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TF2]拿著「巴朗刀」的 SNIPER


拿著巴朗刀的 SNIPER


經過台長一番調查之後才發現,原來 SNIPER 是待過馬來西亞的獵人,他手上的「巴朗刀」可是大有來頭,而叫做「巴朗刀」是因為這把刀的形狀是仿照一種叫做「刀豆」的豆莢所打造而成的刀具。

刀豆的外形,看起來是不是很像 SNIPER 手上的那把刀呢?(照片出自「Hot Spot Image」)


以下是刀豆的資料,資料來自「~<下港人的家植物園地>~ 」:

名稱:刀豆
別名:刀板仁豆、菜刀豆、關刀豆、蔓性刀豆、狹劍豆、白鳳豆。
原產地:原產於印度。
生長分佈:台灣各地零星栽培。
科名:豆科Fabaceae(蝶形花科)
學名:Canavalia ensiformis DC.
英名:Jack bean. 馬來西亞稱為 KACANG PARANG
用途:嫩莢及種子可食用,先以鹽水浸子漬一晝夜以上再行煮食,營養豐富。具抗癌成分。
生長形態:刀豆屬蝶形花亞科為蔓性草本。高約60~100公分,全株近於平滑。
葉的形態:葉為三出複葉,無毛無托葉,葉柄比小葉短;小葉卵狀長橢圓形至卵形,頂端銳形;葉緣全緣。
花的形態:花紫色,長2.5~3公分,花簇生於葉腋,總狀花序下垂性,花萼長約1.5公分,雄蕊10枚,分成兩體。
果實:莢果闊線形扁平稍彎曲,長可達30公分以上,種子10~15顆,種皮白色。嫩莢扁平如刀片狀,故名刀豆。
種子:種子腎形,白或紅色,種臍長度幾乎與種子等長。
繁殖:繁殖方式均以種子播種。

而「巴朗刀」本身是馬來西亞土著所使用的一種刀具,這是住在馬來西亞一個叫做古打毛律的地方的巴夭土著所打造的。


「巴朗刀」在刀刃鍛打成形時就要不停的磨光、擦亮到我們所看到的亮麗金屬色調。接著,在刀刃邊緣雕琢或鏤刻複雜精細的紋飾後,浸泡在水中產生光澤即告完成。刀刃鑄鍛步驟完成約需一至兩天即可完成。

嚴格說來,「巴朗刀」就是是馬來西亞土著所製造的一種番刀,也等於我們在台灣常見的「開山刀」,原來的用途是馬來西亞土著用來打獵、剝皮及採集的刀具,現在則常在當地被用來搶劫、傷人。

被「巴朗刀」砍上一刀,不死也要消去半條命,所以以後看到 SNIPER 時,千萬要小心他手上的那把「巴朗刀」,不要被砍啦~



本文同步發表於「八十八號基地
2009-01-23 11:42 發佈
kazamashin wrote:
嚴格說來,「巴朗刀」就是是馬來西亞土著所製造的一種番刀,也等於我們在台灣常見的「開山刀」,原來的用途是馬來西亞土著用來打獵、剝皮及採集的刀具,現在則常在當地被用來搶劫、傷人。...(恕刪)

恩! 在台灣也是~
M.S.
非常棒的一篇新知分享! 12345
msgao wrote:
恩! 在台灣也是~...(恕刪)

哈哈~一針見血呀!


victimofprey wrote:
非常棒的一篇新知分享...(恕刪)

謝謝啦~
台長就只會喇賽,
寫一些這種文章溜~
種田養山羊去~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