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話說~
劍魂四一直是本仙人最常拿來浪費生命的GAME
打從他出了以來
就讓我沉淪在LIVE的深淵裡.....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唯獨可恨的是比爾X茲家的天才手把設計師
把一個好好的十字鍵設計的如此的.....好吧我不想忍耐了
@#$!!!就是難用到一個想摔手把啊!!
老媽:玩遊戲幹嘛這麼激動,那個電動是很便宜嗎?

敗SF4熱潮之賜
格鬥搖桿的產品又被炒得很熱
看到01上幾位神人的DIY功力
不禁讓我又羨慕又難過
為什麼難過?
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
要上班沒時間而且又有妻兒要顧....(都是藉口)
也不知道哪天突然發神經
就突然在一天內買足了所有零件
預約好了施工場地
就這樣上了

利用3DsMAX先簡單畫了一下概念圖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後來覺得怪怪的...
又改了一點小設計
但跑了幾家廠商後
發現到處碰壁
後來才發現要設計外殼還必須先了解相關加工法
就這樣改了再改

第二版的概念大概是這樣...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恩恩.....看起來很美好
作起來不知道怎樣
可想而知的
光是在焊接機板上就搞得焦頭爛額
問題一大堆
當然比較常遇到的就是類比按鈕RT LT的問題了
不過好在"先行者"很多
問題也就GOOGLE一下就獲得解答
而這段悲慘的過程大致上都跟板上其他大神一樣
我就不再PO圖重複(其實是太忙忘了拍...)

而一星期後
跟廠商訂製的外框也到了
貨運公司電話打來的那天
我就一直期待到下班

一回家當然是馬上衝去警衛室取件~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包裝很普通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終於要看到成果了
.....................
.................
............
.......

????
圖累?
怎麼沒有圖了?
那是因為.....圖被砍了...(你是來亂的嗎..)

沒關係
那我們就跳過幾個步驟好了
直接看看組裝後的感覺

我只能說....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鏡面的效果比我想像中的好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這是我找了很久的LED....爆亮的...配上LED固定座~爽度加分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這是想了很久才找到的出線軸套,外面狂拉都不怕拉斷線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亂拍再一張.....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接下來實際接上XBOX360看看是不是正常
.....
歐~YA~~!
訊號燈亮到爆炸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因為是聚光型LED
所以從旁邊看亮度剛剛好
但玩的時候天花板一整個藍藍的....
我媽說很怪
但我卻一整個很爽~


接下來就是看看耳機的接孔是不是OK
這也是我最擔心的地方
因為牽扯到很多地方的尺寸
但是擔心是沒用的
直接裝上去就知道了
.............
..........
人客啊~~麻麻麻!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當然能這麼吻合是因為PCB上加了軟墊片
一方面確保絕緣不會短路
另外一方面就是可以調整PCB高度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再來就是看看搖桿的高度
本人是很在意這點
因為我覺得搖桿短小很不精幹!
我特地請工廠把裡面洗了一個面積
並開了剛剛好的孔
也把平鐵片拆了

組裝後的效果....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除非搖桿再加裝墊片之類的東西
不然市面上的搖桿長度是不可能比這更長了....
照片有視差
含桿頭實際大約66~67mm(不含滑套)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接下來就是女王試尻了
女王:為什麼要說尻啊?不能說用嗎?...

哀.....我也不懂為什麼,但我還是想要講尻個猴流肯來看看吧!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因為工廠在加工的時候有幫我做了防滑處理
但在全機身2KG的情況下
我還是有點擔憂會滑動
所以我特地請女王狂尻狂尻看看(當然我是狂尻過了,是想讓不會玩的人尻看看回不會動)
事實證明
面積夠大
也就是力矩夠抗衡我們"情不自禁"的雙手
重量並不需要重的太誇張
穩穩的啦~
(當然照片中的毛巾絕對不是防滑處理)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不過這時候問題來啦!
女王:為什麼這搖桿都卡卡的,轉起來很不順耶!

其實行家都知道
那是因為三和本身是只有四角根八方擋板
不管你換哪一種
轉動上都是有一個卡卡的感覺
當然這種設計有他絕對的道理
就是1 3 7 9這四個方位很清楚
不過想當年玩97格鬥天王的時代
不也都是圓形擋板嗎?
所以不光是女王
我自己本身也相當不習慣四方根八角擋板的設計
所以靈光一閃
就想說:圓形?拿四角來鑽個孔不就圓形~!
正當我興致勃勃要動工的時候
我才發現
孩子啊!事情沒那麼簡單
這孔可是有拔模角的設計啊!(不是很正確的說法,但我找不到更合適了~)
簡單說
如果你只是直直鑽一個孔
裝上去是有圓形擋板的效果
但是你的搖桿身就會不斷的被割....不斷的割....
用滴水能穿石來想像
這樣的擋板用久了
有一天搖桿一定會被割斷.....

所以又花了好幾天思考量角度
設計了刀具
為的就只是得到圓形擋板的快感....
我承認我有點偏執~呵呵
來看看效果吧

看起來很服貼~試尻看看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狂尻了一小時(一定要用這麼害羞的字眼嗎?)
桿身一摸起來完全沒受傷
古遛的要命~
重點是
八稚女超好發招的啦!!
再也不會被卡卡的感覺模糊了方向感




從失去理智開始動工到完成
足足花了我3個禮拜
看板上大神的文章只要幾分鐘
親自動手才知道什麼是台上幾分鐘,台下十年工的道理了

總共花費

三和套件:1040
XBOX360有線手把:750
線材、LED等雜項約: 60
壓克力外框: 1600

總共: 3450.......

