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當世代 Xbox 和 PlayStation 家用遊戲主機問世已經有 4 年過去,雖然沒有形成「主機大戰」的態勢,兩大陣營也各自調漲了售價,但今年依舊推出改款試圖吸引新玩家,其中,微軟在今年六月發表了三款新機,分別為 Xbox Series X 1TB 全數位版機器人白、Xbox Series X 2TB 銀河黑特別版,以及薄機 Xbox Series S 的 1TB 版本,前者 JB 先前已經開箱過(請見這篇文章),這回要跟各位分享的則是 11/8 開賣的 Xbox Series X 1TB 全數位版機器人白,以及新推出的 Xbox 無線控制器「冰霜領域特別版」。
直接講結論,Xbox Series X 全數位版機器人白跟舊款差異除了顏色不同、拿掉藍光光碟機之外,其內部的 SoC 也改用了全新 6 奈米晶片,進而帶來更低的功耗表現與更好的散熱效能。那畢竟 JB 這次開箱的機器是跟台灣微軟借來拍外觀的、且拆機就會破壞保固貼紙,因此就不進行拆機的動作,後面會再搭配國外 YouTuber 的影片跟各位分析這台數位版新機的效能表現。

在進入開箱前先了解一下目前台灣微軟現行販售的 Xbox Series X|S 的建議售價,上圖右的 Xbox Series X 2TB 銀河黑特別版(有光碟機)目前還沒有聽到要賣的消息。
Xbox Series X 1TB 光碟機(碳黑) 建議售價 17,580 元
Xbox Series X 1TB 全數位(機器人白) 建議售價 16,180 元
Xbox Series S 1TB 全數位(碳黑) 建議售價 10,580 元
Xbox Series S 512GB 全數位(機器人白) 建議售價 9,480 元
- 外盒正面
- 外盒背面
- 外盒側面
- 收納盒
- 控制器與線材
Xbox Series X 1TB 全數位版機器人白(下略機器人白)的外盒包裝可以看到,4K 120FPS、Xbox Velocity 快速架構、Discless 無光碟機的符號,以及 1TB SSD 的容量,盒裝背面則強調可以遊玩橫跨 4 個 Xbox 世代的數千款數位遊戲,也就是向下相容的意思,當然也免不了要推廣訂閱服務「Game Pass」,相信許多入手 Xbox 的玩家都是為了這點,盒身側面則說明可以支援到 8K HDR 的畫面,其實,還有一個沒有出現在盒身上的重要特色,那就是 Xbox Series X|S 獨家的「Quick Resume」功能,藉此能夠在支援的遊戲之間無縫切換、並從上次離開的地方繼續遊玩,問世時可以說是次世代遊戲主機的一大殺手鐧

頂部綠色的貼紙撕開就能打開外盒,這時可以發現 Xbox Series X 1TB 全數位版的盛裝方式跟 2020 年的原版截然不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帶手把的長型紙盒,這裏面裝有同色的 Xbox 無線控制器、HDMI 線及電源線,長型紙盒正下方則是用一個薄薄棉布包覆的遊戲主機,這邊 JB 忘了拍到,遊戲主機是由四塊空心紙盒固定,這時只要抽出外側就可以輕鬆地將它給拿出來了,算是一個蠻好的改動。
- 主機正面
- 主機背面
- I/O 埠
- 主機頂部
- 主機底部
登愣~~Xbox Series X 1TB 全數位版的廬山真面目在此!外觀基本上就是把黑色換成白色、並移除光碟機,不像隔壁棚 PS5 Pro 還有微調一下設計,

主機頂部的圓型散熱孔依舊整齊排列,其正下方則是風扇的所在,主機的底座則同樣使用黑色圓盤設計,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中央的橫線左右兩端有著 Xbox、Hello from Seattle 的蝕刻文字(微軟的總部設於美國西雅圖)。
- 平放(一)
- 平放(二)
Xbox Series X 可以水平放置,主機右側的四個橡膠腳墊朝下就對了


由於拿掉了藍光光碟機,Xbox Series X 1TB 全數位版測得 3.62Kg 的重量,較原版 Xbox Series X 的 4.4Kg 來得更輕。
- 與原版 XSX 比較(一)
- 與原版 XSX 比較(二)
- 與原版 XSX 比較(三)
- 與原版 XSX 比較(四)
- 與 XSS 比較(一)
- 與 XSS 比較(二)
- 與 XSS 比較(三)
- 與 XSS 比較(四)
與原版的 Xbox Series X 外觀上的差異請見上方圖組,JB 最有感的當屬「機器人白」總算不會有指紋油汙沾黏這點啦(從上圖二的打光就能夠輕易察覺),刮痕部分有沒有差我就不知道了

外觀看完就來說說主機內部有什麼不同,簡單的先講,1TB SSD 固態硬碟在扣完系統占用容量之後剩下 800 多 GB,如果是重度玩家、或每個月 Game Pass 新出的遊戲都想試一下的人,那麼擴充卡就是必要的投資了(畢竟台灣也沒賣 2TB 的版本)。再來就借用 Austin Evans 的影片來說明,拆機後,這台數位版 Xbox Series X 原本是藍光光碟機的位置直接空了出來,但若要自行 DIY 安裝藍光光碟機理論上應該是可行,就是要從正面挖個孔了

