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Lexus
售服 價格 過保的維修價格 都好很多
尤其是費用上差很多
買雙B基本款車在保養上,服務有到位
一旦出毛病,容易吃虧成孤兒
社會很現實的,連代步車都不會給你
Lexus還可能配更高級的車款給你代步
賓士保固內原廠保養
機油一罐收你650,原廠耗材更可怕
工時收3000是剛好
BMW好點但也差不到哪裡去
實際行情請上網看看吧
但如果覺得2-30幾萬差價是小錢
保養費差個幾萬塊沒差
1A2B 去開開挑自己喜歡的就好


================================
A180運動版:
- 外觀最順眼。
- 路感偏硬,市區代步會不舒服。
- 防火牆隔音有進步空間,輪胎滾動的轟轟聲竟然比BMW施壓續跑胎還要大,不確定試乘車是否是特例。
- 內裝第一印象吸睛,但組裝品質較鬆散,中控台按鍵按壓時基座會晃動,冷氣出風口周圍黑色亮面飾板稍有玩具感,如果入手一定先貼膜,氣氛照明見仁見智,但國外night drive影片中玻璃反光較多。
- Infotainment system變化最豐富,最喜歡方向盤上的兩個滑鼠,直覺好操控。
- 需要選配DC1(ACC+多光束頭燈)、10吋液晶儀錶、抬頭顯示器、環景(218沒得選)、後座出風口(台賓不標配也太不接地氣)、音響、手機無線充電(意義不大,apple carplay還是有線)、後座扶手杯架、多連桿(代號459 or RVG or RVK)
- 遺憾:2021年式改匈牙利生產、後懸吊標配扭力樑還好可以加價升級、搭載和雷諾日產合作的引擎,有狂人說是貼牌雷諾
、個人不愛每個路口到要踹一下剎車才能啟動autohold、假的排氣管、新的方向燈撥桿和排檔桿看起來很廉價,舊的比較好、中央鞍座鏡面材質容易刮傷、前座座椅後方是塑料材質、行李箱私密障板無法收納到底版下面。
- 小確幸:可以選原廠環景和整套level 2自駕、賓士的銀色很好看,尤其沙漠銀超美、64色氣氛燈。
218i M sport:
- 外觀排第二。
- 懸吊不會死硬,扎實中帶點Q。
- 原本我已經做好入門車的心理準備,卻發現隔音在同級距中出乎意料的好。
- 新世代內裝進步有感,但還是和A180有些差距,也許是設計師有考量過氣氛燈的位置,night drvie影片中玻璃幾乎沒有反光。
- Infotainment system最喜歡,變化不如賓士MBUX豐富,但是反應靈敏操作最直覺,版面編排也很快就能找到東西,最重要的是無線apple carplay,解放USB線。
- 標配ACC(但沒有車道維持)、10吋液晶儀表、後做出風口、多連桿、無線充電,需要選配後座中央扶手杯架、音響、電動尾門(A180沒得選)、抬頭顯示器,德訂的話2021年式ACC和無線充電不確定有沒有標配。
- 遺憾:要達到level 2少了車道維持,剛好我怕電腦跟我搶方向盤所以影響不大、M sport不能選金屬漆的白色、不能選環景、門板布料稍嫌廉價感,還好升級皮椅後順便變成皮質包覆、沒有換檔撥片、氣氛燈只有6色。
- 小確幸:Snapper rock blue真的很適合2GC(不過後來購入118沒得選)、前座座椅後方全皮包覆、3缸引擎本以為會抖,試駕卻意外地沒什麼感覺、爬文發現之前218d有災情的變速箱是Aisin的AWF8F35,現在換成Getrag的7DCT300濕式雙離合,承受扭力上限300NM,對應引擎最大扭力220NM,保留將近4成安全餘裕,反觀隔壁棚災情DQ200是乾式的,承受扭力上限和引擎最大扭力都是250NM,幾乎沒有安全餘裕。
Lexus UX250h:
- 外觀排最後,個人無法接受防刮塑料材質。
- 比較晃,路面資訊被處理到幾乎沒有,有些人覺得舒適,但缺乏路感我會沒安全感。
- 加速的噪音比較不習慣,讓我想到同樣配CVT變速箱的小黃。
- 內裝在三者之中最差,塑膠味太重了。
- Infotainment system最難用,行駛中無法觸控未免太雞婆,觸控面板也不好操控。
- 可選環景,但是畫質差,是台廠非原廠,聊勝於無啦,但我回家就把型錄放一邊,配備就沒再多琢磨了。
- 遺憾:真的無法接受CVT變速箱,整體質感和其他車款落差太大。
- 小確幸:定價最便宜,折扣空間大。
最終抉擇:
UX最先出局,A180運動版太硬不舒服,再加上隔音和組裝品質實在過不了心裡那關,會懷疑我真的在開賓士嗎,可是外觀和內裝給人第一印象比較好,218i M sport比A180舒服,組裝品質也比較好,只差在外觀和內裝比較平實,兩台車個人覺得就是在他人印象和使用者感受間的取捨,最後覺得車子是自己在開,行路質感還是比較重要,屬意218i M sport,後來看到118車長更短在市區更靈活,馬上變心 哈哈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