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毛大搖桿製作日記 要做,就乾脆做個質感比Real Arcade好的的吧!XD

3/24更新
===================================
之前的文因為有po出網拍網址所以被移掉,真是抱歉,觸犯到了板規,所以重新發一次.
有需要訂製的朋友請PM我.
另外有需要"全套"的(底座+搖桿零件+電路板=直接能用)朋友們,
已經跟專業改搖桿的聯絡好,可以幫大家代工.價錢沒什麼彈性,只是幫大家省掉一些時間跟來回運費跟加工時間而已.

===================================

最終型態!!!!!完全體!!! 終於出來了~~~
做了兩種,一種是透明壓克力,一種是白色壓克力.

白色:

閃光燈好像有點亮.阿貝魯好帥呀XD



左側面.


底板用slide式的.從這裡隱約能看到固定搖桿部分的凹槽,這次是用CNC切,所以非常平整好看.


線孔,故意弄高一點,讓需要接360耳麥的能用2.5mm延長線牽出來連接端子.


上側面


整體高度,合體後大概是65mm不到.


分解圖.主要由透明面板跟底座構成,中間可以夾圖片.


靠邊削成斜角,所以不會被邊緣接合處的90度尖角戳到.
底座靠邊得斜角跟上方面版剛好能吻合,完美合體~


搖桿高度盡量跟大型電玩,RAP,VSHG等等搖桿一樣高~ 大概是比5元硬幣高一點點.


透明Ver:


跟白色版最大不同處是,上下側面跟上面不是用多片接合,而是用整片去凹圓角.
雖然跟當初想的"強化玻璃的感覺"還是有點出入,不過整體上感覺還不錯.
因為是透明,折圓角的地方會看到壓克力曲折的痕跡.左右兩旁檔板因為用黏著的,會看到接著痕跡.
這些地方如果是用有色壓克力都會看不到就是了.


跟RAP比一比


相形之下與我共渡多年格鬥之路的RAP有點滄桑...
關於重量,因為沒磅秤,我也無從測.是比RAP輕一點,不過10mm厚的壓克力這麼大一片,總共應該再怎樣也有2kg吧.
想要不滑動,最根本辦法還是搞個止滑墊或橡皮墊的.

當然RAP也是很好用,但是要說自製版的優點,個人覺得:
1.可以自己換面板圖樣!!!
2.手腕放的空間比較大,舒適度up
3.Vewlix按鈕配置打快打4很舒服.
4.底座比較扁.我沒挺哪個政黨,不過就是比較喜歡扁一點 XD

最後,令人在意的費用.如圖這樣一個的製作費用(人工+CNC裁切+材料費)老闆報1k多一點.
我有比較過,有比其他的CNC代工業者的報價便宜.


3/10更新
今天終於有空去五金行買螺絲...趕快來把壓克力的組起來.
鏘鏘~~~


因為工廠大哥好像沒有鑽90度孔(放平頭螺絲)的工具,結果大哥試著自己土法鑽,把透明3mm的右上角鑽破了...
其實那片考慮到3mm的壓克力的硬度問題,並沒設計要用平頭螺絲.而且那一片搖桿部份並沒有要鑽孔,結果大哥沒看清楚我的設計圖,還是鑽下去...反正是試做品,好佳在.


按紐配置舒服.手腕放得也舒服.

背景是用白板筆在底座上亂畫的,我最常用的三個腳色 XD
當然可以換成個人喜歡的圖案,不論是印表機印出來,或是現成印刷物等等.


最上面3mm透明的壓克力兼具固定按鈕的作用.底座的按鈕孔稍大,讓按紐兩旁卡榫能有空間張開.
底座孔只開得比上層大一點,也有支撐按按鈕時強大重力加速度的作用.


搖桿螺絲如果用圖片遮住,就看不到了.我是用便條紙蓋住=變態假面的臉缺的那塊.蓋起來就是上面照片的感覺,看不到也碰不到搖桿的螺絲.


裡面的照片.因為大哥沒鑽90度角的孔的鑽頭,但是搖桿部份想要用平頭螺絲,我只好自己來鑽...
找了一支剪電線的尖嘴鉗,慢慢給他鑽...只鑽了兩個洞.鎖上去後發現其實這樣就蠻穩的了.


這次用了兩種螺絲各四支.一種是直徑4.5mm圓扁頭螺絲,用來固定最上層面板.一種是直徑3mm平頭螺絲.用來固定搖桿部份.

重量差不多兩公斤,還沒加底板.加個防滑墊應該穩定度就夠了.

