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日系車VS德系車


tylersony wrote:
因為國產車沒有操控這種東西 討論下去會很無奈~~

Fiesta、Mazda 3、Focus、Civic 8
上列幾台"目前尚在市售"國產車,應該不會無奈吧.....
你還無奈,某些進口車也無奈了.....
日系車,底盤硬操控優異,通常是拿來作為競技用運動器材的好選擇.

歐系車,軟硬適中乘坐舒適又省油,長途旅行還是需要歐系車才能勝任.

撞擊測試分數差不多,但是剛性日系車通常是歐系車的兩倍以上(歐系約15000N-m/deg,日系約30000N-m/deg).

單純家裡車庫中幾台售價差不多的歐日系車的比較.
jack7456 wrote:
civic 8明顯有輪胎衝擊的感覺


小弟開過C8 再開某歐洲進口車後便能體會到什麼叫做懸吊的Q度與韌性 看看輪胎 圈簧 減震筒三者之間的搭配組合則能反映出歐洲車在底盤設計上的高人之處

jack7456 wrote:
個人認為歐洲車的底盤真是一絕


個人認為底盤設計至少包含兩個向度:

1.操控性(直行穩定性 過彎側傾 方向盤回正反應 方向盤路感回饋 左右死轉圈數 車頭指向性 彎中轉向過度/不足之調節 方向盤轉向輸出與車頭反應之協調度 車尾跟進速度 與最重要的 人車一體感等)

2.行路性(車體行駛中穩定性 以及懸吊在高中低速 市區山區高速公路 大中小程度不等之凹凸路面之狀況下撫平不良路況的能力等)

日系進口車單單操控優良的不乏其車

日系進口車設計搶眼的也所在多有

日系進口車在歐美各大安全測試機構有精湛表現的更不知凡幾

日系進口車組裝品質與可靠度的成績更令歐美車廠為之汗顏

但論及操控性行路性這兩者綜合評斷下的設計協調度 歐洲車平均而言勝過日系車

這就是歐洲車所謂的造車工藝 也是小弟選擇歐洲車的主要原因之一
roliniloveu wrote:
Fiesta、Mazda 3、Focus、Civic 8
上列幾台"目前尚在市售"國產車,應該不會無奈吧.....
你還無奈,某些進口車也無奈了.....

很遺憾的說...還是無奈!
我2月的時候去大阪找客戶談工地
他們公司派了一個會講中文的職員來接我機 
他開的就是5D馬3 排擋還6速的~~
當時平地感覺還沒什麼差 可是一上高速公路...
那個加速跟底盤你馬上就知道不一樣
他看我的表情就知道我在想什麼...還特別補了一句"一公升大約20公里"
挖~! 我嚇了一跳~~問他這台大概多少錢? 日幣190萬...差不多台幣70萬

70萬在台灣要買馬3? 我看可能會..."出去~! 馬上~!"
就算讓你加上十幾個萬...買到的還是2氣囊 5速 沒有TCS 沒有防滑控制系統...
說句老實話...日本人不要的次級品
日本馬3台灣馬3...平平都是國產車 台灣馬3好意思跟人家說什麼操控?

Civic也一樣...大度路走到底有一家車行專做Civic Coupe
有機會去試駕看看 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會有人願意花120萬去買台Civic...
至於台灣的Focus開起來就沒什麼差了...這句是我美國一個同學說的
kecon2300873 wrote:
我只是想說
比操控未必永遠都是德國最高 日系車超弱
支持自己喜歡的廠牌不是什麼壞事
但是沒有必要一昧覺得日系車操控就是比較差

那種所謂的迷思根本就是...
以我開過親戚的X5來說 我是覺得跟FX35不相上下
X6則是無緣接觸 RX系列就不用說了...

要說轎車
我相信G37系列或是370Z系列都不比歐洲車差
只能勸告某些人歐洲車迷眼界放寬一點
別只是一昧的捧忘了多看看這世界

至於國產車...
我也從來沒想要捧什麼
我也只不過是從眾多疲弱的國產車中挑了一台我覺得操控算還OK的車了

我是沒什麼歐日情結...
牛馬蛙是我的夢想 R35 G37 IS350我也是哈得要命...
歐洲車有歐洲車的質感品味 日本車也有日本車的樂趣刺激
不過有機會的話還是建議去試試看進口的本田...
看了網路論車這麼多年

其實歐日車系結論就一個

以一般人的觀點來看,看周遭人的心態大概都這樣(不是說鄉民喔)

買國產日系車 = 我有一台代步工具

買國產歐系車 = 我有一台新車 YA! (會在意代步以外的事情)

開進口日系車 = 我有一台高級代步工具 (會在意品牌價值)

開進口平價歐系車 = 我有一台進口新車 YA YA ! (想開進口車的一般人)

開進口高價歐系車 = 我有一台讓妹可以放空的車

也沒什麼好戰的

看看葉少爺的車,他就是耍帥把妹用,哪管什麼操不操控安不安全?

