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認為迷走很想去說好一個故事,一個曾經發生在台灣土地上的故事,目前也已經全破了,從幾個面向來分享下這部作品的破關心得。
畫面&美術

單論畫面的話,台北大空襲著重在角色的美術立繪上,這本來就是迷走的強項,帶點水彩畫風的立繪,是真的讓人很有身處那個年代的錯覺,不管是清子、神父或是尋回記憶上的路上所遇到的每位人物,美術立繪都讓人很有代入感。
但說完好的,還是要說說缺點,作為2D立繪很突出的作品,遊戲場景的建構就稍嫌粗糙了,其實可以看到遊戲場景與人物的建模都有些面向不足的問題,但小團隊的作品其實也不能太過要求,畢竟高畫質的建模就必須要耗費更多的資源與人力了。
雖說場景的建構沒有到非常好,但至少被空襲後的戰爭破敗樣還是有做出來,場景氛圍還是有的,這倒是不用太過擔心。
劇情&遊戲性

與桌遊不同的點是,遊戲電子化後就變得跟小說一樣,發揮想像的空間變少了,對於劇情文本就會變得比桌遊還要求,如同開頭所說,迷走很想要去說好一個故事,但也因為太過要求故事變得綁手綁腳,有點小小忽略了遊戲除了劇情好之外也要兼顧遊戲性。

可能是第一次製作電子遊戲的關係,台北大空襲的遊戲性稍嫌不足,但有貓我就給讚,劇情上是四平八穩地述說那個年代的歷史,但遊戲解謎的步調有點安排不佳,雖然還是有趣的,但穿插一些情節的時候,會有一種打斷感產生,不過並不影響當下的劇情與遊戲體驗就是,也許在後續的作品中能去改善這點。
另外清子的故事中會加入一些彩蛋,我個人認為有彩蛋是好事,可以讓玩家感到會心一笑,不過有些彩蛋出現的時候剛好是劇情要代入某個氛圍的時候,情緒會硬生生被打斷,這個倒是小小缺點就是。
音樂
其實音樂我也認為可以算是迷走的特點了,台北大空襲的音樂還是一樣優秀,在還不知道劇情全貌的時候,美術+音樂是最容易帶動玩家情緒的一部分,從登入畫面到劇情開始,迷走的音樂可以讓玩家代入當時年代的氛圍,音樂部分算是可圈可點。
整體心得

台北大空襲作為一款歷史題材遊戲,有不少的優點但同時也還有可以打磨的空間,這次遊戲破關後其實對於整體的空襲歷史會有更深的了解,對於這部作品所要帶來的效果的確是有的,如果是平時就對歷史題材有興趣跟想了解台灣歷史的玩家,會蠻建議購入這款台北大空襲的,對我來說,這部作品就是兩百多的小品歷史遊戲,雖不完美但可圈可點,小小破關心得跟各位做個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