- 主板比較
- 散熱結構比較
由對比照可以看出,Xbox Series X 1TB 全數位版的主板長得跟 2020 年原版截然不同,例如 SoC 少了外圈的方形金屬隔熱裝置,右側的 SSD 固態硬碟也少了一層隔熱貼的包覆;另外,全數位版的散熱器也跟原版迥異,其採用較為傳統的銅質散熱管來取代 Xbox Series X 的均溫板設計,Austin Evans 也把兩機的散熱器放上電子秤測重,結果全數位版比原版少了 100g,僅有 704g。

從影片可以看到,Xbox Series X 1TB 全數位版採用全新的 6 奈米晶片,比起 2020 年原版的台積電 7 奈米晶片要來得小,但擁有相同的時脈、使用的電壓則是略低,在尺寸縮小和捨棄均熱版設計之後,Austin Evans 推測全數位版有著更低的製造成本。
至於這台新主機的溫度、噪音值方面,其讀數跟原版 Xbox Series X 並無不同,真正不同的地方體現在功耗上,根據這位 YouTuber 的測試,Xbox Series X 1TB 全數位版為更低的 38W (但也有可能是他重新塗了散熱膏的緣故),而 2TB 銀河黑特別版則是 51W,他以《極限競速:地平線5》進行相同的遊玩測試,原版 Xbox Series X 為 167W,全數位版則是 156W,簡單來說─新機功耗更低更省電,遊玩上的差異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 與 PS5 Pro 比較(一)
- 與 PS5 Pro 比較(二)
- 與 PS5 Pro 比較(三)
- 與 PS5 Pro 比較(四)
- 與 PS5 Pro 比較(五)
剛好同事 Martin 最近開箱索尼 PlayStation 最新

PS5 Pro 從名稱就能理解到它是「性能加強版」的定位,除擁有圖形強化、進階光線追蹤和 AI 驅動的升頻技術 3 大特點外,也升級至最新的 Wi-Fi 7 無線通技術,售價則突破新高來到了 24,280 元(這還是沒有光碟機的情況喔);至於 Xbox Series X 1TB 全數位版則像是拓展新客群這個發行策略下的產物,即便晶片換了新製程,但對遊戲畫面不會造成影響(至於 PS5 Pro...我在 9 月的東京電玩展有試玩 15 分鐘,雖然沒有平行比較很難看出跟原版 PS5 的差別,但還是有部分肉眼能察覺的提升,這部分可參考先前的報導,後續 Martin 編也會為各位帶來效能解析的文章),當然它的售價也不會有多大的漲幅就是。
- 冰霜領域特別版控制器
-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6》控制器
同場加映

延伸閱讀:《決勝時刻:黑色行動6》多人模式體驗|嶄新移動機制帶來空前刺激感!
- 冰霜領域特別版控制器(一)
- 冰霜領域特別版控制器(二)
- 冰霜領域特別版控制器(三)
- 冰霜領域特別版控制器(四)
微軟比起對手更喜歡出透明設計的無線控制器,這回的「冰霜領域特別版」也不例外,正面採用灰色透明外殼及側蓋,可以看到正下方的銀色內裝以及金屬光澤,背面電池蓋、握柄分別選用白色和灰色來搭配,至於 ABXY 等按鍵、搖桿也是使用更有一體性的灰色,十字鍵和扳機鍵則是以古銅色來點綴。如果讓我來為 Xbox Series X|S 的無線控制器設計排名的話─冰霜領域特別版應該會是第一名,《星空》(Starfield) 特別版居次,第三則是《最後一戰:無限》特別版,至於黃色半透明的《極限競速:地平線5》就不是我的菜了


隨著人們使用習慣的改變,內建光碟機的 Xbox Series X 需求勢必會有所降低,微軟也看準這點推出「全數位版」給那些追求高性能的玩家們,如果又是 Game Pass 訂閱服務玩遊戲的話,那麼本文主角 Xbox Series X 1TB 全數位版就更適合你了,台灣微軟為開出的 16,180 元的建議售價較原版 Xbox Series X 便宜 1,400 元,在隔壁棚也跟著漲價的現況來看,如果心向 Xbox 陣營個人是覺得可以買這台啦


最後就來幫各位做個快速總結,時隔 4 年推出的 Xbox Series X「變體」1TB 全數位版,採用無光碟機的胖機造型,顏色選用更不易髒的機器人白、重量更輕之外,內部也換用了全新 6 奈米晶片,功耗降低更省電,散熱結構也從 Xbox Series X 問世時的均溫板換成傳統的銅質散熱管,實測之下散熱性能穩定,並且確保了一致的遊玩體驗。微軟今年一口氣推出三款 Xbox Series X|S 改款新機,市場定位對標 PS5 Slim,雖然不知道能不能多搶到一些市占(數據就不提了


那麼老樣子,想看更多倩倩就請留言解鎖福利社,當然也非常歡迎跟我們分享你對 Xbox Series X 全數位版、又或是遊戲主機的看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