還有一些想改良的地方,圖已經畫出來了,再來就是請工廠大哥做最後final成品了 XD


想趁機請問一下各位,覺得底座做哪種顏色比較好看呢?
黑透明的,還是白的,還是全透明的? 話說,全透明的就可以看到360 pad基板上的亮燈...
可是黑色會更像VSHG,比較酷?可是就不能用白板筆塗鴉...(這個應該可以忽略)


3/6更新
從工廠的大哥那邊拿到了試做品,先來假組一下.
首先大小跟RAP比較一下

Vewlix的配置,搖桿跟按鈕部份的距離有比RAP稍微開約1cm,兩手放起來剛剛好輕鬆.

裡面空間跟零件大概安裝情形.放電路板,線材的空間應該是不用擔心.
按鈕搖桿也剛剛好.按鈕部分雖然是整個30mm的孔,並沒有空間讓卡榫張開卡住,
但是按鈕坎進去就拔不出來了.除非用刀片挖...

連固定搖桿的螺絲都還沒有空去買...用雙面膠先固定.

放手的位置充分舒服.RAP的話手掌一部份會卡到底座邊的角,自製的當然要解決這個小問題.


手直接碰到木頭的感覺就是不同 XD 正式版會用更好的木頭,將更漂亮,更有溫潤感.
這下冬天打電動也不會冷冷的了.台灣沒那麼冷可能比較沒差,但是住過冬天會下雪的地方的人就能了解了.

這版本搖桿突出部位短了點.是照之前從日本網站看到的"56mm"做的,不知道他們怎麼量的.
我自己拿尺量RAP是約59mm.這點小誤差正式版會再做修正.

試做版是用1.5公分厚的比較便宜的木片.正式版將用2公分厚的原木片,質感更好,據工場老闆講,因為質地更密實,
重量會是試做品的3倍.

完成品出來後將再做報告~

================================================
這次SF4出來讓搖桿全球大缺貨,也冒出了一堆熱烈的DIY討論.
雖然本身不缺桿,看了這麼多熱血的DIY,也手癢想自己來搞一台...
目前在用的是一年多前為了VF5改的RAP3.所以想說既然要搞DIY,就搞個比RAP3更好的吧!! XD

話說在日本,SF4框體是用叫"Vewlix"的新框體,按紐配置稍微不同.


於是決定把配置做得跟Vewlix一樣.美國Madcatz出的那支喊到幾百美金的限定版搖桿也是用相同配置.


另外,桿盒的材質,決定採用"全透明厚片壓克力"跟"原木板".
前者是想要讓她看起來像某些apple周邊,還有強化玻璃家具般的設計感.
後者是想要自然的質感.搖桿是手直接會接觸到的裝置,如果能有原木般的質感,應該能更舒服...

搖桿長寬大小參照VSHG(不知道的請google),偏扁,重心偏低,相較RAP跟瘋貓的TE限定版,也不會那麼巨大,但也兼顧到穩定性.VSHG唯一讓我嫌的地方是放置手掌的空間有點小.因為back/xbox/start三個按紐要做在上側,
乾脆搖桿位置整個提高一點,讓手掌有比較大的放置空間.

製作設計圖過了幾天,靠著有CNC器材的某老闆相助,於是Prototype出來了~
首先厚片壓克力板版本.
Prototype先用老闆手邊現有的白色壓克力做做看.底座本來要用一體成型的圓角U字,但為了方便,prototype是用三片拼起,再磨圓角.整體大致上有兩個部份:上面3mm的透明面板,10mm的底座,中間可以夾自己喜歡的圖.中間如果有夾圖,固定搖桿用的螺絲孔就看不到了.


為了讓搖桿突出部份同於大型框體的56mm,從裡面削掉一點高度=那個有點難看的坑.正式版會用8mm的透明壓克力,所以那個坑是不會有的.


因為是用白色壓克力,還看不出我想要達到,單塊厚片透明的質感.不過無論穩定性或外觀已經贏一堆土炮,甚至某些業者做起來要價一張小朋友的了 XD

再來,高質感的原木板版本!!
用12mm比較低價的原木片試做.沒錯,不是貼皮,不是合板,是整塊木頭去切的原木片.即使本次材料是用稍低價位的,質感觸感都出來了~~ XD



因為就是要有"手貼著樹木"的溫潤感,所以面板不做兩件式,整個原木片一體成型.雖然螺絲孔會看見,不過原木加螺絲釘的感覺一點也沒有違和感.搖桿部分的固定螺絲會用平頭螺絲,螺絲頭不會突出平面.
家裡如果是用原木家具,放在一起應該蠻有整體感的.

希望正式版成品應該會更讚吧 XD

大家最care的價格,其實算一算也還好.原木會因為材質不同有很大差別,不過便宜的(這次用的才幾百塊)就有如此效果,正式版會用個稍微上級點的試試看.

那麼,有更新進度再回來更新,跟大家分享...

以上~
2009-03-26 19:58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