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遊戲大作不是人人都願意做
付出太高,回報不一定成正比
當一隻小小猴或許更開心一點
檯面上除了一個拿遺產開航空公司外,其他台灣根本沒有一個有開創性的人
不得不佩服遊戲科學公司,最近玩起來真的是里程碑級遊戲,深度與廣度都跟其他遊戲不同
這難道就是極權國家可以培養出來的人才?
不可能的,民主台灣再200年也不可能出現這種3A級別的了
不用跨產業,畢竟每個產業的發展與條件不一樣。
台積電成績大家有目共睹,
聯發科等眾多的科技業,在國際發光發熱,
還有以前的捷安特、美利達等傳產大廠。
回來台灣遊戲業,
台灣遊戲業最輝煌的時代就是進入中國市場,衰敗也是從中國本地廠商的崛起開始,
台灣遊戲以往成功只限大中華,印象沒有在世界發光發熱賺大錢的大作,
中國遊戲商一個華麗轉身,台灣馬上被打趴,
還沒有講到國際歐美與日本傳統大廠,
台灣遊戲幾十年來的演變,
從PC轉手遊過程,更凸顯劣勢,
沒錢、沒技術、沒人才,
剛看了博弈公司昨天的法說會,
老董也說了,有錢也不會貿然開發娛樂類產品,
講句白話就是,博弈好做,賺錢重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