS(28/22奈米):主要用於對性能要求較低或成本敏感的應用,如車用電子、一些消費電子產品等。
FinFET(16/12奈米):通常用於需要高性能和低功耗的應用,如高效能計算、先進手機處理器等。


成本重要,但穩定度也很重要

「能正常使用的東西,就別去輕易改動他」

車用電子零件是門特殊行業,有專門的分銷商在服務,台灣例如像大聯大
esthetica wrote:
想瞭解的是車用電子 為什麼會用這個
難道是5奈米太貴了
還是說22奈米 12奈米比較有經濟效應
有達人知道嗎


你可以去了解 microchip nxp freescale renesas 這些 車用 mcu 廠用的是『多快』的mcu

車用:要用的是 安全、可靠, 20年前用的 ic,用了 20年,這ic 的可靠度就會變的超高 (經過 20年時間考驗)

所以車上的mcu ,用的都是舊型號,用的都是舊製程,使用這些舊ic,至少不會發生意外(招回)

這些舊製程換個角度,線比較粗,抗靜電自然比新製程強。

舊製程的的生產成本也比新製程低,完全沒有用新製程的需求~~

除非是 涉及 現在 輔助駕駛用的到 mcu
28nm 是目前每晶體管單價最低的晶片
之後再精密製程的晶片價格不跌反升
再加上經濟量體大, 成本進一步壓低
28nm及以上成熟製程慢慢集中去了中國製造
這是美國最不希望發生的事

esthetica wrote:
官網指出22奈米超低...(恕刪)
市場決定規格與價格。用便宜製程可以做到功能也可以達到預期的能效,為什麼要用貴森森的先進製程?別人同樣功能同樣效能的產品賣十美金還有五成利潤,你用貴森森製程可能成本就要五十美金,你能賣誰呢?

未來車用電子功能愈多,也勢必會採用更高階的 IC;但時機未到市場未開,只能做小量練功貼錢賣。
我同事提供車廠零件有提到, 因這牽涉到駕駛人性命, 如果出問題責任歸責在車廠, 光法律求償就完了, 所以要求100% 全檢, 這跟工業產品不同, 沒像汽車產業這麼嚴

但我不清楚是否半導體製程是否相關
esthetica wrote:
官網指出22奈米超低...(恕刪)

為什麼? 殺雞焉用牛刀。
你先搞清楚不是甚麼產品都需要先進製程

雖然現代甚麼東西都需要晶片

但真的用的到先進製程的產品很少

會用上先進製程不外乎就是手機和電腦零件而已

而且即便是手機和電腦,對於先進製程也是可有可無,即便不用先進製程也是可以做出來的
俄羅斯半導體工業這麼拉垮
會甚麼不怕美國制裁
因為衛星飛彈不須要強大的算力
打準就完事,耐用可靠最重要
中共為啥怕?
高階晶片用在手機,通訊,AI,超級電腦等先進科技
都是中國目前要發展重點項目
所以有卡脖子一說
車用電子選擇使用22奈米和12奈米製程技術的原因可以從成本、技術需求、可靠性和供應鏈穩定性等多方面考慮。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

成本效益:

先進製程(如5奈米)通常成本較高,因為這些製程需要更先進的設備、更高的研發成本以及更高的生產成本。相較之下,22奈米和12奈米製程已經相對成熟,生產成本較低,對於需要大量生產的車用電子元件來說,使用這些製程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可靠性:

車用電子對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因為車輛在各種環境條件下運行,包括高溫、低溫、振動等。較成熟的製程技術(如22奈米和12奈米)經過多年的驗證,具備較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技術需求:

車用電子的性能需求通常不如高端消費電子產品(如手機或電腦)那麼高。對於大多數車用電子應用來說,22奈米和12奈米製程已經足夠滿足其運算能力和功耗需求。
供應鏈穩定性:

由於22奈米和12奈米製程技術較為成熟,供應鏈較為穩定,供應商能夠保證長期穩定的供應,這對於需要長期維持供應的車用電子產品非常重要。
製程優化:

22奈米和12奈米製程在特定應用(如低功耗、高可靠性等)方面有專門的優化,例如22ULP(超低功耗)技術,特別適合於車用電子這類需要高效能和低功耗的應用場景。
綜上所述,車用電子選擇22奈米和12奈米製程技術的原因主要是考慮到成本、可靠性、技術需求和供應鏈的穩定性,而不是單純因為先進製程過於昂貴。
成本考量
成本考量
成本考量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