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德系渦輪增壓發動機沒自吸耐用?是這樣嗎?資深修理工告訴你答案

聽起來蠻有道理
渦輪高溫
導致橡膠密封件容易(老化+漏油+漏水)

買歐洲車
就是只能持續前往修車的道路上
2022-11-21 15:58 發佈
等你兩種車都開過再來思考這問題 , 相同排氣量NA 創造出來的扭力只能說悲劇 ,
這就是為何近10年這麼多小排量搭渦輪的車盛行 , 見仁見智每個人的需求不同
我買過兩台NA , 一台渦輪 , 目前應該是回不去了 ,1500-2000轉帶出來30kg以上扭力的開車感受完全不同
pyrite

如果只談扭力,電動車真的大勝,起步就有100%的大扭力輸出。

2022-11-24 9:10
jason713

V8 NA 現在已經不是常規車種了 寥寥可數

2022-11-25 21:33
可以買日系的渦輪車
渦輪技術早就成熟了, 耐用度已不是問題啦....
我愛高轉速NA
渦輪跟自吸在開發的時候,都是用一樣的標準去測試的,理論上,標準一致,耐用度也就是一致,但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自吸更耐用?與其說跟使用的引擎形式不同,不如說是品牌的開發思路不同。日本車用自吸的多,可是本田的渦輪跟VW的渦輪在使用上肯定有不同感受,回歸到技術本身,就是對引擎控制的溫度高低有區別。

這20年我相信同時開過日本車跟德國車的人,最大的感受不一定是在渦輪上面,估計是冷氣強度!日本車就是冷氣比較冷,這件事我問過負責開發空調系統的工程師也聊過,他也覺得奇怪,因為冷氣的規格是一致的,不論是壓縮機功率、蒸發器、鼓風機,這些零件的規格都是有公式計算的,但放到日本車上面他們也承認就是比較冷,最後的區別就是在引擎室的溫度。

德國車,習慣用更高的溫度帶來更好的熱效率,日本車,即使是渦輪,也傾向於保持溫度低的狀態,看看日本車從10年前就開始大量使用0w-20的機油,而且即使是渦輪也照樣用0w-20,但這10年的德國車,直到前年開始才普及0w-20,之前全是5w-30的機油,以前我們會用摩擦的角度去看這2種機油,但如果你把引擎溫度放進來,尤其你去看油溫表的時候,日本車很少會超過110度油溫,多數時間都在100度以內。但對德國車,尤其BMW,110度感覺機油才剛熱起來,從早期VW/Audi的車會大量燒機油,其實跟油溫設定也是主要關係,在實驗室測試引擎的時候,油溫都比較高,但是一到市區走走停停工況,油溫都上不來,時間一久就開始燒機油,這個油溫就決定了引擎室的溫度,尤其冷氣的大量散熱組件都放在引擎室裡,差個5度,對空調的負荷差異就很大了,同時對於引擎室裡的所有塑膠組件,溫度也是關鍵因素,久而久之,德國車用了渦輪就有不耐用的口碑,日本車大量自吸覺得耐用,但渦輪也不差啊!

延續上面的理論,你很少聽到電動車冷氣不冷的,因為電動車就不發熱,對空調的負荷非常低,還不受引擎轉速影響,然後所有的零件基本上都是在正常環境溫度工作,耐用度比自吸還要再高了
日本車系冷氣比較冷,這是事實...舒適嗎?尤其是下雨天或冬天時...

德國車真討厭,熱水閥配合著車室空間的空調系統,當車主開啟空調自動模式時,暖氣(熱水閥)在下方開啟,讓車內中間出風口是冷氣,下方是暖氣(讓腳感覺不會冰冷),日本車系的暖氣卻讓乘坐人員覺得很悶不舒服,但德國車卻很覺得很舒適,在夏天時,德國車系也可以指定出中間風口來吹冷氣,效果是跟日本車系一樣的冷,這是德系車與日系車在空調上設定不同,日系車是純冷氣,在夏天當然是冷得舒服,但在除夏天外的更多日子中是冷得發抖,非常的不舒適,但德系車在夏天時也可以取消風向自動模式,直接選擇指定中間出口,此時就會得到跟日系車一樣的涼爽,晚上或除了夏天的白天外,都選擇AUTO......這時就會感受到跟日系車完全不同的舒適感,日系車除了夏天外,開啟冷氣太冷,送風又覺得太悶...日系與德系車設計思維是不同....

日系車的引擎熱轉換效率若好,也不用不斷降低排氣量....德系車主流是2000cc渦輪,油耗跟日系車降到1000-1500cc渦輪差不多!歐系車幾乎都是使用傳統自動變速箱,日系車幾乎都要使CVT變速箱。

德系車多數用的渦輪組件,多數是日本製...這才是日製的勝利!而且加速更快,極速更高...

德系有些車款為了加速更快,使用了小一號的活塞環,降低了活塞上下摩擦阻力,副作用是少許潤滑的機油在燃燒室被燃燒,俗稱為吃機油,這些車系在車主手冊中已載明幾千公里會耗損多少機油...不解為何不知所以然的外行人喊啥燒.....開過這車款的加速力道感,日系車主能體會其中的爽度嗎?

德系車主流,售價約是日系售價二至三倍,這是百年來市場取向而得,日系車之所以平價,是因為品質無法與德系車競爭,這跟德系車精緻度與操控勝過英系車很多,但內裝的豪華感及細膩度,真的遜於英系車不是只有一點點,所以英國豪華車幾乎都是千萬到數千萬台幣起跳,而德國想賣千萬台幣,只有少數的頂尖車款,且銷售量非常的少....全世界只有義大利車最特別,品質,妥善率,甚至連操控都不是最好,但外型設計魅力,真的很難找到對手,只有義大利車,沒有差不多或貌似...每個車系除了四顆輪胎及有方向盤外,幾乎沒有差不多車型設計,義大利車外型設計真的讚,只有品質不太行而已!
88_SKll

5分奉上

2022-11-22 9:52
Ja100cky

看車吧,我家的2017馬3,2021年時冷氣已經不太涼了,修車的說可能冷媒在漏了,灌完之後涼了兩個月 又開始不太涼了

2022-11-29 16:58
要轉對岸文就修改成本地習慣用語
什麼發動機、自吸
這麼愛用匪區用語來傷眼?
Fa1con

你用的中文也是匪區來的

2022-11-28 17:07
Ja100cky

自然進氣引擎叫做自進引擎好惹

2022-11-29 16:59
那頂多只能說明了歐系不適合市區低速塞車
中國國產化後沒有跟著當地氣候跟用車環境修改
時西北齊,立紅竿賀甯蒙鴻察,吹西北嵐風。查曉理奇稀,歸稽齊紅柑。
騙點閱先跳過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如果要買貼背感就買渦輪車但不耐用是一定的,
如果要買省心舒適感那就買自然進汽
這有什麼好說的 ????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