真的是越算越心痛
詳細的支出絕對不只這些

但就如同前輩講的
DIY成品出現的同時,那份莫名的感動: 無價!

這邊要特別感謝:老爸、女王、還有被我叨擾的各位和廠商,沒有你們
我大概只能尻比爾家的超完美手把....


最後完成圖 1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最後完成圖 2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最後完成圖 3
[分享]三和搖桿-嘔心瀝血之DIY真難~


接著就是兩天後訂製的白色外框會到貨
到時候再PO開箱文看看效果如何了~


待續..........









2009-08-09 23:5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DIY 搖桿
euocom大設計的框體是框體+底板的方式,邊緣可以收的圓潤,表面可以整得很平,手感一定不錯,
而且材質的壓克力看起來挺厚實的,成品跟大大的設計圖還真是一模一樣,邊角都修的很漂亮,功夫不少喔~

請問一下:
拆下平鐵的搖桿是如何固定的?僅用兩顆螺絲穩定嗎?
不知道尺寸多少?
游出現一位強者, 作的很漂亮. 上面的 led 像 PS3 的.
相機只是工具, 上 5D II 純粹是因為爽 || http://www.flickaway.com/mo1016
感謝公館兄的指點
我是只有用兩個直徑4mm的螺絲固定
本來想說讓整個版面都看不到螺絲
可是後來發現太麻煩了
而且穩定度也比不上直上兩個螺絲
整個框體的外徑是370X235X80-50mm
這個尺寸也是我做了N個木盒子才決定的尺寸
設計上一直都是以"薄"為出發點
不過後來發現80mm的高已經是我的極限了
再薄下去我怕會卡到東西.....
卡卡的感覺是四方向的微動開關
你去弄一支光學的桿子裝上去就不會有卡卡的感覺了
不過光學桿子停產了
要入手可能要再花二千 XD
lyre1710 wrote:
卡卡的感覺是四方向的...(恕刪)


大大您說的是微動開關的瘩瘩聲
不過其實四個微動開關並不是造成卡卡的主因喔~
不過聲音的確會造成錯覺~
真正造成卡卡的是四方跟八角擋板
在尻360度的時候
總是方方正正的感覺......
八方擋板就好一點
但還是美中不足
所以我才改了檔版的設計(還弄壞了一個四方)

至於光桿部份
現在網路上好像有在單賣三和的光學微動開關
只要裝上去就變成傳說中的光桿了
用了的確就沒有任何瘩瘩瘩的聲音了
但這樣算起來要價也是有點高.....
370*235* 80-50 這個尺寸面積小於我的框體(400*250*60-45),但高度稍高些,是因為打算開耳麥孔的關係嗎?45mm的高度安裝時若用標準插銷的確會有干涉問題,不知道大大是不是有用插銷安裝?

你的按鍵配的較高,所以下方空間不會有手腕無處放的缺點,但是右上方的應該是Start與Back鍵吧,也許配到左邊較好,誤觸機會小之外,整體平衡感也好一點喔。(或是像瘋貓配到框的側邊...)

三和的光學套件我去露天看了一下,真的有在賣欸,不知道效果如何~挺好奇有人使用過嗎?

話說光桿在ASCII的DC大搖之後就沒見過了...好像也沒見到改成功的
+5分
買現成的比較方便
DIY所耗費的精神跟金錢可能也不比現成的便宜
不過拿到成品的感覺~無價
改成圓形擋板如果是我會很不習慣
euocom大 大概不是混電動間的
圓形擋板早就淘汰了
只剩一些紅帽象那種消費層主要是小孩的店還有(小孩錢好賺)
圓形擋板無法很準確的尻出623
當別人跳踢過來時你尻623卻出不來時
或是你的機體在彈雨中要斜向閃躲卻有時會變直向時
你心裡大概只有一個字"e04"

BTW 以我混電動間2X年的經歷,還有碰過菱形擋板的
只剩2486還裝在格鬥台上,那老闆一定是騙錢的

SORRY! 原本的回文看起來像潑冷水的,所以修改了一下
我是支持DIY的,因為我沒這功力,所以佩服能DIY的人
提出改圓形擋版的點是因為,我認為搖桿最重要的就是輸入要精確
當然euocom大是以SC4來做這支搖桿
但是做出來34千的搖桿如果只拿來玩1隻GAME有點可惜了
如果是玩大台的 OR MAME
KONAMI 的籃球GAME 93年的 RUN & GUN,跟 98年的NBA PLAY BY PLAY
Z字型輸入用的好的話可以做出類似轉身切入的效果
像 NBA PLAY BY PLAY 1節2分鐘的,我最高4節總分可打到14X分
整場下來總分會達到5XX分(挑戰600中)
因為這遊戲很老了,在桃園、中壢只剩百貨公司樓上的遊樂場才有
那種消費層主要是小孩的,維修真的很不確實
叫維修人員來也只是用到會動的程度
跟他們說移動起來不順就用那種你在雞蛋裡挑骨頭的眼神看你
每次都被氣的半死(每次玩完都認為自己是花錢找氣受的)
所以精準的搖桿是很重要的
才會跟euocom大提一下
geotom66 wrote:
老實說,改成圓形擋板...(恕刪)

圓形擋板有那麼糟嗎? 更何況開版版大製作大搖是為了"劍魂4"而非"快打4"...Z字好不好尻有那麼重要嗎?
而且三和的擋板是可拆卸的,要換也很簡單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