看看某些總裁大老闆,也只是坐個日系進口車,安全有了,也有價值感,就夠了

也有某些大老闆自家車不坐,上新聞都是撘超跑的(這麼剛好)...之前豐田高層上新聞也只坐AUDI而已

我也看過小老闆開自己買的 Focus 5D , 另一間少東開S系列

什麼車符合自己需求就買,一直戰幫車商打廣告幹麻...


PS:之前問過日本客戶,他新人年資一年多,月薪日幣20萬左右(不是在東京喔),

他們車價比台灣便宜太多,有正職工作的日本人只要工作半年,就算是新人,

稍微節儉就能不貸款買台車,一般台灣人要存多久才能擁有一台小車阿...


tylersony wrote:
很遺憾的說...還是無奈!

我沒有要吐你,只是現在在講的是操控,跟幾速變速及幾顆氣球無關吧.....
台版馬三從上一代就是閹割版本,這不是新聞(上代那顆四速自排可只有台灣跟北海道有配的)
跑去馬自達板上看,也是在說本代目的引擎沒同步.....
不過底盤跟Focus跟S40一樣都是C1底盤,差別只有懸掉軟硬的調校吧
我不清楚是否換了個產地,一樣的底盤,操控就會變差

Fiesta跟馬2也是一樣的問題
這三台的操控對你來說該不會是-->德國進口Fiesta>日本進口馬2>台灣國產Fiesta吧

tylersony wrote:
70萬在台灣要買馬3? 我看可能會..."出去~! 馬上~!"
就算讓你加上十幾個萬...買到的還是2氣囊 5速 沒有TCS 沒有防滑控制系統...


現在70萬買馬三大約是1.6的
可以加個十幾萬了話,應該直上2.5的吧,那就不止兩氣囊,也有TCS
不過這個價位我會買別牌車

tylersony wrote:
日本馬3台灣馬3...平平都是國產車 台灣馬3好意思跟人家說什麼操控?


這就要看你的操控的範圍有多廣,你樓上那位大大有定義...
不過變速系統跟氣球扯進來有點不知該說什麼...

我之前開 Xsara 雙安、四速自排、只有Abs其它電子輔助皆無,在你眼中應該也是沒操控可言的爛車吧
但我認為它山區開起來,比我現有有"6速"+"5安"+esp的mondeo還好,你相信嗎......
btw我另一台Focus "6速"手排+單安+無ESp不知道操控會不會比現在賣60萬的勁馳版爛很多咧?
roliniloveu wrote:
我沒有要吐你,只是現...(恕刪)

S40其實沒有什麼操控可言
方向盤太輕手了
這是試駕完的感想...
不過操控這東西見仁見智啦
畢竟這台的市場定位是女用車
不洗澡省水省電省時間
冬天不洗澡 wrote:
S40其實沒有什麼操...(恕刪)


"而S40所採用的這具頗受好評的底盤在彎道裡的表現就比起動力性能要來的亮眼,即便是偏舒適取向的的設定,不過在側傾抑制與循跡性方面都還不錯,在明確的轉向系統帶動下,駕駛著S40行駛於山路之間並不吃力,就算是前輪驅動設計,也因為均衡的車身配重使得S40的轉向不足較為輕微,沈穩的車身動態一直要加速到瀕臨輪胎抓地力極限才會出現車尾略微外滑的現象,若不以極限狀態來駕駛的話,一般人也都能夠輕鬆駕駛S40,而正也是S40的車格定位所在。"
以上by阿基拉(轉載自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9&t=1747910)
另外一篇介紹(http://roadtest.u-car.com.tw/2202.html)-->有提到這台已經是改用P1底盤,較原先的C1更佳,但動態表現不如Focus MK III

上一代的S40除了採用C1底盤外,也加上後輪轉向系統。
理論上,S40還不至於這麼不堪,您是試哪一代的呢?
不知您的標準是啥?
至於C1底盤是啥,恐不須小弟在此現野人獻曝....(不過鐵定不能吃是真的)
p.s
另外,focus的轉向也是超輕的,方向盤的回饋及路感的傳遞也不是很好,但不可否認這句底盤的轉向性的控制性都在一定水準之上。更不會因為換個國家生產就出現不一樣的底盤或一樣的底盤換國家生產就比較爛....


roliniloveu wrote:
"而S40所採用的這...(恕刪)

請問這位大大是S40的車主嗎? 無意冒犯

S40是小弟近期購車口袋名單之一
不然也不會吃飽撐著跑去看車
不可否認它是一輛安全實用的好車
外型也深得我心
但操控上的確沒有預期中的來的優秀
操控是否順手並非業代或是網友們說了算
還是以實地操做為準 畢竟這很主觀

至於車是哪一代我其實不是很清楚
就是車頭♂標誌改成沒有方框框的這一代

另外focus是沒有考慮啦
國產化再加上它的外型就直接出局了
不洗澡省水省電省時間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