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我也來開箱,三國志12

台灣中文繁體啥時會上市呢?距上一次三國11已經是三年前當兵的時候了






無意中看到這段影片:



從九代到十二代,歷經這麼多年,大家都變老了...

程昱老最多...
我是一個從一代就開始玩的老玩家.

這一代本來看大家把它炮上天,一開始玩也是被打的很慘(在平原的可憐劉備),
有種想把遊戲砍了的衝動.後來慢慢玩,終於玩出了點味道.

12代最大的4個重點,人才/兵力/錢/城數.其中以人才和城數最為重要,這兩個
有了,兵力和錢都不是問題.這也是為什麼,用平原相劉備幾乎被打好玩的,一開
始就被包圍沒空的城可佔,兵力又少,人也才幾個,很難發展.更別說開發秘策或研
發科技.

如果一開始手下將領夠多,旁邊又有空城可佔,就很容易發展.農田隨便蓋個一個
就好,徵兵所*3,求賢所*1,頂多加個計略府,其它全部蓋市場,等城多一些時再
專門一個城蓋研發中心*2.

這一代戰爭應該著重的以戰養戰,每次可能三四十萬人的會戰,兩方都快死光了,結果
戰後結果九成以上都是傷兵,所以一方面儘量在戰爭中儘量簡少自己的傷亡,另一方
面,就是趁兩方打完,幾乎都是傷兵時,殺過去揀現成的,並接收傷兵,這樣實力擴充
的才快.儘早把投石車研發出來(兵器製造LV3),不然每次攻城被人偷射或丟石頭,有
時候配上敵將的特技,一下就死一片,真的很傷,等敵人上城趕快撤,下城再跑回去打門
又滿累的,也很慢.

最後,小抱怨一下,這一代的援軍的AI真的不是普通的低,過來幫忙守城的,還真的都窩
城裡,敵人在撞門了也毫無動作,人家殺進門了也不會衝上去擋,馬上就大本營失守(只放
幾千人),是有沒有搞錯呀?另外..這一代要養將領不是普通的貴,有時候滅了一國接收了
一堆將領,馬上就赤字.甚至在洛陽,全部蓋市場+求賢所*1,也放武將進去了,26個將領
也可以領到這個城變赤字(其它城都給電腦管了)

昨天第一次全破,基於這遊戲兵很難死的特性,全破時總兵力近五百萬人,玩了12代第一
次有這麼驚人的兵力.





xieb wrote:
我是一個從一代就開始...(恕刪)


讚吔,我從二代才開始玩的,然後到6代開始才買得起正版說。

玩二代時我才國中,現在都中年了哩。。

其實現在買它也不是重點在玩,只是像跟一個久不見的老朋友見面罷了

現在討厭的在於每次啟動都要連線,然後就會告訴我連線失敗很煩。。。


總共12代玩下來,真要我評比,其實1代才真的最像是一個戰略遊戲.
幾百人守下20萬人的攻擊不是不可能的,甚至玩三國鼎立時期,靠諸葛
亮100的智力強行外交換城,把魏國的20萬精兵(裝備/訓練都100)換
到蜀國內部一個無錢無糧的空城,然後殺過去,魏國20萬兵/10員大將全
數投降.

從二代以後,真的純粹是兵力數字大與小的戰爭,再也找不到像一代如
此豐富的戰略特性了.

Badpenguin wrote:
看到這篇文章就回想起...(恕刪)


我當時也是為了H-game 而研究DOS/V的
xieb wrote:
總共12代玩下來,真要我評比,其實1代才真的最像是一個戰略遊戲.
幾百人守下20萬人的攻擊不是不可能的,甚至玩三國鼎立時期,靠諸葛
亮100的智力強行外交換城,把魏國的20萬精兵(裝備/訓練都100)換
到蜀國內部一個無錢無糧的空城,然後殺過去,魏國20萬兵/10員大將全
數投降.

從二代以後,真的純粹是兵力數字大與小的戰爭,再也找不到像一代如
此豐富的戰略特性了.


以前玩三國志 只要能掌握風向 跟火計 就無往不利 如果配合單挑 基本上 作戰 就戰無不克了



terrylaw wrote:
讚吔,我從二代才開始玩的,然後到6代開始才買得起正版說。

玩二代時我才國中,現在都中年了哩。。


想當初 我忘了一開始玩的一代還是二代 也是國中 當初還是英文介面
靠數字按鍵 下達指令
玩到 已經把指令按完 畫面才跳出來的速度
當時還不熟悉三國故事 發現唉唷 怎麼有個文武雙全 的武將 拼命攏絡 後來才知道 原來他是趙雲 呵呵
當時只有兩色 或四色的畫面 回憶起來 還真是樂趣無窮
全破 總兵力近五百萬人@@
有沒有搞錯呀!

那場面應該很大...
湘豪 wrote:
全破 總兵力近五百萬...(恕刪)


對不起,小弟記錯了,不是近500萬人,是570萬人..

這個存檔把它叫出來,大概再發呆個幾個月,要破600萬人輕而易舉.


xieb wrote:
我是一個從一代就開始...(恕刪)

看了你的描述...
12代決定放棄, 話說我從 6 代後就放棄到現在
我是誰? 鼻孔癢!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